[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随笔(元音)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61

参禅随笔

元音

   当一切都没有,而了了分明的这个灵知是什么?在这上面猛着精彩,就是开悟。开悟后,绵密保任,一切境界都无令著,无丝毫影响,就是大彻大悟。反过来,假如心有所著,有丝毫粘著,就是凡夫。悟了心不动,时时刻刻都是妙用。丝毫不著相,神通就显现。尽管显一切境相,不动心,不著相。

    时时心空,不生一念,应缘接物时,如镜照物,毫无爱憎取舍之心,间有念起,亦不随之流转,即是活佛,他何求哉!

    一切事物(包括人)都是由一真法界而来的。做一切事都要有能量,佛性(真如佛性)是最大的能量,由这个大能量产生一切。

    见性之后,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假相,不执它。反过来,这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处处都是自性,处处见性,不染著,绵密保护,直至证成大道。如果见性之后,不保护,仍有染著,那末,五十阴魔现前,依前流浪六道。

    做功夫,并无难处,亦无甚妙法,但莫求真,莫求玄妙,只息下一切心看,看心息下时,无心可心、无念可念时,是什么光景?还是你自己本来面目否?此是千钧一发之机,稍纵即逝,若停机伫思,便被它影子惑矣!

    其实,即此前后念断、超然无著现量之景,便是你安身立命处也。这一点切莫看得寻常,更不可忽略错过!须于识得后绵密保护,使其常能如此,以一切定力、慧力、道力,八万四千功德,恒沙妙用,全由此一点中启发出来也。

    行人往往因多生历劫习气深故,刹那别境现前,便又忘失了。故贵在擒得住。但此一事是极现成平常的,却不可看轻它;亦是极奇妙,不易做到的,却不可执取它。

    著意,便落能所比量(比较﹑分别),心又息不下,又非是也。是以功夫有两头难:一是,下手必专一,咬定实在难;二是,末后要忘而活泼化解难。功夫要打成一片,自必要千锤百炼,使其纯熟而不死执。此事坏在容易忘失,难以纯熟,难以老实,难以灵活,其他别无妙法。

    禅宗是直下见性顿悟成佛的,不是次第渐修法门。古德尝曰:“等妙二觉,犹是提草鞋汉。”禅——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赤裸裸、净洒洒的。既无相对的客观物境,亦无主观能见能闻的人,更有谁来作谁的主呢?……答云:“作得主”,这不是有落处、有相对的主客了吗?这和赤裸裸的禅就不相应了。这答话在宗下说来是“伤锋犯手不剿绝”。……主人公原来不在别处,举凡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无不是主人公之显现,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无不是主人公之妙用,有什么主不主,更有什么作不作!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坛经》与平常心
下一篇:迷人的禅(吴平)
 禅的起源
 禅宗公案的人生哲理(思齐)
 荷泽宗与洪州宗(聂清)
 洪济宗颐与《禅苑清规》(张志军)
 看话禅及其它(方兴)
 解悟与证悟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
 起七——禅七的开始
 《禅林宝训》引论(蒋九愚)
 赵州禅师语录(净慧禅师重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学中无分别智之亲证真如义[栏目:周贵华博士]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恩怨人生[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过现未来[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出坡的殊胜功德[栏目:禅林衲子心]
 部派分裂的动因观[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金刚乘灌顶[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森林回忆录 头陀僧如何克服身体的痛苦[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明静:沙尘暴中的一线天光[栏目:雪漠]
 重刻《安士全书》序一(周安士)[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