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体有病,怎样消除?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85

问题三:身体有病,怎样消除?

我们要知道,什么叫身体?身体本身就是病,它就是病源。为什么我们有了身体,因为我们有了无明。有了无明,也就是有了幻想,有了执著,就会产生了身体。有的执著大了,就会产生女众;小一点就产生男众;再重一点就堕入畜生道。这个身体实际上是一种业障的表现,所以也就是病。有身体就有病,这是必然的,这个规律是逃不掉的。

怎样消除?首先我们要不执著这个身体,这是很重要的。佛经讲了很多修行方法,但不讲病怎么治。因为只要你修行,病必然在被去除,被治疗的过程中。这只是一个小事。

我们要知道身体是无常,必然要有病。怎样消除?主要是无我。怎样无我?就是严持戒律。我们知道身体的病苦是非常痛苦的,但真正的痛苦并不是身体的病苦,而是如果没有佛法,没有佛的戒律,这才是真正的痛苦。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有病,但心情很好,病苦马上就减轻了。一个人病很轻,但他的心情不好,病也会变重。一切唯心造。我们身体有病应该学会放开、忍辱和放下,这是我们消除病苦的一个办法。

另外,要有慈悲心。因为我们放不下,所以我要修慈悲,要放生。放生的目的是让我们放下,具有慈悲心,把我们的心量打开,消除这种因果,这都是很好的办法。

另外,我们应该把身体有病当成道场,很难得的一次机会。比如说,有人感冒了:太好了!我今天感冒了,感冒了我可以精进。知道世上无常,利用病苦去精进,平时我说的再好听,说自己再有修行,但是到生死的关头就做不了主了。今天有病,病中我能挺得住,能做得主,受点苦,必然在了脱生死路上有一分把握。用这个方式,把病苦建立在修行上,病苦反而转为有利。

我记得九五年,从五台山走回来的时候。也经过你们的锦州市,在锦州外围的国道上。那时候,脚拖着走回来的。两只脚都受伤了,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疼痛,疼痛到天亮才能睡着觉,就是天朦朦亮了才能睡着觉。但是虽然很疼痛,走在人多的时候还要有威仪,不能脚拖着走,还要慢慢地走。因为落脚就疼,不落脚都疼,何况落脚?虽然身体这么痛苦,心里不痛苦。别人说你怎么这么痛苦、这么难受,你怎么走回来的?我觉得很容易就走回来了,没觉得怎么的。这就是说,人身体的痛苦并不是重要的,而心里不苦这是主要的。心里如果不苦,身体的病苦就会变得轻。实际上说穿了,身体的苦不苦,它只是一种顽肉,它没有知觉,苦不苦都是我们心里造出来的。所以说,大家应该利用这种病苦来修行,这是最好的。

因为我们都想有临终时候能做主的体验。你不如在病中能做主,临终时候必然能做主。病苦时做不了主,说我临终时能做主恐怕是一句空话。我想大家不要把有病的问题看作坏事,而看成是一个很好的得道因缘。包括那些罗汉,他也有一定的病苦,但他们身苦心不苦。包括释迦牟尼佛,八十岁还在不断地弘法度众生,拖着很深重的病苦。但是他心里没有病,没有苦。

所以说,我们不要执著这个身体,说:我没有病就是修行。不见得,有时候并不是那样。病不病,不在于你身体有没有病,关键在于你心里是否有一个正确的知见。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你就是活几千年也是一种病苦,没有意义;如果我们得到正确的知见,就今天有病,明天死了,我们也是没病,我们也值得。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个人念佛、诵经可不可以敲法器?
下一篇:从事养殖业可不可以?对修行有没有障碍?
 心里总在想修行的事,是不是法执?禅、密、显在修行上有什么区别?学佛可以..
 我母亲在念佛时,看见佛坐莲花台在空中,几乎天天如此,这种现象表示什么意..
 发心出家,到老年龄大了,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管怎么办?
 我是一名刚皈依的弟子,我想戒烟,怎么样做?
 如何修证,悟入佛道?
 在家居士选择诵哪部经,是根据自己的根基,还是随便诵哪部经都行呢?..
 现在有些老居士,吃全素了,这个奶还能不能喝啊?
 最近因为小孩学习不进步,我发火,总有烦恼,我怎么改掉自身的毛病?..
 戒体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况,受戒后会不得戒体?如何才能不失掉戒体?三皈依..
 如果对方因为贪心来取的,应该不去分别来布施,还是到周围去观察后再布施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师父,为什么你当初要加入佛教?[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星云大师)[栏目:因果原理]
 不与万法为侣之禅宗论[栏目:守培法师]
 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栏目:悟妙法师]
 管理科学机制思维与人间佛教管理的关联性(陈淼胜、依空)[栏目:人间佛教]
 相应69经 速慧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漫说《中阿含》(卷九)~C 三、郁伽长者经(上)[栏目:界定法师]
 一个人的时候[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佛教真面目 第三章 研究 第五节 余六宗[栏目:冯达庵居士]
 No Ajahn Chah《077》[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