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有所用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7

学有所用
 
    目前佛学院或者对在家居士的教育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学无所用”,或者说“学不知用”。这种现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归其原因,首先不得不承认教学者本无修持体证,另一方面对佛法的全面把握不够。换句话说:一是对佛法正确又全面的了解不够;一是没有实修体证(如天台宗所说的“教”与“观”)。大多都是按自己的喜好讲说,听起来似乎是佛法,但已经是偏离佛法的正轨。还有虽说是方便说教,但也要“正直舍方便”的智慧才行,不然往往堕落世俗,走向世俗化。

    如何解决?我一向推崇教学者一定要依“经典文本”说话,不能漫无边际的“漫谈”。当然也不是说不能发挥,至少发挥也要有“经典文本”作为依据。因为在当世佛法末落的时代,在没有成就者的引导下,依“经典文本”是比较可靠的。而现代人的解说也只能作为参考,这就须要自己的智慧来做抉择了。

    在正确理解佛法的前提下,就要老老实实的去实践。如何实践?也就是说如何将正确所学到的佛法有所用,这是当今佛教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佛法的思路
下一篇:当代寺院本位的反思
 佛教的灵魂
 论“大师”
 如是观五蕴——朴实的生命教育
 学有所用
 一种现象起灭的思维
 不拘文字 当求妙悟——《禅林宝训》读后感
 当今佛教的思考
 丛林清规之开创者
 佛陀的“民主”作风
 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灯之光九 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格萨尔王传 第51回 杂曲河畔两强相遇降伏梅王获取玛瑙[栏目:格萨尔王]
 菩提心来源于大悲心,那大悲心来源于哪里?[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鹿的恭维[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十三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解惑录一(耕云先生讲述)[栏目:疑问解答]
 学会放弃(达亮)[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元明时期的新疆藏传佛教(才吾加甫)[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寿筵良范[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