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习佛法的思路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78

学习佛法的思路

(注:临时决定跟青年班学员交流,没有做讲纲,这是讲完之后按讲课思路做的整理,不过我也喜欢这样,随兴而讲,不须要带任何的资料)

佛法博大精深,往往给学佛者的感觉就是不知从何着手学习。很多人学习佛法,学了一半就中断了,失去了目标,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突破,索性就不学了。基于这样的原故,我想把我所思考的思路提供同学们参考。大体的思路如下:

首先将佛法分为两方面:
一是可说的部分,也就是揭示佛法的修行过程,这是世俗谛范畴;
二是不可说的部分,那是修行过程中所体证的境界,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这是胜义谛的范畴。但这两方面又不是完全没关系的两个东西,佛陀在佛经中常用“如标月指”的比喻来表明两者的联系关系。

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是可说的部分。

在经论中将初学到现证的过程,提出了四点来作为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一是亲近善知识;
二是听闻佛法;
三是如理思惟;
四是法随法行。

首先是亲近善知识,在佛陀时代,佛陀是作为弟子们的精神导师,有疑惑只要问佛陀,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而许多佛弟子因为修行,通过佛陀对他们的印证,所以他们的修行成果也不会存在问题。所以在当时亲近善知识对自己的修行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佛陀入灭后,特别是到了末法时代,亲近善知识前是要有一个考量的过程。

大家来青年班学习,重点要放在听闻佛法这一块(思与修两方面当然也是重要的)。对于大家目前来说,平时可能学习佛法的时间少,大多就是星期天来听听课,所以听闻佛法这一块对大家来说,主要还是听课为主,当然还有包括诵经也算是听闻佛法,因为诵经的过程就是在体会佛陀在说法的那种场景,如果能随文入观的话,那就相当于在当时现场听了一遍佛陀的教授。

但我们要注意,听闻佛法是需要具备一定素养的,就如在社会上,你让一个人来管理你的财务,首先肯定要考量这个人的素质如何,对不对?我们来听闻佛法的素养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具备信、戒、定的内含。如果没有信、戒、定的基本素养,那听闻佛法,最多只能让你积累更多的知识,并不能成为你开发智慧的条件,也就是无法成为“闻慧”。因此广学多闻并不能等于就是“闻慧”的内容。

所以在听闻佛法的时候,就要不断的培养自身作为闻法者必备的条件(信、戒、定)。首先是信,对三宝要生起信心。戒,就是教你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行为就要去做,不该做的行为就不要去做。因此,戒的内含就是为了维护我们自己的行为道德。对居士而言,佛陀大体制定了五条基本原则,也就是五戒的内容。定,是要让自己心静,其实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心静,这样才能把事情看清楚。具备以上三个基本条件,对于我们来听闻佛法就能够很好的去领会佛法当中的深义。

听闻佛法并不是听听就算了,还要去实践,也就是修的范畴。但闻法到修行,中间有一点非常的重要,那就是“思”的范畴。“如理思惟”对我们修行实践中是非常的重要,在八正道的第二个就是“正思惟”。很多人在听闻佛法,听了没感觉,听听也就算了,也不懂得去思维。而有些人听了之后产生错解,这一类人很危险,在现实修行中很多这一类人最后出现了问题。因此正思维或者如理思维是很重要,必须要劳记。(在此,我建议大家多看些原典的著作,这对大家如理的思维上有帮助)

通过如理的思维,最后付之于行动,就是“法随法行”。

实际上前面的所有内容到最后都要统一起来,从信、戒、定、闻、思、修(闻、思、修属慧学范畴)在实践中是一起启动的。我们现在在学习中是要一个一个的学习,但到了实修上,是要把这些所有义理都统摄在一心上。比如在持戒的时候,就要借助自身的定力和智慧力(闻、思、修的力量)来持戒,以此类推,不难可知。

以上是我们学习佛法所应当要了解的思路。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读经有感
下一篇:学有所用
 修行次第
 佛如良医
 创制《百丈清规》的因缘
 丛林与小庙之间的抉择
 读经有感
 我对唯识学的基本看法
 当代寺院本位的反思
 学有所用
 佛陀的“民主”作风
 谈学习佛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O二 五三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