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握当下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12
把握当下
如瑞法师
 
      说到修行,在最初的时候,需要多多的外缘,多多的方法来调教我们的心。到最后,你能懂得应该怎么样去料理当下这一念心的时候,你会发现就那么简单:修行就是在当下的一念,看你怎么样来把握。
      这几天和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念佛,觉得有一点点地进入了,感觉也是蛮幸福的。我觉得,从表面上看,确实一句佛号挺是简单,但是细细地去品味,实在是一种享受。
      如果用四念处去观照,你可以从身的抬腿放腿,然后用心来感受,当下再能从法上去观照:外面的人走过来了,走过去了,或者有什么就观照什么,让自己安住在空性当中。一切的事物都让它自然地流动,去观照心的无常。
      所以,修学佛法,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想你一定会崇尚简单、单纯。一个修行者,心里越复杂越难修,而越单纯越好修,所以修行并不难。
      我们有些同学,可能跑到某他地方去参学,得了一个法,赶快修这个法,再得个法又赶快修那个法。要去用更高一点的眼光看,也就知道他的层次有限。如果修行有了一定的深入,就会明白万法没有离开这一心,每一种法都好,都是让我们解脱的。
       这样,当你念佛的时候,就不会羡慕持咒;持咒的时候,也不会羡慕念佛。因为知道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能转化我们自己:粗的,要能转化我们的身口;细的,要转化我们的心。而这颗心念念的生灭,在什么时候才能转?就在一念之间。所以佛才告诉我们,世界上什么最快?心念最快。当你不善用其心的时候,一念一念就那样过去了,善过去了,恶过去了,无记的念也过去了,你就会丧失很多用功的好时候。所以,要学会安住这颗心,住在不燥不动当中,然后去观照。慢慢就能够做到把握住当下的一念,天天来净化自我。我们知道了修行的方法,一定要靠自己去行持。才能得真实的利益。还有一点,就是修行的前方便一定要做好——要学会做人。一个连人都不会做的人,又怎么做出家人!
      太虚大师曾说过: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又说:人道未成,焉知佛道。所以一定要学会把人做好。这不是说说而已,需要我们去思维,去在生活当中活学活用。
      最起码,要知因识果,就是知道每做一件事,相应的都有个结果。所以就要好好地训练因地的发心,好好地善用这颗心。让你干什么,你就要把态度端正,认真地去作,这个本身也是修行。
      我希望大家,不要在吃饭穿衣等生活之外,再去找一个成佛的法,再找个训练的基地。那恐怕就大错特错了。从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每一个心念做起。这样一定会有进步的。阿弥陀佛!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培养道德
下一篇:住寺点滴
 略说五戒 七
 解行相资
 在家菩萨戒 十七
 举眼向上
 共同发心承担
 学会感恩
 法句经开示 常礼敬佛陀
 略说五戒 十五
 略说五戒 十三
 说沾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丛林生活仪规 四、持用法器仪式[栏目:丛林基本知识]
 第一章 尊者转世的金刚授记和诞生地的祥瑞[栏目:白玛邓灯尊者]
 身心出家得圆满[栏目:传喜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教育孩子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家长的任务是尽量给孩子提供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这种说法对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柏林寺的柏树[栏目:菩提树下·马明博居士文选]
 如何理解外内密三相圆满之身[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宗门中语可置之不论[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The Luminous Life[栏目:Zen Buddhism]
 居士传十五[栏目:居士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