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住觉照中常念于正念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0
心住觉照中常念于正念
如瑞法师
                                    
法句经:
此身实不久,当睡于地下。
被弃无意识,无用如木屑。
 
 
      这段时间因为常住修建的一些事情,不是太顺利,大家集体每天诵四十九卷《心经》回向,希望佛菩萨感应,消除违缘。
      我们这么的用功回向,那么佛菩萨究竟有没有加被感应我们呢?答案是肯定的,菩萨感应不可思议。不要说我们真心的为护持正法而祈祷,即使为自己祈求,佛菩萨都会“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的。
      曾经有一个人,梦到在沙漠里行走。看到两行脚印,一行是他自己的,一行是菩萨的。确实,他回忆起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都得到了佛菩萨的护佑。但现在,他正处于人生低谷时期,碰到了种种的困难,菩萨怎么不感应呢?他又梦到自己还是在沙漠上行走,但只看到一行脚印。所以,他很埋怨,向菩萨发牢骚说:
     “我在这么困难的时候,菩萨怎么舍弃我,只留下我自己,让我孤单的来承受这一切呢?”
菩萨怎么回答他的呢?菩萨说:
    “孩子,你没有说对,你看到的那一行的脚印,不是你的脚印,是我的脚印,因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是我在抱着你行走,所以,只留下一行脚印。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你。”
 是的,佛菩萨确实没有一刻离开过我们。只是有时候,我们的心离开了佛菩萨。所以,就会感到恐惧、孤单,使自己情绪不稳定,产生种种的埋怨等等。这就说明,我们的信心还是不够。如果,真正的信心具足,我们就会想到:佛菩萨无论任何时候都和我同在。能从内心深处感念佛菩萨,时刻给予我们的加持。
      这次大家诵经,一方面求三宝加持,另一方面,也是在成就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这个因缘,我们谁会一次诵四十九遍《心经》呢?我想,大家从诵《心经》所得的利益,在身心当中所起的作用,是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所以,我们应该感恩所做的每件事,感恩遇到的每个人。不管是顺,是逆,都当成成就自己道业的助缘。不过在此当中,不要让自己的心产生执著。因为,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生命是无常的,这个身体,实实在在是要死的。  
  佛在《法句经 心品》里说:
               此身实不久,当睡于地下。
               被弃无意识,无用如木屑。
  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不长久的身体,当死了以后,躺在地上,失去了意识,就像一堆无用的木屑。什么作用都没有了。
  所以,佛处处教诫、提醒我们: 不要放逸!要好好珍惜此人身,修假修真。利用这个身体,让它好好的为我们服务,不要白白地度过一生。
修行当中,最主要的,不要让心偏离正确的轨道!要让心安住在清清明明的觉照当中。否则,心一直处在被外境引发的喜怒哀乐当中,就会成为心的奴隶,没办法获得修道的利益。所以,要学会驾御这颗心,成为心的主人。    
   人命无常,一转眼,安居已过五十三天。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愿大家:勤行精进,慎勿放逸!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实语第一味
下一篇:修行需要自己去思维领悟
 自业自受
 正月初二如瑞法师为居士们开示
 举眼向上
 朝山的意义
 今夜月淡淡 除夕忆恩浓
 降伏自心的秘决
 听闻有感
 修行从点滴开始
 修行要具足前方便
 捐钱救难念佛救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的皈依路[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C 973经是关于外道征询阿难为什么出家修行的话题。[栏目:界定法师]
 六祖坛经讲记 第57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什么叫真好男人[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如果上师仍健在时,把上师的照片做成唐卡供奉,这是否会对上师的寿命有影响?[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学、修、悟(杨维中)[栏目:佛教与教育]
 发菩提心从身边的众生做起[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蔬菜具有“碱性”的真正意义[栏目:一生要素]
 初级佛学教本 第二十四课 六道轮回 (二)[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纸画、木材、石头所雕刻的,损毁的佛像该如何处理?[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