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现世为多 示人专一
一般编辑念佛感应的事迹,大多以往生瑞相为主,
如《净土圣贤录》或《花开见佛菁华录》等;
而本书是以现世感应为多,占三分之二以上,
目的在于使人确信念佛不仅能得到临终往生,
亦能获得现世各种利益,不需另修它法,
使其心能专一,路无分歧。
而三分之一的往生事迹,此等往生者,都非上根,非久修,非苦行,
都是临终遇缘,闻法心安,念佛被救(有几则例外)。
用意在于显示弥陀的救度随时存在、完整无缺、平等无别,
任何人都是被救之人,任何时都是被救之时;
使人人有希望之心、无绝望之地。
阿弥陀佛的救度任何时候都存在。通过教理和感应事迹的学习,真有这样的效果,任何人都能产生希望之心。如果不懂得弥陀的誓愿,你就绝望了;懂得弥陀的誓愿,个个都有希望。“任何人都是被救之人,任何时都是被救之时”,并不是说“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被救”,现在念佛,现在放光,现在摄取,现在被救。
临终与平时
临终一念亦能往生,则平生念念常能安心。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临终那一念才能往生”,这里不是那样说的,说“临终一念也能往生,我们何况平时念念呢?就更能安心了”。有人往往是“临终一念才能往生,平时念念不能安心”,他以为只有临终一念才能往生。不是的。
我们临终的时候,佛要救我们。临终的被救众生,四大分离、惊慌恐怖,上气不接下气,是千钧一发的时刻,时间很短,境界很坏,一切冤亲债主现前干扰,他哪有什么办法呢?这个时候念一句佛都能往生,何况我们现在?身体安泰,心情平和,时间还有的是,对不对?宽宽有余,那佛救你不是更轻松了吗?怎么现在念佛不安心呢?就更能安心了。要这样思惟。
故不可远抱临终侥幸的卑劣心态,
而延误平生业成的神圣大事。
“我临死再念佛吧。”这个是卑劣的心态。“平生业成”就是说“现在活著的时候,往生大事就要敲定,不能等到临终的时候碰运气”,意思是让我们现在就来念佛。
轮回便是第一大灾难
虽说念佛自然有感应,能获得现世利益,
但不论任何利益,若与往生利益相比,
何啻沧海之一粟,根本不能比。
虽然说念佛有感应,用意不是让我们追求现世利益,而是以此为引导,专修念佛。现世虽然得利益,如果跟往生成佛的利益相比,何止是大海之一滴呀?
因为世上唯有往生成佛是真实,
现世一切皆是虚假,假岂能与真相比!
人生是梦,世事若幻,
健康百年,幸福一世,瞬息便逝,转眼成空。
若不往生,尚在轮回,轮回便是第一大灾难;
念佛之目的与利益,正在于消除此一轮回之大灾难。
我们学到这里,不要说“我还是想追求现世利益”,正信的佛弟子要知道:轮回是第一大灾难,“消灾免难”,正是要消此第一大灾难。
现世利益,仅几十年,有限;往生利益,超越数量,无穷。
若能往生,则未来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从此断除,
永无生老病死之众苦,与弥陀同证无量寿命、无量光明、
无量慈悲、无量智慧、无量神通、身心自在无碍之乐果。
这个谁不希求啊?还在世间免一个小病,那就太傻啦!这个大利益要追求!
念佛的目的
克实而论,念佛的目的乃为往生净土,往生净土乃为成佛度生;
既非图身后之乐,亦不贪现世之利。
法照大师云:
五浊修行多退转 不如念佛往西方
到彼自然成正觉 还来苦海作津梁 (一)
这个娑婆世界退缘太多,不如念佛到西方去,到了那个地方,自然成正觉,不要苦修,自然的,就像千江万河的水流到海里,自然就跟海水同一咸味,不用加工,是咸水、是淡水、是清泉里的水、是阴沟里的水,到大海里边,通通一个味道。我们善人、恶人、圣贤、凡夫,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大海当中,全部跟佛一样,无量光、无量寿,自然而然的。成佛以后,可以回到娑婆苦海度脱众生。
凡夫若得到西方 旷劫尘沙罪消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 永除老病离无常 (二)
十恶五逆至愚人 永劫沉沦在久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 至彼还同法性身 (三)
五逆十恶的人,按照他们本身的罪业,要无量大劫沉沦在六道当中,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然,不是仅限一句,是这一句念到底,如果临终,当然是一句),到了极乐净土,就跟阿弥陀佛一样,证得法性。
百闻不如一见凡庸之人,百闻不如一见,往往听经好几年,不如一件感应事迹的启信。智慧浅薄的人,听了再多的教理,还不如一个往生实例看了实在,“讲那么多,谁往生了?”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为了广集弥陀感应的事迹,以启大众学佛念佛的信心,慧净在此诚恳地向各位读者大德请托,凡有亲自见闻称念弥陀而感应的真实事迹,祈请惠赐文稿,彼此共行法施,与众同沐佛恩。内容望能朴实而简要,一是一,二是二,不浮夸,不加料,以免打妄语。倘若没有时间写稿,敬请联络,当前往采访。又,自古以来念佛本就一直昌盛不衰,感应事迹自必不胜枚举,而本书由于编者孤陋寡闻,所收不多,寥寥一百多则而已。
若有与本书性质相同的念佛感应事迹,已见刊登其它书籍、杂志者,敬请通知,以便再版时补入。本书虽分为十二大类,但有几则的归类较为牵强,请读者谅之。又,本书由于有台北王文龙居士的发心输入文字,方能快速与大众广结弥陀救度之缘,特此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