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二相 念真如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88
无二相 念真如
 
    【经文】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无者,无二相。”“无二相”是没有染净、好坏、善恶、修与不修甚至佛魔对立的状态。
    “无诸尘劳之心”尘劳也就是烦恼之心。如果你在相上产生分别,是你的心产生隔阂、二元。只有你的心隔,相上才会隔,心不隔,相自然不会隔,这是相应的。
    “念者,念真如本性”,这是修行方法,大家自己体会。怎么念呢?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这段真是说得透彻,我认为不需要多讲。一个参禅的人,学任何的方法、法门的人,把这段当成咒语来领悟,三天就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真如即是念之体”,真如,历来经典里都说,真如就是这颗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正面描述的。六祖也说,非青黄黑白,非大小方圆所束,非善非恶,非远非近。真如本体虽不可说,但是它有用啊!念就是本体之用,真如是念之体。
    我们可以在“真如自性起念”上去用功。眼耳鼻舌身意,只是工具,不是它们能念,色声香味触法,无善无恶、无好无坏,都是一个缘起对应之法,好比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都是无善无恶无记的。但是我们的见常常有问题——哦,这个好,我要多来,这个不好,我要少来;有益的我要抓住不放,那个对我不好,我要推开它——贪嗔二法就出现了。心的流转是这样的。所以“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啊!这里把六根、六尘都给否定了。其实色声没有坏,尽管没坏,但是没有眼耳了也就等同于零了。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然而,我们再想想刚才说的张拙秀才的诗文:“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各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你就知道“不染万境”,又有什么可说的呢?“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心念已经纯熟了,没有什么可以沾身。所以“经云”——“经”就是《华严经》,最究竟了义的大乘经典,佛法不是教人愚痴迷惑之法,而是真正的智慧之法——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跟世间的学问不同。世间的学问,是“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知”。他不知,并不是“不动”。
    在这一品中,把我们的根本问题——定慧的不二、一行三昧、三无——都讲了。如果这其中的一个我们能很好地运用,修行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立无念为宗
下一篇:坐禅品第五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
 禅的意趣
 万法因人而有
 变易生死
 立顿渐之名
 能含万法是大
 万法之本 无生灭
 大智大用
 世间一切与道不相妨碍
 法无贵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八)[栏目:正净法师]
 大悲咒句解 37、室那室那[栏目:大悲咒句解]
 The Diamond Sutra - The Diamond Scripture[栏目:A Buddhist Bible]
 安禅何须劳山水[栏目:佛网文摘]
 敬请安心[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念佛求生净土较容易成就[栏目:法藏法师]
 改革开放30年 佛教进入新阶段——专访学诚法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一种良好的态度获得快乐秘诀[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楞严说通卷十(刘道开)[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