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波罗蜜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67
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直接的翻译就是“彼岸到”的意思。
    当下离生灭
    “解义离生灭。”如何是“解义”?如果我们真正明了了当下,听闻、阅读、思考,一下子或者是禅坐中,或者是经行中,或者是读诵中,一念归空,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能所双亡,“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你的知、你的见在任何一个境界上挂钩了,自然就是一个生死,就是一个“生灭”。
    “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迷人口念”,不知道它的真义,不能够“解义离生灭”,而是“著境生灭起”。所以“当念之时,有妄有非”,总是真妄的境界。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聪明和般若
下一篇:一念修行
 心遍一切处
 般若从自性而生
 不论禅定解脱
 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烦恼即菩提
 惠能闻神秀偈
 坐禅品第五
 不二之法
 聪明和般若
 观自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思大师的佛教神通思想(大岳法师)[栏目:慧思大师思想研究]
 前行讲记 第三十五讲 普贤上师言教-五不持[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定慧品第四[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直指法身 1[栏目:创古仁波切]
 禅宗对佛教人文精神的张扬[栏目:楼宇烈教授]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四课 生活[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1、礼敬诸佛[栏目:广超法师]
 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兼论无漏种子、佛性、如来藏与心性义的相关问题[栏目:胡晓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