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行的力量(上)
发愿与行愿的内涵
——2008年北京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今天我能站到这神圣的讲经台上讲经,我深感荣幸,能与大家一道讲经我非常高兴,高兴什么呢?前面有很多法师都讲了佛教的一些经典著作,都讲得非常好,看到了我们中国佛教的希望,所以我很高兴。
这次讲经抽签,我抽到了讲《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个内容,说实在的,我以前没有讲过《普贤菩萨行愿品》,但这次把它抽上,又怎么办呢?我就来虚心向大家学习,学着来讲,讲我对学习《普贤菩萨行愿品》的感受和认识,我讲的题目是《愿行的力量》。菩萨的愿行,也是我们在座的比丘和居士,大家的愿行。
谈到《普贤行愿品》,我查了一下资料。当我查到《普贤菩萨行愿品》这部经时,我非常吃惊,怎么我原来就没有讲解到这个内容呢?因为这部经源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这部经它是佛经中的王中之王,是一部非常殊胜的佛经。这部经记载有八十一卷,也有四十卷,六十卷的,但是记载都不全。原本是从佛的十万偈颂,但只译出了四万五千偈,都具足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释迦牟尼佛说完了《华严经》后,而这部经并没有存在世上,就是印度也没有,而是被龙王请到龙宫里供奉起来。在释迦牟尼佛入涅槃六百年以后,有一位叫龙树的菩萨,龙树菩萨是非常绝顶聪明的人,他将世间所有的文章、论文和经典,统统都读完了,后来发心到龙宫去看藏经,在龙宫里他就看到了《华严经》,共有三本,分上本、中本和下本。这上本讲的是有三千大千世界和微尘劫数,内容非常殊胜。
谈到《普贤菩萨行愿品》,顾其名曰:行,就是修行中的广大行为,愿,就是行者所发的大愿,所以叫大行普贤菩萨。佛教里有四大菩萨,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这四大菩萨都发了大愿。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学习了《普贤菩萨行愿品》的体会,作题为《愿行的力量》。作为一个研究佛经的人和一个修行的人,我们学修的愿力如何,发心如何,就标志着我们今后的成就如何。如果我们发心不正确,我们发愿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也没把握好,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在发愿这个问题上,刚才前一位法师已经讲了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我就不再重复了。我们通过对普贤菩萨十大愿的学习,在这一生修行中我们该发什么愿?如果我们发愿正确,我们这一生成就就有希望。这一次我刚到北京,有一个居士跟我说:“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要请教于你,听说寺院里,在腊月三十天晚上烧第一炷香要捐资几十万元,这究竟有没有作用呢?”我回答他是:“就看你烧这炷香发的什么愿?如果烧第一炷香你发愿是为了自己赚更多的钱,我看作用不大。如果你烧这第一炷香,是为了众生,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为了人类的幸福,那这炷香烧得有作用。关键是烧香者他发愿的动机是否正确。”《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也谈到了很多非常殊胜的发愿,但是我在十五分钟内,要把这非常殊胜的行愿品讲完,很难讲清楚。今天我就针对自己学习了《普贤菩萨行行愿品》讲一点体会,讲修行中的发愿应该怎样来发?怎样来学习和研究《普贤菩萨行愿品》,怎样将普贤菩萨的愿行运用到我们的实际修行当中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前一段时期,在跟我的弟子讲开示的时候,我经常谈到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发愿的问题,有个北京的居士给我写了一封信,他信上写到:“师父啊,你如果能够保证我,保佑我的儿子,明年考上人民大学,我明年一定寄一百块钱供养你。”我说:“你这个一百块钱是真大呀!”
讲到《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发愿、行愿这个问题,我借这个讲台,确实要把这个问题讲一讲。什么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教导人们怎样来开发智慧、觉悟人生的,是让我们来把握自己的修行方向,所有的菩萨都是这样讲的,而且所有的诸佛如来都是这样讲的,他们是教导我们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可是我们现在的寺院,成了一个保险公司,昨天我还与我们一些同修讲到这个问题。我们和尚当得真累,又特别是我,为什么呢?一些弟子成天打电话呀,发短信呀,都是说:“师父呀保佑我这个要怎么样,保佑我那个要什么什么的,”他只要到你寺院来拜了你一个师,你就要保佑他全家都要幸福,又要当官、又要发财、又要升学、又要不要害病、又要长寿平安等等,什么都不出问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没有生起出离心,又没发菩提心的人,就凭你自己平常这点工夫,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你累生累劫的业障。谈到这个问题,在发愿和修行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没有解除我们自己的烦恼和痛苦,没有解除这些业障,我们的修行是不顺利的。我经常跟我的弟子们讲,修行定道要讲资粮,资粮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的发愿,我们的修行,是具足我们修行资粮的基础。我经常与一些修行人讲,你们很有福报啊,你们在座的同修,你们的福报都比我好,这里有很多年轻的法师,你们今天能在这个讲台上来讲经,我今年61岁了,才登上这个讲台,所以你们的福报比我好,就是你们的比我资粮好,说实在的,真是后生可畏啊!当然这里还有很多老法师、老前辈。我看到你们,我非常高兴!但是,希望今后我们佛教应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不要有误导,要么就是纯学术的研究,要么就是搞一些什么三产业。
所谓三产业,要借这个佛事活动,赚点什么钱之类的,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中国的佛教才有希望。要以戒为师,以经、律、论为师,正确认识了佛教的精髓以后,然后才去发愿行愿。发愿正确与否,决定我们今后的学修能不能够成就的大事。有的说:“普贤菩萨的愿行这么大,我们能发多少愿呢?”我说:“你发愿多少,你能发多少愿,你学文殊菩萨,用你的智慧去弘化一方,你就成就智慧;用你的实际行动去培福,你就成就你的大行;用你的悲心和你的智慧去感化一方,你成就你的大悲。你这些事情都做不到,你只大量的发愿,而没有真正的行愿、了愿,你的愿行是不成功的。如你愿社会和平,愿世界和平,愿众生幸福,你这些愿若要能够成功,必具足你的愿行,具足你的福德资粮。若你能成功一个,你就能成为一个大菩萨,你所有的愿都成了,你的愿行圆满了,你能觉我觉他了,那你就成佛了。”所以,我看到你们已走在我前面,也许你们比我先成佛,先成菩萨。
在这里,我只能是借这个讲台讲一讲体会,我们应该把佛教纳入到一个非常正规的道路上,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多发大愿,生起出离心,发菩提心,让我们的见解真正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谢谢!
感谢海空法师的精彩的宣讲,看哪位提问?
提问:
问:法师慈悲,刚刚法师讲到,信了以后,就剩下是愿跟行了,刚刚讲经的所有法师都是讲信、愿、行,那么这个是有一个次第的,信了以后,再发愿,发了愿以后再行,这个《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大家都知道,那么行愿品,那重点好像就落在行跟愿之上了,那请问法师这个地方经题为什么不叫“普贤菩萨愿行品”?按照信、愿、行这个次第来讲,为什么变成行愿品了呢?怎么把这个行拉到愿之前面去了?解释一下,谢谢法师!
答:首先信是基础,你信都没有产生,你信心都没有,你发什么愿呢?那么我们所有的经典,就是要我们认识世间的真相,佛法的真理,让我们产生信心,产生了信心,怎样修行?那就要发什么大愿,要去行为,才能证果,所以普贤菩萨的行愿品,就是叫我们已经产生信心的人,学修的人,要发大愿,要用认真地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修行才能得到正果,才能够真正的成佛、能够成就,谢谢!
问:我是一个记者,感恩法师开示,我问您两个问题,刚才您说众生的不清净的欲望,众生的不清净的欲望,怎么样用普贤菩萨的总愿来指导众生回到清净?
第二个问题,普贤菩萨的总愿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愿,这个总愿与阿弥陀佛和其它诸佛菩萨的别愿有何区别,希望法师开示。
答: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你所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你说什么?紧张了,看到大家这么高兴,再讲一下。
问:刚才您讲了那么多的例子,什么众生啊,求这个,求那个,那么我们说众生的不清净的欲望,怎么样用普贤菩萨的总愿来指导众生来导归到清净的愿。
答:众生的不清净的欲望,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业力和造作,我们按照普贤菩萨的愿望发的愿和他的行为,你去行为了这些欲念自然就没有了。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请重复。
问:普贤菩萨的总愿,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共同大愿,那么他跟阿弥陀佛和其它诸佛菩萨的愿有何区别?请法师开示。
答:诸佛菩萨的大愿,文殊菩萨的大愿、阿弥陀佛的大愿,地藏王菩萨的愿,所有菩萨的愿,都是同一个目的,就是叫大家成就佛果,没有什么区别。
感谢海空法师,感谢大家,阿弥陀佛!刚才海空法师讲的,修行者需要常常牢记的,要生出离心,发菩提心,还要得清净见,记得刚才海空法师的忘事心,他也是很重的,他忘事就忘在其后的烦恼,他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的住在法喜之中,那么刚才海空法师讲自己的年龄,在讲经法师当中是最大的,我想弘扬佛法,导人正信的出家法师,永远是年轻的。
2008年6月28日于北京法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