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专心就是敬业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8

专心就是敬业

撰文 / 释修观(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

    凡事都要专心,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专心干事时,脑细胞只用于一个方面,就是要干的事,这样事情才能办好;而不专心者心猿意马,想别的事情,这样使脑细胞过度疲劳,从而削弱了它们的能力,主要的事当然做不好了!

    纵观历史,古代人就有专心于自己事业的品质。尤其是居里夫人,学习陀螺后,专心于自己事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我很喜欢她说的一句话:我们必须吃、喝、睡,必须玩乐等,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东西,但是不能受它支配。同时,除这些外,我们头脑里占优势的,必须是一个终身全力追求的理想。这也正是佛法中讲的:心勿随境转。

    为什么坐在同一个教室中有的学生比其他学生聪明?原因是专心不专心。其他学生坐在那里好像很用功,其实什麽都没想,就连旁人橡皮掉了也能觉察;而有的人学习上看来不怎麽用功,但真正学起来,大脑便万事皆空,专心抓紧时间读书,讲求效率,一研究问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以,她们总能做出许多难题,有所收获。

    这就是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尽职尽忠。正如梁启超的一篇议论文《敬业与乐业》明确说明:“敬业,是人类人活的不二法门之一”。敬字是古圣贤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现在人变得不适使用了,惟朱子解得好:“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话讲就是:凡做一事便忠于一事,将全副精力集中这上头,一点也不旁骛便是敬。如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也启示我们:“凡是要专心致志”。庄子也说过:“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确实,做事不可以这山,望那山,否则则将一事无成。

    那麽,在我们修行路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应持一颗“专心致志于一法,一法一罚渐圆满”的心态来修学。倘若八万法门同时来学,那就不能集中精力学好某一法,甚至最后一法也不成。如小猴摘了鲜桃抛西瓜……最后两手空空而回。修行上首先需要对某一法生,然后不谈玄说妙不横生枝节,精勤、专一而修成就将不可估量。

    所以,专心做每一件事,专心读每一本书,专心学每一法……都是敬业精神的表现,它与人生最为必要,最为有利;同时也是学有所成,修有所证机关建的一步。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良心
下一篇:被执着感动
 从白白的面食想到的
 换个活法
 感恩法语
 出家
 一个印度智者的故事
 唯有您才是真正皈依处
 佛法与生活
 五官的启示
 无常的启示
 点点滴滴忆师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叫作“分别心”?[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38、了义[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找寻存在的感觉[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覆梅撷芸书(七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第一课[栏目:这世界无处不美]
 佛说弥勒下生经讲释[栏目:常照法师]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伏虎 人身难得[栏目:阿康仁波切]
 七十空性论科摄[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参考]
 生命的韵律操[栏目:普献法师]
 相应11经 道经[栏目:相应部 43.无为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