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菩提心——六度菩萨行
生起了愿菩提心之后,我们就要将利益众生的愿望付诸行动,广行菩萨道的 “六波罗蜜多(简称六波罗蜜,又称六度)”,以引导众生迈向究竟解脱,使自己内心的菩提心日趋稳定、成熟、直至圆满。
六波罗蜜(或称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此为修行方便资粮的五度,属于世俗菩提心,加上修行智慧资粮的般若(智慧)即为六度,前五度在般若智慧的摄持下就成为胜义菩提心。
布施度
布施度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即以慈悲、欢喜、慷慨的态度施与有需要的人所需要的财物;法施即想方设法使他人明了如何获得世出世间暂时与究竟安乐的方法;无畏施即解救众生脱离危难,比如放生护生等。
从无始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希望从外界得到,得到了还要求更多,贪婪使百万富翁常常感觉自己不够富裕,贪婪使乞丐担心丢失讨饭的碗钵,贪婪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布施是对治贪婪的最有利工具,透过布施这种向外付出的训练,可以改变我们心量狭窄、心态收缩的习气,使我们变得开放与大度。布施不仅满足了他人的需求,也为自己累积了善业。
持戒度
持戒度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如果我们的身口意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就会随顺“我执”习气而变得放荡不羁、我行我素,由此造下的身口意的不善业就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后果。就像一个容器,先要把里面的脏东西倒掉并洗刷干净才好装干净的东西一样,身口意恶劣的习气必须被控制住,善好的美德才能显露出来。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获得圆满正觉而持守戒律,透过身口意律仪的约束来达成因果的细致取舍,透过行持六度四摄37来饶益有情众生,以保证自己在大乘解脱道上的修行不断增上。
忍辱度
忍辱度包括:忍辱他人之邪行,忍辱正法之苦行,不畏甚深之法义。
忍辱能够消除嗔恚、恼怒、傲慢、嫉妒、不满足等负面情绪,使心态安详而平和。比如当有人伤害我们时,修习忍辱的人不会习惯性地以愤怒的方式来回应,而会想到:无论他人怎样伤害我,我也不会因此而下地狱,只要我自己不种恶因就不会感受痛苦的果报;他现在这样伤害我也是因为他被业力所迫,身不由己的,如果我以愤怒的方式来还击,我就正在做恶业,这只会给自己带来更不良的轮回后果;如果我现在安心地忍受这种伤害,我们过去的业果就从此了结了;如果我利用这个机会修持“自他相换”的菩提心,还将为自己累积解脱道上的善业,因此反而是件好事情。
从众生实际体验的层面来说,因、缘、果的规律是真实不虚的法则,因此我们需要行善止恶。然而,在究竟的真谛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无善无恶,对这种究竟的真谛不怀疑,并透过精进实修佛法,致力于理解和体悟这一究竟真谛,这就是“不畏甚深之法义”。
精进度
精进度包括:甲胄般的精进;精勤地把所懂得的佛法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精进;积善不厌的精进。
生起了寻求解脱的愿望以后就要善用暇满的人身,不畏艰难、无有厌倦地修持利益自己和众生的解脱善法,因为崇高的目标需要不懈怠的精进来达成,否则,凡夫只会随顺昏沉掉举的习气虚度光阴、浪费宝贵的人身。
禅定度
禅定度又称静虑度,包括: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凡夫行静虑是指耽著明乐无分别的觉受妙味而观修;义分别静虑即远离了对觉受的耽著,但却贪著执空对治品而观修;缘真如静虑是指远离了执空对治之心,安住于法性无分别等持之中。
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心识是非常散乱而且难以控制的,心不清净难以进入高层次的智慧领悟,为了证悟心的本性,我们首先要训练心的专注,因此要禅修寂止。小乘的禅定与大乘的禅定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发心。小乘发心的修行人由于没有足够深刻的慈悲心,因此不会去行持圆满的菩萨行,所以他的证悟不够圆满。大乘发心的修行人由于有菩提心的摄持,他们在远离一切能所二取分别、超越一切戏论的禅定中,不舍利他之心愿而广行利他之事业,这是成就圆满佛果之因。
智慧度
智慧度包括: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指上师所讲的一切正法之词义,自己听闻后如理如实地理解;思慧是指对上师所讲的一切法义不限于表面的听闻、了解,而于自相续中反复研究、观察、思维抉择后生起定解;修慧是指真正了知法义后进行实修,通过修持后于自相续中对实相之义生起真实无倒的证悟,并能息灭执著外境的分别念。
般若智慧是对治无明愚痴、斩断轮回痛苦最锋利的宝剑。导致众生轮回痛苦的根源就是颠倒的无明愚痴,它使众生迷乱地误以为一切现象和自我是实有恒常的,于是生起紧抓不放或强烈排斥的欲望,生起种种烦恼,由烦恼带来种种痛苦。颠倒的无明愚痴使众生沉沦生死苦海,只有了解和证悟离于言思的空性智慧才能从根切断烦恼的意识之流,阻断轮回。
如果心相续中生起了般若空性大智慧,那么以上六度菩萨的行持都融摄在般若空性智慧中。曾经仲敦巴格西请问阿底峡尊者:“一切诸法之究竟是什么?”尊者回答说:“诸法之究竟乃空性大悲藏。”又说:“一切道法可摄于六度之中,即如果无误证悟空性实义,则对内外一切实物无有贪爱执著,所以恒时具足布施度。无有贪执者不会为不善污垢所染,所以恒时具足持戒度。此人无有我执、我所执的嗔恚,所以恒时具足安忍度。此人对所证之义具有无比欢喜之心,所以恒时具足精进度。此人远离实执的迷乱,所以恒时具足静虑度。对一切事物远离三轮分别意念,所以恒时具足智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