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大种的光能
 
{返回 刘立千居士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38

五大种的光能

刘立千

觉性菩提心的明分就是五大种的光能,光能能有各种显现。显现是什么?是一种境相,或心境。由心的明分地、水、火、风、空五大种的光能现源把客观外境现象摄取过来,并把它反映在主观的心上构成境相,这就是显现。人们根据这种显现进行内心活动,成为一个小天地,什么宇宙人生都包含在这小天地之中。每一个众生都有自己的一个小天地。

首先内心是怎样认识客观世界的,就是根据显现来的。大圆满说心性的明分是由五大种之光能构成的。光能犹如一面镜子,能照显万相。显现万相就是由光能摄取过来又把它显明在人的心上,因此内心才知客观有这样或那样的显现(境)。有人说:“显是心,心即是空。”这不是“宁提”的正见。显现是心摄取的客观影像反映到心成为心境,显现不纯粹是心,因为它有客观外境作为根据,不是心的构想。显现只可说是心体的流露,显现时也不离我们的明分之体性,但决不能径指外境即是自心(《灌顶讲义》78)。外境是客观存在,显现是心体的本性光明之功能。宁玛派承认心有空明二分。心体空,为空分;心性光明是有,为明分,而不是空。显现是光能所起的妙用,所显现之法是客观因缘生法,称为假有,故都是有,不可一概皆说为空(《宁提》88)。

我们的光能照显之处,一切有情无情、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男女老少、飞禽走兽,都在心上显明出来了。因此由心觉知,才知其“有”。若无光能的照显,我们则不能生起觉知之心。客观上有境无境,若无光能的照显,对我们的内心即不发生关系,等于心上没有这种境界的存在。所以一切显现都全靠光能去发现、摄取和显现出来,若无光能的摄显的作用则没有显现,心等于木石(《句义》ll)。从这个角度来看,所以才说一心能包含万有,但不是说一心能生万有,也不是心光能生万有。

五光如何摄取外境?五光是一种能量,摄取和显明外相。但是它虽摄取客观外境,却又受众生的根器、业力、知量的限制,而不能完全反映客观现实。所以我们的心对客观并不完全了解。不过佛教注意的是内心的“显现”,众生的烦恼痛苦,就在对“显现"上在起无明实执,沉迷不醒而堕入轮回的。佛为救度众生出离轮回苦海,要众生觉醒,抛弃这种迷惑,才能得到解脱,所以佛教只重显现而不重视对客观的全面认识,这些只有让学者或科学家去研究讨论。正是由于五光才能把客观外境介绍到心上.因为客观上虽有外境,外境大多是冥顽无知的,它不会自动地走出来说“我在这里”;内心也不会自己跑出去与外境相联系,“境不自境,因心有境”、“一切万法,本不自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坛经》l9)。万法是由自己的心光将客观存在摄取和照显出来的,这样我们心上始有万法(境)存在的认识。由于光能的“现源”,把客观外境反映到心上方有“显现”,由显现才知道这显现就是五光的妙用。显现也是缘生之法.无有自性而是假有。但是不能根据这个就否认客观还有微尘和合的外境,便认为一切外境都是心生的唯心论。

五光犹如明境,能照显轮涅万相。万相是由心所显现,心迷则现染相√心悟则现净相。迷、悟、染、净之相都是这一心之光所显现出来的。把这些染净之相都去了,心镜恢复本然,才知这一切原来都是一个五光所现(《虚幻休息》22,57,77),因此说万法都含在一心。六祖说“自性能含万法”,又说“一粒沙中见大千”,就是指这个一心的摄取和显现而说的。又如明镜是心光之体,万相是五光之用,体用也是真如一心(《楞严经》67)。华严宗说“森罗万相,一法之所印”,就是指的一心能含万相。

了悟一切显现都是五光的作用,因此,认识五光是非常重要之事。众生本有元始本净的心光,由于起了无明,真心变成妄心,遂有妄相(显现)的出现。从此心境分离,成为能所二执,心和显现发起纠缠,迷境为实有,因此常受缠缚,不能解脱。境(显现)是由心发现的,但是境又常常来纠缠于心。人们的烦恼妄想不是偶然出现的,都是由某种事物(境)所引起的。“心不自心,因境有心”,这境就是心光的“显现”。人的起心立念,也是有光明作动力,若无光明,心亦不能自动。思想情绪一切妄想都由心光发动的,尘劳妄想也是内心的显现。无论内显外显都是妄想与妙光相应而起的种种妄相(《虚幻休息》51,83)。这些虚妄之相又是由于持命风搅动心性才生起的(《虚幻休息》22)。“风”就是光明的大种,心性指的就是心光,为明分现源。有说“砖瓦木石都是自心本性”,实际上指的就是这自心本性之妙光所照显(《恒河大手印》136)。人们就是不知道自己本有妙光,而把妙光照显的犹如幻境之“显现” (境)执以为实,追逐尘境(显现),遂迷失了真性。但是无论所现是真是妄,这些显现都要肯定是心光自现,现门不灭.灭也是灭不了的(《虚幻休息》67)。

从显现中要见到光明自现的妙用。凡所显现不要用凡情去计度分别,心光所显都是法性境界、法性平等,所以不分染净、都要摄取,都要显现,不分佛现和众生现,无有高下胜劣差别(《虚幻休息》27,68,77)。故“眼见外境,离执实有,不使心动,如根现量,六识领受,不起分别”(《仰底》37),知是心光之妙用自现,不作破立遮断,不取不舍,无挂无碍,随心自在,显现无有自性,心空境亦空,心和显现则皆归空,这心和境都是缘起和合之攀缘之心,心空,非客观外境也要空。获得现空解脱(《灌顶讲义》78)。这心和境都缘起和合之攀缘之心,并非客观之外境。尤其应当知道一切所现(显现)皆是法尔自现,无美恶分别,则放任不管,一切皆可摄入大法尔这境界之中,光中解脱(《仰底》39)。法尔显现皆是自现,此是心性本具,虽现亦如幻化游戏(《句义藏》17;《大圆胜慧》166,170)。了解法尔之性是自现之理,心境两分,互不妨碍,则可现证心性空明之实相(《句义藏》207)。

佛和众生的差别就在境上显现。佛对境知是自现,不迷不执,故可解脱自在,“元始第一佛,此佛无形无相,即能在法界最初无形无相、无佛无众生之际,由智慧风鼓动所显现之无量光明中,当下自起觉照,不作分别,认识此光,此境即是自几之自性(光明)自现之本来面目,是自己

本体,非从外来而了然不执,恒住此体(觉体),自现成佛。佛众生有始(自此始),故名普贤如来。如来就是认识了光明智慧之本觉智"(《灌顶讲义》3—4)。众生本有此智,由于无明干扰遮蔽,故尔不见;无明清净后,则所有与佛同具之智慧便得现前(《灌顶讲义》4)。如真觉禅师也说:若悟尘劳妄想,就是海印发光。尘劳妄想(显现)都是心光的妙用。因此心和境、知和现,皆属法性,本是自现,本自如是。所以悟了心光则可获得彻底的解脱(《仰底》425;《句义藏》10,14)。心光不在外面,不用它求,就是自己的本性。故欲思除去缠缚而得解脱者,则必须求悟此心光方是究竟之道。

 


{返回 刘立千居士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读《实相宝藏论释》笔记──关于大圆满的思想
下一篇:轮涅无别
 彻却
 藏传佛教宁玛派
 妥噶
 西藏密宗漫谈--破瓦法
 三大约噶
 藏传佛教的噶举派
 藏传佛教觉囊派
 轮涅无别
 大圆满对“如来藏”的看法
 三界唯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栏目:雪漠]
 61.如何健全自己(一)[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魔王波旬 Mara the Evil One[栏目:佛陀的福音 The Gospel of Buddha]
 经历是“加法”,修行却是“减法”,我们要不断地放下、再放下……您觉得这两者矛盾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量子力学(7)[栏目:量子佛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