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八天
 
{返回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5

第六十八讲

我们为了利益无边众生而愿成佛,因此现在至心听闻大乘的佛法。现在要听的是《入行论》的第八品“禅定品”里的内容。

总凡私心求自利 所作一切害他事

为利一切有情故 愿彼还降临我身

总之从无始以来,我为了利益自己,对其他有情出于自私之心所造作的一切伤害。从今之后,为了利益一切有情的缘故,愿那样的伤害悉皆降临回报到我自己的身上。

如此,作为菩萨的自己,心便不应太粗暴,不应再贪、嗔,而应变得调柔、寂静。

此中不应粗犷行 如负重轭势猛烈

当如新妇初来归 羞惭戒慎制心住

在任何这种情况产生时,自己都应该安住和调柔。在修持自他相换时,对他人的过失亦不要观察,非常寂静地安住下来,认真地返观自身。对于自己的身语行为如何安住?正如新嫁娘一般,总是担心为人所讥毁,便会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各方面的威仪都谨慎注意。菩萨在利生的事业里也应该如此,谨慎地来调柔自己的身心。

应作即应如是住 若谓汝向作如是

应正念知自在转 禁制自心勿违越

我们的心应系念于利他的事业,思想应有着利他的意乐。心是如此,那身语的行为呢?也应该如是去安住:住在利他的行为上面。出于“我爱执”,即使你的心不愿去做利他的行为,那么也应用正知正念来调伏它。应弃、应舍的地方,不要让它超越,用对治的方式去调伏。我爱执令此心不顺服,就用对治来惩罚。

自他相换的心,相当于“同体大悲”。对待其他有情,正如对待自己一般。对其他有情的关爱、呵护,通过自己的串习是可以有成就的,而且是一定可以修成的!正如世间的父母将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去观待,孩子稍微受一点小小的病痛,对于父母而言,比自身的痛苦感受来得还要强烈。世间的父母皆有这样的心啊。所以,只要菩萨如慈母爱子一般去串修,对于一切有情均如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去对待,“同体大悲”之心便能生起。最关键的,是要勤力去串修,这样一定会成就。这样的事例很多,过去的很多大德,正是把有情确实当作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看待。

《入行论》对于我们修行可谓是非常地重要。我们也不要因为自他相换很困难,便产生懈怠的心。因为这样的法乃是修行里面的精华,我们应经常地念一念、思维一下,以此来渐渐地调伏自己的内心。前面的颂文,亦可一品一品地背下来。通过这样的串习,用一定的修持方法,法是可以渐渐地生长起来的。

《入行论》所有开示的法都弥足珍贵,如“自他相换”的菩提心。著名的《修心七义颂》,即是把《入行论》的精华进一步总结,让我们一步一步地实践。通过这样的修持,不管是顺缘也好、逆缘也罢,都能去欢喜面对——将逆缘转为道用,转为修道的增上缘。当我们遇到逆境时、身体产生病痛时,通过思想的转变,让自己内心得到净化和调伏。这些逆缘就可用在调伏内在的我爱执上,如此转化,而不会成为让自己产生不快乐的因素。修心就是有这样的作用:在未来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境界让自己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应在这上面励力精勤,最低限度也要善加发愿去做。

我们修行时,都会有一种猎奇的心,总希望在我们所学的法之外,别有一种殊胜的法、还有一种更高的法等待我们去学习,似乎那种永远找不到的殊胜法才可以让我们成就似的。实际就我们本身而言,我们当下所学的那些,对我们修行而言就是最好、最殊胜的法了。虽然佛陀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尤其是大乘道的法讲述了那么多,但其中的精华在这本《入行论》中都全面而扼要地开示了。所以,我们若能在这个方面用心去修行,足以对我们的修行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不要总是对当下的不去重视,而寄希望予别处有殊胜的法可以当下成就。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勤加串修、没有身心的磨练,哪一个法能让你成就,又如何让你成就?所以,对我们现在学的《入行论》理当好好珍惜,经常读一读、背一背,经常在这方面去思维一下。这样经过长久的熏习,对我们心境的提升、乃至对身体健康的提升,均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这个法,我们应明了其重要性,一再地去学习。

法,与我们的内心要任运地磨合在一起,令其不再是心的所缘,而应使之成为心之体性,必须要经过一个过程。心应在法上经常地去思维、经常地去修持,如此方可。如昔日噶当派的大德曾如是说:希望我们的心趋于法、法趋于道、道趋于没有障碍。此言何意?即是说,最开始我们的心一定要通过学习能够与法相应,这样才能由渐近的修行,达到究竟的圆满。如果我们学法,学后只是当作一个知识来对待,对我们而言是无有什么帮助的。我们也不要幻想,修一个法,当下便能生起菩提心;修一个法,当下就能证空;修一个法,当下就能成佛——这样的法是不可能有的,是前所未有的事。所以这个串修的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如释迦牟尼佛亦说:“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他虽然给我们开示了法性的真理——法的这种真如的性质,只是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修行来生起证悟;他亦无法将自己证得的功德来传递乃至分予少分给我们,这是毫无可能的。我们只有按照佛陀所开示的道理,一再在这方面去修行,这样便能慢慢生起相应的证悟。我们不要抱着有种法不用费力修行就可以成就的想法,这样的法我们是找不到的。

癸二、猛烈治罚,分二:子一、治罚内心;子二、治罚身体。

应对我爱执严厉地禁制、破斥。此中又分二:严厉地对内心加以禁制或者惩罚;亦对我爱执所贪着的身体,严厉地去破斥、去惩戒。

子一、治罚内心:

对内心加以禁制或惩罚。有六个颂文:

若己自励如是言 汝心犹未能如是

是心为诸罪恶依 唯应于心作禁制

自己教导自己:依前面所说之法,自己一再地去劝勉、教导自己。虽然如此,但自己仍为烦恼所控制。被我爱执控制着,不想去做利益其他有情的事业,反而仍想造作损人利己的不善法。如若还是如此——不想做利他之事,你这颗我爱执的心,则无论现世还是来世,一切的罪恶都可以依它而生!你必须对我爱执的心态,严厉地进行禁制,严厉地进行惩罚!

汝昔恒时摧折我 未见汝过彼一时

我今见汝何所逃 汝之骄慢当摧尽

“汝”,即我爱执、自私自利的心。你这个我爱执、自私自利的心啊!过去一直舍弃他人,为的是成办自己的利益。你是这样幻望着,可反而对我自身造成巨大的伤害!你可是一切罪恶的源泉,当时我并不知晓,但这都是从前的事情,现在则不一样:我已经知道你是一切罪恶的源泉,所以就一定要猛厉地把你这个我爱执的心、自私自利的心给消灭掉。我爱执的心,不管你逃到什么地方,我均要将你消灭,你是无处可逃的!你对我造成的伤害,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此一时,彼一时,过去不知你乃罪恶之源泉,如今知道,便要将这种我爱执的心猛厉地消除。将你这种骄慢的心、只是追求一己私利的心连根拔除!

唯求于己利益想 是心现前应舍弃

我已卖汝于众生 如献酪肉无厌足

我爱执复加狡辩:众生总应有一点点成就自利的权利,不应全部施予他人,我现在总要有那么一点自利的权利。

答言:正是这样的想法,理应决绝地舍弃。刚才不是说要将这种自私自利的心连根拔除么?

我爱执又辩:那么,总应该给我留下一点点自利的权利,请勿全部拔除。

答言: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产生,也应将它舍弃。追求自利的这种想法,一点也不要产生。为什么?“我已卖汝于众生”:我已经将你卖给了众生,你便尽力去饶益有情。在利他的事情上,竭尽所能地行持,不要生起疲厌的心。尽自己的一切力量,随众生的需求奉献各种各样的物资,他们需要什么,你就贡献什么。你去努力地报恩,去感恩一切众生吧!

若汝偶由放逸故 不肯施于诸有情

汝终还将汝自身 施与地狱逻守者

若还是一心想着自私自利,还是这样放逸、不肯布施给有情,你这个我爱执的心便会造形形色色的恶业,只会将自己的身体由所造恶业施与地狱里面的狱卒!如果不将你布施给有情,你一定会把我扔去地狱受剧烈大苦,所以一定要从根本上断除你——我爱执。

由是汝往昔曾经 自舍其身长受苦

今当追维思宿恨 汝应摧降自利心

过去一直是这样:长时以来,我爱执的心把自己的身体付与地狱里的狱卒,受着无边的痛苦。现在想起往昔你对我造成的种种不同的伤害,一念及这个,便不由对我爱执产生怀恨的心,要将你这种自私自利的心完全破除!否则,你还是会让我长久地受苦啊。

是故若我求欢乐 不应爱乐于自身

若于自身欲防护 亦应防护余有情

如果我希望能够长久地得到快乐和欢喜,就不要对自己这样地贪着。如果我想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就应该尽心地去珍爱其他有情、恒常地去守护他们。如此,便不会再产生痛苦。

子二、治罚身体:

对我爱执贪着的身体,进行惩戒和破斥。

如是如是于此身 极其珍惜多方护

如是如是无堪忍 堕于极重乖戾性

“为了自利利他的事业,而应对自己的身体极其珍惜、多方呵护”,如果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对这样的身体,你越爱护、关怀,在衣服饮食各各方面越是注意、待遇越好,你的心理就会越脆弱。稍微一点不满意,便会产生很大的痛苦。即使是一点点伤害、微不足道的苦痛,亦会让它难忍。越对身体娇惯,身体越脆弱、越不好打交道。我们应对身体起船想——它只是渡河的一种工具而已,让它行持各种各样的事情。给它衣物饮食,只是为了让它存活下来而已。不要任何愿望都满足它,如果悉皆满足,那是没有一个尽头的。

如是堕落者所欲 尽此世间之所有

不能令彼得满足 谁能满彼之所求

“堕落者”,即指这个身体;“堕落”,此处指身体处于非常脆弱、非常乖戾的时候,一旦如此,如刚才所讲的以各种各样的物资来满足它,它便变得越来越脆弱,贪心会越来越大——整个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给它,它也不会满足。一旦让身体有了这种“堕落”的特性,就不可能有知足的时候了。对于五欲的享受,让它厌足是无有可能的。

身体只是一个修行的工具,对它不要太娇惯。一再去追求,层层递进地追求享受,这便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从前有个故事:顶生王拥有浩大的功德,起初统治南瞻部洲,继而统治四大部洲,后又统治四天王天。层层迫近到帝释天处,帝释天让顶生王半座,顶生王犹不满足,欲取而代之。帝释天一怒之下,将其又打下人间。凡夫众生对五欲的贪着,便是这样不容易满足。我们没有少欲知足的心,便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

 


{返回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九天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七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五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八十一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五十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八十三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七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四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四十九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八十五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六选 是我、异我、相在--焰摩迦所答经[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五五)[栏目:杂阿含经]
 感悟生命之最[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思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山法宝鬘论 六、如理作意[栏目:引路明灯]
 问59:尊者,您认为有多少人在您的指导下证果?[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菩萨道的修行(济群)[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优婆塞卢荣章译)[栏目:白话佛经]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第四章 觉知魔事[栏目:蒋维乔居士]
 达观法师·佛法随笔[栏目:达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