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循序渐进慢慢来
 
{返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65

循序渐进慢慢来

要超脱对任何经验的执取...

一第九世jia华噶mb,《大手印了义海》

    慈心与悲心的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进行,否则很容易就会一下子承受太多。我想通过一则密勒日巴的故事来说明次第渐进的重要性。这是我刚开始接受此阶段训练时听到的故事。密勒日巴是公认的西藏最伟大的证悟大师之一,他大多是透过当下自然流露的证道歌和诗歌来教导弟子。密勒日巴一生浪迹天涯,有一天,抵达某个村落之后,他便坐下来唱歌。有个村民听到他的歌之后,便完全陶醉在歌曲中所说的:要舍弃世间自己所贪执的一切,过着隐士般的生活,以便尽快证悟,并尽此余生去帮助更多人。
    这个村民于是将自己的意愿告诉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则温和地建议他,最好还是先待在家里一阵子,按部就班地修习悲心。但这位仁兄却坚持一定要马上舍弃一切,他没有听从密勒日巴的忠告,匆匆赶回家之后,就热切地把自己所有的财物都送了人,包括他的房子。然后,用布简单包了几样必需品,便径自启程前往山林了,
    找到一处山洞后,这人便坐下来开始禅修。但他既没有禅修经验,也没有学过仟何禅修方法,三天后,这位可怜的仁兄开始觉得又冷又饿又累。饥寒交迫地过了五天,他就动起了刚家的念头,但同时也觉得很难为情。“我大张旗鼓地舍弃了所有的财物来禅修,”他想道,“如果才五天就回家,大家会怎么想?”
    到了第七天晚上,他再也无法忍受又冷又饿的生活了,于是便返回村里。他羞赧地询问邻居是否愿意把财物还给他,大家当然都很乐意。这位仁兄把自己安顿好之后,又跑回去找密勒日巴尊者,谦卑地请求上师教导基本禅修教法。依循着密勒日巴尊者所教导的次第,他终于变成了智慧与悲心兼具的大禅修者,并且利益了许多众生。
    当然,这个故事的寓意就是要告诉我们,不应期待立即的结果,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学习禅修。由于我们的“自”与¨他”二元观是长久累积的习性,因此不能奢求马上就能将之克服。假使我们太急于一头栽入悲心之道,就会跟刚刚那位轻率放弃所拥有一切的仁兄一样。这还算好,最糟的是,可能还会因为后悔自己的善行,而给自己制造一堆经年累月才能完全克服的心理障碍。
    我父亲和其他老师都曾针对这个观念对我再三叮咛。如果循序渐进地学习,你的人生也许不会明天或下个星期就有所改变,甚至一个月后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但是,一年或多年之后再回顾这些过程时,你的确会看到其中的不同。你会发现,自己身边围绕着许多慈爱且支持你的伙伴;面对冲突时,他人的言语和行为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看起来那么具威胁性;你有时感受到的痛苦和烦恼,也将变得更容易应付了,而且相较于其他人所经历的苦难,它们的重要性甚至会缩小,而不再是天大的事了。
    “对他人生起悲心”的次第修习之道,共分为三个阶段,而且就像学生在学基础数学一样,每一阶段都得练习好几个月之后,才能进行更高阶的练习。第一阶段要练习的是,对自己和亲近的人生起慈心或悲心;第二阶段则专注在对所有众生生起无量的慈心和悲心,第三阶段则要培养所谓的“菩提心”。
菩提心又分为两种层次,也就是“绝对”与¨相对”,亦即传统所说的“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绝对菩提心( Abs。lute b。dhicitta)(注:也做胜义菩提心,对自心本性的直接洞察。)即是自然地认识到,无论行为或外相为何,一切有情众生其实都是已经完全证悟的。但要达到这个层次的自然认识,通常要下一番苦功多多练习才行。而所谓的相对菩提心,除了是生起一种渴望,渴望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因认出自己的真实本性,而完全远离痛苦之外,还包括为了达到这个渴望,因而积极从事一切修持。


{返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阶段
下一篇:慈心与悲心的意义
 出入息
 显相与幻相
 贪着
 快乐的心,健康的身体
 不见踪影的总指挥
 心的交会
 瞋念
 以痛觉为助缘的禅修
 第十二章 善用念头和情绪
 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目录 (咏给·明就仁波切 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栏目:圣严法师]
 勇挑重担的勇气源于成熟的心智[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栏目:大安法师]
 相应18经 惭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念观音求生西方可以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佛教真面目 第四章 修证 第二节 真言宗[栏目:冯达庵居士]
 轮回与业力[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关于佛菩萨圣像大小及开光等问题[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