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法身》
教授:创古仁波切
地点:香港
时间:2008.05.02(下午)
翻译:堪布丹杰
整理:永松法师 / 江翰雯
校对:堪布丹杰
今早说到止观的「观」。观禅可分两个部分:
一、 比度:透过理论和逻辑推理的方式。
二、 现前:直接观心性,直接现证心性,直接体验的方式。
◎ 现前直接观看心性的方法中,又分:止定观照和动念观照。
A 止定观照
所谓的止定观照即是赤裸裸地观看这一念心,并非透过思维,而是直接证悟空性、了悟「明」是什么。
思维二转*轮的空性和三转*轮的明空、如来藏、本智,在知识上思维而生起信心,是显乘的修持,以此建立稳固基础。
到了密乘大手印时,有了之前信心的基础,再由上师指引心性,如此就能直接明了心性是空、空的本质亦是明,以此方式来做禅修。
※ 止定中观照自心的检验方法
1, 观照时我们看这一念心,会体验到空性的状态,就是你观察心的本质时,看不到它的颜色和形状。法本中提到,我们要观照心的本质有否颜色、形状,从哪里生起,消失到哪里等等。止定观照的修法是在心平静时观照,而不是观照妄念的生起。我们要去观察,如果这个安住之心有颜色的话,是什么颜色?有形状等等吗?要如此直接观察,心有生起、驻留或消失吗?心在身体内或身体外?
2, 安住之心跟原本的心到底是同一个还是不同的两个?安住之心以外还有其他的心吗?是本质相同的同一个心,还是有不同于安住之心的心?
3, 安住之心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的「空」吗?就像经典所说的(不存在的)「兔角」吗?这一念心是这样的吗?
4, 在安住的止定中,要无分别地来观看,先运用前面的步骤,止定之后,知道这心的空性并非空空的空性,然后再观察这一念心是不是清晰、明觉的,虽然在止定中,但却是舒服、清晰的。是否如此,要做观察。
5, 观照「止定」的本质时,会不会什么都不清楚,没有任何觉知,黑蒙蒙地。是否发生这样的情况?
6, 观照在止定的本质当中是否很清晰明白?是否没有粗的、强烈的情绪妄念,在此情况下,心是否还是能够明觉、明照一切?
※ 止定观照的层次要点有三:
1, 知识和理论上的了解
2, 体验或经验
3, 了证
知识和理论的了解是基础,以此基础进入禅修时,虽要想「心是什么颜色」等等,但禅修不是在「思维」,而是去体验。虽然要有理论基础,但要去体验、感觉;透过体验的方法去观照心是空性、是明觉的,要有经验跟觉受。知识上的理解是没有用的,经典上说:「知识的理解是干枯的,没有感受和成果」,一定要有觉受,之后才是证悟。
以上是透过六种观照的方式在止定中观照自心。
※ 止定观照的步骤:
1, 先修止,把心安住。
2, 在安住的基础上,以上面所说的六种方法来观照检验自己的心,不是去思维而是去感受和体会。
※ 止定和动念的不同:
止定:在定中没有念头。
动念:念头生起,例如好坏美丑等念头生起时,即是动念。
初学者会觉得心安定和动念是不同的,我们认为止定时「不应该」有任何念头,一起心动念就觉得没有在安住了,事实上,安定的心和起念的心并没有差别。起念的本质是空性、明觉的,而止定的心也是明空不二的,两者只有名词上的不同。
以世俗谛或相对境界而言,心的安住和起念是不同的,一是安住,一是有念头生起。
但以胜义谛或究竟境界而言,无论是动念或止静,两者本质其实是相同的,究竟上,两者的确无二无别。
※ 世亲菩萨的《俱舍论》,可说是佛教心理学的介绍,这比较属于小乘的经典,其中将心分为六识,也有其他经典说是八识,但《俱舍论》提到的是六识,不包含「定识」的部分。
而大乘唯识学认为六识之外还有两个定识,因此共有八识。
现在要介绍六识和八识的知识,如此我们就会知道哪一个心在起念,知识上理解后再进行禅修,就会比较清楚。
※ 八识:
这是从相对经验、世俗谛、或显相上来做分类,但若就究竟义、胜义谛或实相而言,八识的本质是相同的。
※ 八识可分两大类:不定识和定识
a, 不定识有六个,又可分成二大类
b, 定识有二: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
a, 不定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一类(五根识),属于「无分别识」,不会分别判断;而意识则为另一类,称为「分别识」,会做各种判断分别。
1, 五个无分别识透过五根(感官)来感知外境:
例:眼识是透过眼睛(眼根)看到外面的颜色或对境,产生辨别色相的视觉作用。我们会问,到底是谁在「看」呢?并非是眼睛在看;在佛教中,我们说眼识透过眼根看到外境,眼睛就像门,或只是个工具而已。同理,透过耳朵(耳根)听到外面的声音,耳识于是产生了听觉的作用,觉知或辨别出声音;透过鼻子(鼻根)闻到气味,鼻识产生嗅觉的作用,分辨出气味;透过舌头(舌根)尝到酸甜苦辣等味道,舌识产生味觉的作用而辨识出味道;透过身体(身根)感受到粗细冷热的感受,身识产生触觉作用而辨别出触受。
※ 为何说五根识是「无分别」的?
眼睛看到外境时,不会分别好坏美丑,只是单纯看到,就如同照相一样,只是照下了照片,不会加以批判分别,因此称之为无分别识。同理,耳识只是听到声音,不会判断、分别这个声音在表达什么意思、悦耳与否,只是单纯听到而已。五根识都如此,只是单纯觉知到对境,而不做好坏美丑的分别。
※ 为何说意识是分别识?
意识也称「第六意识」,这是因为过去的大师按照眼耳鼻舌身意的顺序排列的缘故。意识具有判断分别的作用;眼根接收到外境,眼识运作而辨识出色相时,意识就做出分别,判断颜色形状漂亮或不漂亮,耳识运作而辨识出声音时,意识就判断这个声音好不好听,其他三根识依此类推。意识搜集五根识对境的种种资讯后,也分别出「我喜欢」或「我讨厌」的想法。
※ 五根识和意识发生的时间点:
例如,眼识认知的是当下的颜色、形状等,无法看到过去和未来的颜色;耳识辨识出当下的声音,无法听到过去或未来的声音,其他以此类推。五根识不会把当下、以往或未来会经验的对境混淆在一起,而只是感知当下的对境,但意识却会如此。例如:意识会把眼睛当下看到的颜色、以往看过或未来可能会看到的颜色混在一起做思考判断,因此称之为分别识。
意识看起来好象很厉害,会做种种解释分别,但它其实是无法感知外境的,它只是利用眼识或耳识等所接收到的对境,做出种种分别,它自己无法直接认识到外境。
※《释量论》举例:五根识好比哑巴,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等等,但却不会形容,而意识则好比盲人,根本看不到,却依据五根识所接收的资讯做出各种解释。
如此,六个心识的交互运作产生了我们经验到的世界。
五根识和意识,此六识称为「不定识」,因为此六识会生灭起落。
例:眼睛看到颜色、形状时,眼识便生起,没看到时,眼识又消失了;意识会有很多情绪分别产生,喜欢不喜欢等等,这些念头也都会生起或消失。
※ 不定识所依的基础则是「定识」,因为它是稳定的,一直保持、存在的。
b, 定识又分二:
1, 第八识:阿赖耶识或称藏识。
也就是我们一直能清楚觉知到一切的、很明白的这一念心,它不会落入前五识、跟着前五识起起灭灭,也不会落入第六意识跟着去做判断分别。
反而是五根识和意识在阿赖耶识中起起落落、生生灭灭,阿赖耶识本身不会改变,是稳定的,永远保持着一种觉知,也不会起执着。在我们成佛之前,都会有第八识,成佛时第八识就转化了。
2, 第七识:烦恼识,也称末那识。尚未证得菩萨第七地之前,烦恼识都存在,到第七地才会被断除。第七识指的也是一种我执。
※ 我执有粗细之分粗:
1, 较粗或较强烈的我执即是第六意识。
2, 一种细微的、一直以为有一个「我」存在的执着,这种很细微(不易察觉)的我执即是第七识烦恼识。
※ 如何利用对八识的了解来配合禅修?
五根识没有分别判断的作用,禅修时不用特别禅修五根识,因为五根识只是见到、听到…而已,不会对我们造成大问题或伤害。无论我们看到颜色或听到声音来入定,其实五根识是不能修定的,因为五根识本身并无分别判断对境的能力,所以主要的不是修它。我们主要得修的是第六识,会妄念纷飞都是因为第六识的作用,所以心若想平静,就要练习透过止定让第六意识平静下来,要靠止定来平息喜欢不喜欢等等念头。
※ 妄念由何处生起?
妄念由阿赖耶识生起!
※ 止禅的作用
「止」能帮助第六识不要起作用,让它安住,回到第八识当中。
※ 观禅的重点
心平静下来之后就进入「观」,观则是直观阿赖耶识的本质,阿赖耶识是很清楚、明白,一直能觉知一切的。
向外来说,阿赖耶识一直觉知,但当我们不知道它的空性本质时,它即是无明的。它虽然一直在觉知,但也向外制造了轮回幻相,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阿赖耶识的空性本质。
※ 如何去「观」
直观阿赖耶识的空性,要直接体认,不断观心性的本质,就会直接证知阿赖耶识本质明和空的状态、明空不二的本性。
※ 止定观照的禅修步骤:
先止静,也就是心平静下来,让第六识不起作用而融入、回归到阿赖耶识中,进一步再观阿赖耶识的空性本质、明的本质,它是显而空,空而显的。
阿赖耶识显现于外的相是无明的,本质或实相却是空性的。
※ 止定观照的禅修提要
止:透过种种技巧,让那总是起各种妄念的第六识回归到第八识,安住进去,不起念头。
观:直观自心,看着阿赖耶识本身的空性和明性。
B 动念观照:
止定后也会生起各种念头,这是因为第六意识开始运作的缘故,从第八识当中像波浪般涌现。
※ 动念观照的禅修步骤:
1, 保持身要和心要、眼睛视线等等。
2, 进行前行的观修。
3, 先修止禅,心稳定之后,也可以观照止定的心(止定观照)。
4, 进入动念观照。
生起念头时,自然地直接观照这些念头,如果没有念头,可以故意生起一些念头,瞋念、贪心,想到过去或未来等等皆可。
※ 动念中观照自心的检验方法
1, 心一出生,观察它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颜色或形状?我们说念头「生起了」,从何处生起?在何处驻留?消失到哪里去?要不断观察体会、感受这一念心。
如早上提到观察鸟的种种活动,观察鸟吃什么,住在哪里,怎么飞翔等等,如此不断地直接观察我们的心之后,就会了解,虽然有念头生起,但是念头生起的动念之心和没有念头生起的安住之心,两者的本质同样都是明空不二,可能会有这样的感知。
2, 这个步骤与上一个相同,继续直接观照,但不同的是,你不仅仅看着自然生起的念头,而且刻意生起强烈的念头、情绪、烦恼,如贪瞋痴等等各式各样的念头,然后观照它。也就是知道有念头情绪生起之后,进行观照。
3, 知道自己有念头生起,感觉好象有这个东西存在、似乎这个境就存在那儿,但这时你要观察,还没练习禅修的念头,和练习后的念头是否不同?
4, 各种起念的本质为何?是不是看不到的?是不是无法找到的?是不是没有生灭的?
5, 念头生起时,观看它,能够找到念头还是没有办法找到?
6, 念一出生时,是否就是清晰、明晰、是否是空性的?
止定和动念的明有否不同?
此时,你会有何感受?是否是明空不二?动念和止定之心明空不二的本质是否相同?是生起念头去观照才出现明空不二,还是原本就是明空不二?
总而言之,止定观照和动念观照的重点即是,止定观照时,先修止禅,心稳定之后,再观照安住之心的本质。
动念观照时,则是在心起念时,观照念头的本质、心的本质。
※ 问答集
Q:眼睛注视前方一个点,心安定后,不会执着此点,而是看着自己的内心,也没有去想「有」或「无」,这样对我来说比较容易,请问仁波切可否进一步指示。
A:能这样修很好,这是透过「止」的禅修练习。为何要透过外境来修止呢,因为我们习惯攀执外境,所以就利用外境,之后慢慢就会转向内。这样很好。
Q:看到书上说「轮回的本质是涅槃,涅槃的本质是轮回」,这句话跟此次闭关的教示有何关连?
A:第一句「轮回的本质是涅槃」是可以的,轮回为幻相,而这一切幻相的本质即是涅槃,但不能说「涅槃的本质是轮回」,因为涅槃是胜义谛。
Q:很多教本都曾做过比喻:母亲作梦生了一个孩子,孩子死亡了,母亲于是非常伤心难过,但醒来之后才知道根本没有生这个孩子,也没有这个痛苦,请问这个比喻用在禅修的什么时候?跟仁波切所说的空性又有何关连?
A:《入菩萨行论》智慧品也做了这个比喻,此时在形容的是空性的本质,也就是说,一切幻相有如梦境一般,梦中我们有了一个孩子,然后孩子死亡了,让我们生起痛苦,但是这也是空性的,如幻如梦一般。这个空性的义理之前曾提过,证悟空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乘,用逻辑思维去分析,这个比喻就是思维分析的方式,有了这样对空性的理解之后,再做实修和禅修。
Q:仁波切的《直指法身》第69和70页提到了昏沉和掉举的对治法,昏沉对治法方面仁波切说要观想四瓣白莲花,但是这次闭关却说是八瓣白莲花;而掉举对治法的观想中,书上说是四瓣黑莲花,但这次闭关却说是三瓣黑莲花,请问两者都可以吗?还是以仁波切这次的开示为主?
A:在藏文当中是提到八瓣莲花,无论八瓣或五瓣,总之就是想,那是一个莲花就可以了。(众大笑)
Q:根据医学家的分析,脑部前额叶具有逻辑分析能力,曾经遇过一行者脑部此部分受伤,因此而性情大变,这是因为身体的受损,还是修持的功夫不够?有分析能力的脑叶或说潜意识,跟六识或七识是等同的吗?第七识是否等同微细的记忆体?做六识的禅修时可否藉助身体来调整心性?因为我们的身体、脑部和心性是有关连性的,所以两者之间是否能有某种调适?
A:大脑或身体跟我们的心识的确有关连,在一些教法中提到,我们的心其实又可分为心王与心所。心王的作用,以身体来说是位于心脏或心轮的部位;心所则有五十一个,包含好坏念头与种种烦恼、情绪等,这些则位于脑部。这就是为何在中阴的教法中提到「文武百尊」,也就是当我们死亡时,能看到、显现出文武百尊,这些都是心性净相的展现,寂静尊有四十二尊,位于心轮,五十一愤怒尊则位于脑部,此五十一愤怒尊所代表的就是我们的五十一心所,他们是五十一心所清净相的展现,所以心和跟身体有这样的关连性。
这位行者的变化应该不是跟禅修有关,很多时候身体会产生一些影响,例如很好的禅修者的眼睛被石头打到,眼睛坏了,并不表示他的禅修不好。
同理,我们也可藉助身体来帮助禅修,这就是为何经典中都这么强调七支坐法,因为这七个要点可以帮助心的平静。
Q:昨晚禅修时,腿有点痛,我想到仁波切说内在平静每个人都有,于是便直观腿部疼痛的内在平静,这样观照后反而有一种轻松平静的感觉,疼痛反而不能干扰我安住于轻松平静之中,请问这样的修持可以吗?能否将这个方法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A:遇到疼痛时如何以为道用,将之转为禅修,明天的课程中会深入讨论。初学者练习时可利用轻微的疼痛来禅修,有的人可以禅修,但有的人连轻微的疼痛也没办法禅修,无论如何,遇到病痛或疼痛时,不要太刻意、太用力压制,一直让它疼痛也没有太大的好处。
Q:仁波切说每个人内心都有平静,禅修时如何分辨这种平静是自然的还是心里造作出来的一种境?
A:内在平静是真实还是自己造作出来的,自己会感受到,不断禅修之后,就会感受得到。一般来说,自然的平静是会持续的,而造作的很快就消失了,而且是不稳定的。
Q:此次教授的书籍和录音等,可否跟没来的师兄弟们分享?
A:可以。
Q:可否请仁波切再说一次动念中观照的第四个观照方法?
A:观察念头的本质是否为空性?是否自然就会消失?
Q:在观修月轮、本尊、上师时,是在止还是观的时候运用?可否简单解释一些行住坐卧的道歌?
A:观修本尊的练习其实并非止禅或观禅,但是本尊练习可以增长我们的止观禅修。本尊修法包含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其中一步一步观想本尊的练习并非止禅或观禅,但透过观想本尊,清楚地观想他一点一点出现,可帮助心平静,所以能帮助止定的禅修。
同样它也不是观禅,但透过这样的练习,比如迎请智慧尊融入自己,向本尊生起信心和恭敬心等等,这种种本尊观修练习能够帮助我们对空性的证悟,没有证悟的让证悟生起,有一点证悟的胜解的话,对空性或观的证悟会更加清晰。
道歌有很多,有的道歌开示空性或禅修,这是在座中定中可唱颂的,另一类则是日常行住坐卧的道歌,谈到有关无常、生起菩提心或善心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多唱诵的道歌。举例来说,噶举大师的道歌集《噶举歌海》中,马尔巴和密勒日巴的道歌大部分是有关禅修的见解和修持。但是《噶举歌海》上集中,比较多第八世和第九世DB法王的道歌,其中很多是日常生活中可运用的,比如谈到无常、持戒、菩提心等等教授。
Q:安住于大圆满的Rigpe(本觉),跟大手印止观禅修是否相同?
A:基本上,大圆满止观禅修和大手印止观禅修没有太大的分别,大手印谈到直指心性,大圆满则说引见心性,也就是提问者说到的「本觉」,两者本质是一样的。本觉就是大圆满禅修的直指心性,也就是说,你知道、认识这个被称为「本觉」的心性;而大手印则说,你了知到这个被称为「心的实相」或「心的本质」的心性。两者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