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行与唯识不是没关系,我们都在行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3
禅行与唯识不是没关系,我们都在行!
 
把「想」转成「妙观察智」,「觉知」;把「行」透过训练变成「觉行」,非一般惯性之行,那么,这个觉行就是「平等性智」,所行平等。

……………

你从知识上来讲,「六、七,因地转; 五、八,果地转。」你看看: 第一个「前五识」,我们因地就在训练了,第一阶段就在训练了,怎么会在果地才转呢?你因地就在转了。「阿赖耶识」在最后转,因为它是最深、最深沉的部份。所以,禅行与唯识不是没关系,我们都在行啊。「唯识是心法、还是法相啊?」那只有愚痴的凡夫才会在那里分辨。从我们「觉知的行者」来讲,是知行合一的,你即知即行啊!
 
我们修行、我们训练,不是打口号、不是在争执,是从事实中来。各位从这个地方,来了解自己,从这个地方,来认知自己,知道吗!怎么修? 怎么行?就在这个地方,你可以看到。
 
好! 现在,能够把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然后,我们又能够觉知、觉行;假如要讲的话,从这个地方开始,你看看: 受想行识,第一个,把那个「想」,就是我们的妄想分别啊,转成「妙观察智」,「觉知」;把那个「行」,透过训练变成「觉行」,而不是一般的惯性之行。 那么,这个觉行就是「平等性智」,所行平等。那么,从「受」上面来看,你的「成所作智」就完成了。这个「受」一转,当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你就通通转过来了。那么,五根接触五尘,那「前五识」就转成「成所作智」。就在这个地方,一次完成!

……………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掌握不到啊,就差这么一点
下一篇:师父!要怎么样导入萨婆若海?
 生命故乡是佛境界
 心念的产生,就从你作用或不作用中来
 上玄初要
 就按照「数息观」的方法来看呼吸
 这里是脚踏实地,实践的场所,不喊口号!
 瑜伽行的教法:约理
 师父!要怎么样导入萨婆若海?
 不透过修行,这些根本无法展现出来
 怎么超越突破,就在「照住」的功夫
 在修行当中,应该身体力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道的特征与力量 4 寂静涅槃[栏目:法增法师]
 从佛教的观点看未来的世界[栏目:星云法师]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十种威力」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认识人生之七 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牛云求聪[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佛学与科学论文集(梁乃崇等 著)[栏目:其它]
 永明延寿佛学思想研究[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菩萨问明品——《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节录[栏目:梦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