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性的观察与运用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1

人性的观察与运用

普贤行愿是生命流程中的作用,

法身之境则是生命存在的本质。………

大乘在整个修持之中,

不单是以解脱为目的,

反而是以「圆满三世间」,

让人性的舒展达到圆融的境界为主。………

大乘修法的基本仍旧依于声闻的证道与独觉的解悟,只是在其行法之中,融入了「人性」的观察与运用。换言之,大乘于融入了人性的因素,对于生命观的觉知,即与声闻乘产生极明显的差异,而使得大乘在整个修持之中,不单是以解脱为目的,反而是以「圆满三世间」,让人性的舒展达到圆融的境界为主。

「摩诃衍乘」与「一佛乘」之间的区别则在能、所之间;一佛乘的目标是成佛,「佛」者,法身大士者是。要登法身位,必依普贤行愿!普贤行愿是「能」,法身之境是「所」;换言之,普贤行愿是生命流程中的作用,法身之境则是生命存在的本质。行者回到生命的本质上去依循普贤无尽的清净愿行,即是生命中止于至善的境界。

普贤行愿固是「因行」,也是「果行」;法身位或位处妙觉固是果地境,却也继续普贤之大行,非是证果即入灭也;「入灭」乃指体寂相存而用行不绝也!如是「因地、果地皆行」之普贤行,方谓清净之愿行!此中之境界即是大方广的体相用境界!唯在此体相用境界中,方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作用,且是相互之间重重无尽之关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的运作
下一篇:坚持修法目标的情操
 重重无尽法界缘起
 生命教育
 法界思想系统
 罗汉/菩萨的定位
 五教所学
 老实修行功到自然成
 那天多伦多下着雨
 人格的完整性
 专业教育
 崇拜仪式vs.普及信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业处篇 第九节、落入有分[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二[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一、放下吧!进来[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你能往哪里跑? Where Can You Run To?[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人蛇共处[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五卷[栏目:净界法师]
 挫折是前行的最大动力[栏目:心律法师]
 法辉~题宪师壁[栏目:禅诗三百首]
 兴道相师(五篇)——二○○七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5.西藏前弘期佛教[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