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返回 傅味琴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4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1)

2003.12.30(农历十二月初八)下午
◎傅味琴

我们都知道四月初八是释迦佛的降生纪念日,在四月初八那一天,大家纪念活动非常的隆重。其实呢,释迦佛的降生仅仅是一个因,释迦佛能够在娑婆世界成佛以及给我们说法,度娑婆世界众生,关键还在于他的成道,所以我们今天也要以极其恭敬的心,以极其欢喜的心,来隆重地纪念释迦佛成道。

我们今天举行的会供,一面是纪念,一面是求加持,加持我们每个佛弟子做一个释迦佛的好弟子,好学生,走上一条清净的道,更要发菩提心,让我们的佛门恢复清净,让我们佛弟子的菩提心不断增长,能够完成释迦佛希望我们成佛这样一个伟大的理想。

佛教是平等的,如果我们有平等的精神,释迦佛一定很喜欢,如果我们没有平等精神,对人傲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释迦佛不喜欢。或者说,把自己看得很低,老是想我是一个凡夫众生,我是一个没用的人,我是不可能成佛的。像这样的心,释迦佛也不喜欢,因为这两种心态都失去了平等精神。

我们要达到释迦佛的平等,就要有决心,自己一定要成佛,跟释迦佛一模一样,平等平等,这才是释迦佛最喜欢的。一般来说,我们末法时期众生苦难多,修行的条件不太好,但这一切都可以转变的,要转变首先我们心理要转变,要有自尊心,要有雄壮的愿力,那么环境也会随着转变。

有说今天末法时期要修行成就很困难,释迦佛却说越是困难的地方越好修行,越是苦难的地方越容易成就。所以释迦佛就来娑婆世界度娑婆世界众生,因为娑婆世界是一个苦难的地方,所以好修行,容易成就。在《佛说无量寿经》里,释迦佛赞叹极乐世界没有苦,只有快乐。可是释迦佛又慎重告诉大家:娑婆世界修一天,要胜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华严经》里讲,极乐世界一日一夜,相当于娑婆世界一劫。所以咱们对唸佛的居士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都应该赞叹,可是你今天活在人世间,也要抓紧时间修行,因为只在娑婆世界你才能修得快,你到极乐世界当然好,那边没有苦,可是修行就要比娑婆世界不及百万亿倍呀。所以咱们既要赞叹往生极乐世界,更要告诉大家,释迦佛说娑婆世界修行是最殊胜的地方。

释迦佛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他离开皇宫经过苦修,在菩提树下成道,释迦佛他是母亲生下来的儿子,不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人,也不是所谓西方再来人,都不是呢,人类历史上是有这么一个人,是从母亲胎里生下来的人。我们也是母胎里生下来的,也决定是个人,释迦佛能够有志气成佛,大家都应该要学习释迦佛的榜样,要发菩提心,要坚定我们的意志,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

我们进佛门归依释迦佛,成为佛弟子,作为释迦佛的弟子,应该有这样一颗心,我决定要成佛,这是我们今天纪念释迦佛成道日最好的纪念,也是对释迦佛的最好供养。同时我们也祈求释迦佛能够给我们加持,加持我们每个佛弟子都能够发出菩提心来,都能够快快成佛,所以今天咱们举行这个会供的意义,就是如此。

在念经的时候要恭敬,要欢欢喜喜,有的同学可能是初来,会供完了咱们还要分发供品,分供品的时候有专门负责的人到你面前来分,分到供品以后你可以马上吃一点,哪怕你是过午不食的,在佛菩萨的纪念日那一天分到供品吃一点是为了求加持,这是可以开许的,因为戒律本身就有开遮持犯。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诵经。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开示(2)

福鼎佛协文教部新大楼 2003.12.30(农历十二月初八)
◎傅味琴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提要: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佛弟子同样要有成佛的心愿

·有人发愿成佛,却又不敢成佛

·愚人的谦虚并不符合释迦佛的愿望

·“自许凡夫下劣辈”是错的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今天是释迦佛成道的纪念日,“成”就是成就,“道”就是菩提道。今天,全世界都是这样认为,释迦佛非常伟大,伟大在哪里呢?他自己成就了佛道,他要每个众生都成就佛道,这也是他来娑婆世界度众生唯一的愿望。谁能够使释迦佛最欢喜?当然是能够依照释迦佛的心愿去完成,这样的佛弟子,释迦佛最欢喜。

佛弟子同样要有成佛的心愿

也好比一个儿子能够完成父亲同样的伟大事业,这个孩子就是父亲最喜欢的,俗话叫很有出息。相反说呢?在父亲的几个孩子里,不一定每个都有出息,有的辜负了父亲的心愿,所以在孩子中间有有出息的,有没出息的,这是我们在人间生活里都能够明白的。同样在我们佛弟子中间,我们认为释迦佛就是我们的父亲,所谓“一切众生唯一父”,这个父就是释迦佛。可是如今看来,在释迦佛的弟子中,有的很有出息,有的没有出息,根据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如果我们有成佛的心愿,要跟释迦佛一模一样,平等平等,这个佛弟子就有出息;如果没有成佛的理想,没有成佛的志气,自卑、畏难、懒惰,这样的佛弟子就是没有出息的佛弟子,会使释迦佛很失望。

有人发愿成佛,却又不敢成佛

所以在四弘誓愿里就要“佛道无上誓愿成。”释迦佛的教导始终要我们成就无上的佛道,可是如今末法时期还仅仅是个开头,很多很多的佛弟子受了一些不正确思想的影响,逐渐离释迦佛的愿望越来越远了,他们连想都不敢想自己还能成佛,还有些人极力在宣扬:我们这些佛弟子好像命里注定不可能成佛。这样的种子下去,就会认可“我是钝根,所以我不能成佛。”慢慢就会变成“我不能成佛”,这个种子流传到下一辈子,自然“不能成佛”。即使会赞叹别人:“你们发菩提心都很好,你们行菩萨道了不起!”不管是真赞叹,还是虚伪的赞叹,至少他还会说这几句话,却又添上一句:“我是不可能成佛的。”这样佛弟子的心理就会变态。

愚人的谦虚并不符合释迦佛的愿望

如果这是谦虚的话,那也是颠倒的谦虚、愚人的谦虚、不符合释迦佛愿望的谦虚、是拒绝释迦佛希望众生成佛教导的谦虚。释迦佛来娑婆世界度众生,就是要把众生度成佛,要每个众生都进入佛之知见,都要发弘愿“佛道无上誓愿成”。如果你能听释迦佛的话,“释迦佛成佛了,我也要成佛,我要走释迦佛的路,佛道无上誓愿成,”你的菩提心永远不退,也确实在走上这条道路,脚步从没有停止,你就是释迦佛有出息的弟子。

“自许凡夫下劣辈”是错的

我们既然愿意走上这样一条菩提大道,愿意跟释迦佛一模一样,在这条跟释迦佛学习的道路上,主要应该注意哪几点呢?我想第一点,我们要有自尊心,要打掉多少年来身在佛门所受到的那些不正确的影响,所形成的自卑心理,就像一座大山那样把我们压得头也不敢抬起来。有自卑的人是干不出大事的,我们必须要打掉自卑感,要分清过去所接受的影响是对还是错。对的应该接受,错的应该抵制。自尊是对,自卑是错。在《律海十门·高洁大行品》里就提到“自许凡夫下劣辈”,这是错的,“自”,自己,“许”,认为,认为什么?我是凡夫下劣辈,这是极其错误的,像这样的人还有志气成佛吗?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开示(3)

福鼎佛协文教部新大楼 2003.12.30(农历十二月初八)
◎傅味琴

没有自尊心的人
只是口说发菩提心罢了

提要:

·人为地加速末法现象,令人伤心

·我们是法王种姓,别忘了本

·自尊不等于傲慢

·没有自尊心的人只是口说发菩提心罢了

·天天智慧增长,钝根也会变利根

·身体要好,要改变佛门长期来老弱病多的现象

·修行人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

·不贪求,不享受,要跟释迦佛学离欲

人为地加速末法现象,令人伤心

可是这样的思想,在中国的佛教界流传了不知多少年,还有一些利用徒弟对师父的尊敬,或者居士对出家人的尊敬,要每个人都承认自己是凡夫下劣辈,这些话并不是谦虚的话,而是培养自卑的话。所以,很多很多年代以来,佛法就没有好好的兴起来,正法弘扬不出去,整个佛教的形势一天比一天衰落,衰落速度之快,实在令人伤心。如今仅仅是末法初期,竟然会形成末法的后期现象,所有这种现象是真正信仰佛陀伟大思想的佛弟子所不愿意看到的,这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是那些没出息的佛弟子制造出来的,所以第一点:我们要抓自尊心。

我们是法王种姓,别忘了本

记得以前有人向我提过这么个问题:“为什么佛都要降生帝王之家?”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这个问题很重要啊!因为降生在帝王之家很庄严,降生在帝王之家有自尊心,那么我们将来成佛有没有希望,就看我们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你们说呢,我们今天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我们是不是帝王的种姓?(有人说:“我们今天就是降生在帝王之家,因为我们是佛弟子。”)佛是法王,我们是法王的弟子,所以别忘了,我们是释迦佛的种姓,我们是法王的种姓,忘记了就等于是忘本了。

自尊不等于傲慢

再说在帝王之家的王子,哪怕你官做得再高,也要跟他磕头。古来从未见过王子跟傻瓜磕头,这不是傲慢,这是自尊。所以我们今天如果看不起自己,不恢复自尊的话,就失去了佛弟子的身份。假如我们能够承认我们是佛弟子,那么必然会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心,王子是继承王位的,我们将来就要继承释迦佛的法王位,你就有信心成佛,而且有理想决定成佛。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佛弟子。

没有自尊心的人,只是口说发菩提心罢了

狮子生出来的是小狮子,在末法时期却遇到了像童话里的巫婆那样,被她哈了一口气,小狮子竟然变成了小猫。所以,有自尊心的人发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没有自尊心的人说发菩提心,那是口说罢了,根本发不起来的,仅仅听到人家这么唱,他也唱唱,这有什么希罕?一只鸟尚且能学会三国语言。

天天智慧增长,钝根也会变利根

还有,释迦佛在做王子的时候,智慧大,很聪明,身体很好,气力也大。咱们天天学法,智慧增长,钝根也会变利根,不可能不变,如果说不变,就不是佛教。如果咱们听了某些话,“最好不要聪明,不要智慧”,这会使我们失去王子的身份。一个王子将来要继承王位,统领全国,能够没有智慧吗?假如他的老师没有教他智慧,要他做傻瓜,成了个愚人,这个王子登上王位,也许第二天就被人把头砍掉了。

身体要好,要改变佛门长期来老弱病多的现象

身体要好,释迦佛说过,身强则智大,心和身有关系的。因为我们今天是凡夫,凡夫离不开身体。我们有身体的时候,这个身体就会起作用。“身强则智大”,所以咱们文教部有个规章制度:有病就得马上看病,病要好得快,把生病的时间尽量缩短,而且个个要精神饱满,我们就得朝这条路走。我们极力反对,中国的佛教长期以来老弱病多的现象,把病看成业障,快死了,认为快要了脱了。

修行人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

我们既然吃素,营养就要好一点,人靠营养维持。吃素吃得那么胖我看总有原因吧?一个原因:吃素吃得太好了,面筋啊,腐竹啊,吃了就会胖;一个原因:名利双收,得福了。还有说修行人是吃菜的,光吃菜你能有营养吗?所以我们要走中道,不要太瘦了,也不要太胖了,总之身体要好。

不贪求,不享受,要跟释迦佛学离欲

要跟释迦佛学离欲,王宫里的享受,要啥就有啥,不知道从前释迦佛在王宫有没有黄金铺地,这倒不去谈它,至少是非常富裕吧?但是释迦佛没有留恋啊,如果有留恋,他怎么会产生出家念头?作为一个释迦佛的弟子,对于舒服、享受、快乐等等,不能贪求,也不能留恋,咱们要以释迦佛为榜样。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开示(4)

福鼎佛协文教部新大楼 2003.12.30(农历十二月初八)
◎傅味琴

贪享受,可不是对佛陀的信仰

提要:

·贪享受,可不是对佛陀的信仰

·没有悲心的人证果成道不可能

·要把佛经变废纸,对法宝都没有悲心

·释迦佛教给我们成佛的方法

·六年苦行和接受牛奶是两个阶段

·不要被众生转到享受上去

贪享受,可不是对佛陀的信仰

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都主张到天上去享福。我们佛弟子除了知道天不究竟,也是六道轮回里的一道,更要知道我们不主张享福,我们只主张成佛。可是如今很多的佛弟子想逃离苦的地方,到好的地方去享福,这是佛教的思想吗?一个长者,如果使别人在他的影响下离开了佛道,能叫善知识吗?佛教最反对贪瞋痴,贪瞋痴就是三毒。死了想到好的地方去享受,这是宗教意识,可不是对佛陀的信仰,何况已经发展到在人间,进了佛门还要大大享受。

以上三点是释迦佛做王子的时候,已经有的觉悟,咱们也是应该要学的。

没有悲心的人证果成道不可能

悉达多王子为什么想追求人生的真理?逾城出家,雪山六年苦行?起源在哪里?起源在他的悲心,他曾经说过:“众生可怜,互相吞噬。”你吃我,我吃你,麻雀叼蚯蚓,老鹰叼麻雀,强者欺负弱者。当老鹰想吃麻雀的时候,根本没有悲心;当麻雀叼蚯蚓的时候,这个麻雀也没有悲心。我们今天要想将来修行成就,就必须跟释迦佛学悲心!既然我们明白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悲心,那么我们佛弟子是一家人,对佛弟子更要有悲心。可是如今,在一代一代的错误言论影响下,这么多的佛弟子不断烦恼,发展自私,行为卑鄙,尽在佛门里边搞排挤、打击、诽谤,恨不得把你吃掉,这种样子还像修行人吗?那么当然喽,证果成道根本不可能。

要把佛经变废纸,对法宝都没有悲心

有的已经发展到对法宝都没有悲心,恨不得把所有的佛经都变成废纸。他不知道一个厌恶法、不要法、诽谤法的人,连阿弥陀佛都不收你,当然喽,十方如来的净土也不要你。

释迦佛教给我们成佛的方法

释迦王子后来逾城出家,即使被城墙包围,他骑着白马越过城墙而去。今天,我们作为释迦佛的弟子,有的地方还远远超过当年释迦王子,他的老师只教给他世间上的学问,可没有教给他成佛的方法,而今天我们的老师——释迦佛教给我们成佛的方法,比释迦王子当年还要殊胜,可是本人不争气,就不敢在围城里边跳出来,还留恋着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有的还留恋着家里的老头子、老太婆,说实在的,释迦王子当年在皇宫里的歌女舞女比你老太婆漂亮得多呢(众笑)。

六年苦行和接受牛奶是两个阶段

释迦佛当初雪山洞里的苦行,中国的佛教历史一直传布说苦行是错的。释迦佛当年在雪山洞里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证果成道,我想在雪山洞里的时候他可能已经是八地菩萨以上了,凡夫对佛法一知半解,能说释迦佛这样做是错的吗?后来他所以在尼连禅河洗了澡,接受了牧女的牛奶,这是两个阶段,全没有错。雪山六年苦行是前一个阶段,接受牛奶是后一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猛烈断自己的贪欲烦恼,后一阶段在断除了贪欲烦恼之后,必须增强体力。如果他不喝牛奶,继续这样苦行下去,那就错了。能冲破成佛以前的最后一关,非但要靠心的力量,还要靠身体的力量。

举个例子说,在医学中的饥饿疗法有时候能治病,或者饿一天,或者饿两三天。可是饥饿疗法完成了,医生叫你开始吃薄粥汤了,这是两个阶段啊。当然喽,假如医生叫你开始要吃薄粥汤,你说,既然饥饿是个疗法,我就继续饿下去,那就错了。

不要被众生转到享受上去

修行要苦修,不苦修你断不了贪欲,放不下我执。有些人名义叫修菩萨法,在人世间转啊转啊转昏了,没有把众生度到修行路上去,自己反被众生度到享受上去。不管你是在家出家,你想成就就不能讲享受。佛也是这么说的,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开示(5)

福鼎佛协文教部新大楼 2003.12.30(农历十二月初八)
◎傅味琴

释迦佛弟子只信释迦佛

提要:

·释迦佛是以法度众生

·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就,是佛教最重要的原则

·释迦佛弟子只信释迦佛

·今天走上菩提道,将来成佛陀

释迦佛是以法度众生

释迦牟尼成佛以后,天人请他住世,说:“虽然佛法非常高深难懂,一般众生很难理解,但还是有一部分众生能够理解,能够得度。”所以释迦佛就接受了这样的请,没有涅槃,到鹿野苑度五比丘,用什么方法度?用法度,说四谛法,这是有根据的,历史上有释迦牟尼这个人,有他修道的历史,有他成佛的历史,有鹿野苑说法的历史,所以度众生就要说法。现在有一种奇奇怪怪的说法,说释迦佛成佛也是唸阿弥陀佛成佛的。假如释迦佛是唸阿弥陀佛成佛的,那么他到鹿野苑,怎么不叫五比丘唸阿弥陀佛(众笑),而叫五比丘修四谛法呢?唸佛是个修持方法,度众生是帮助众生觉悟断烦恼,要以法度众生。五比丘听了佛说法就了脱生死证阿罗汉果,从五比丘开始,佛宝——释迦佛,法宝——四谛法,僧宝——五比丘,佛教就这样兴起来了。这就是三宝,佛是宝,法是宝,五比丘个个证阿罗汉,所以称宝。

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就,是佛教最重要的原则

释迦佛在人间度众生时,几位大菩萨全到娑婆世界来,都做释迦佛的弟子,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这些大菩萨,都在人间听释迦佛讲法,都在人间帮助释迦佛度众生。而释迦佛本身也是在人间成佛,佛教有个最最重要的原则,佛教为什么不是宗教?宗教都讲死了以后再说话,人世间从古以来没有看见有人去过南天门,也没有人去见过王母娘娘,至于孙悟空到王母娘娘那里去偷桃子吃,咱们是人,猴子去得了,咱们人还去不了呢。也没有一个人到过天堂,佛教里有讲临终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还得叫你必须在人间修行成就一心不乱。也没有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到极乐世界又回来了,有本书叫《神游极乐世界》,很多人都不信这一套,你去了极乐世界,一进入莲花,莲花不开就回不来了。

释迦佛弟子只信释迦佛

我们是释迦佛弟子,我们不信宗教,我们只信释迦佛,那么就应该要坚持正知正见,一切的一切都要在活着的时候,都要在人间去争取。在人间做法王子,在人间增加我们的智慧,在人间保持我们的修行,在人间排除五欲的享受,走既不享受也不太苦的中道,在人间证阿罗汉、在人间讲经说法、在人间度众生、在人间行菩萨道、在人间成佛。整个佛教的现实,整个释迦佛的传记,全在人间活着的时候,现在有很多人对活着的时候产生不了希望,为了想得到死了以后的希望,尽量想快一点死,这样佛教不像佛教,宗教不像宗教,也不知道像个啥。

今天走上菩提道,将来决定成佛陀

今天是释迦佛成道日,我们个个都要发心,跟释迦佛一模一样,今天我们走上菩提道,将来我们就成就佛道。今天是腊月初八,有人问我为什么叫“腊八粥”?腊月初八吃的粥就叫腊八粥(众笑)。同时又是释迦佛的成道日,将来你的孙子吃到腊八粥,也同时庆祝你这个爷爷在娑婆世界证了果(众笑)。今天我从释迦佛在王宫做王子开始说起,说到他成道,总之一句话,释迦佛的弟子要学释迦佛,要成就佛道,否则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弟子。

 


{返回 傅味琴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药师经》
下一篇:《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20~29)
 学修三皈依(1~9)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1~9)
 普贤行愿品(30~39)
 佛七谈恭敬
 学修禅定前的开导
 2007年 释迦牟尼佛圣诞开示
 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9)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空观开示(10~1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1~15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衣食等受用来源于自己的善业,为何又说是佛的加持?[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第十章 涂毒品 九一 涂毒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几种不孝之民习气(心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敬请开示佛法的不二法门[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集量论》略解 十三 A[栏目:因明学讲记]
 大念住经[栏目:大念住经]
 邪淫的罪过很重[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坛经思想的源流(李昌颐)[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解答:祈祷的作用是什么?[栏目:高月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