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说四众过戒第五
道源老法师 讲述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0
  说四众过戒第五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罪过。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五重。
  【注释】
  〔宣说〕:
  「宣」就是宣传、宣告、宣扬;「说」就是称说、道说、传说。是以语言(含文字、图画)方式向外传播的意思。
  人有身、口、意三业,其中口业最容易触犯,如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常突口而出。口业是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宜慎之于口。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罪过〕:
  「罪」者,是指于佛法中犯了戒、于世法中犯了法而言;「过」者,是指有心的、无心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过错。
  四众弟子虽接受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法,但仍为凡夫,均有罪过之可能,世间无有罪过者,唯佛陀一人。
  「比丘、比丘尼」具三义:
  一是怖魔:一人出家受具足戒,魔宫震动,魔王恐怖,故谓之怖魔。
  二是乞士:上乞法于诸佛,下乞食于众生,故云「乞士」。
  三是破恶法:比丘、比丘尼修戒、定、慧,破贪、嗔、痴等一切恶法,故云破恶法。
  比丘、比丘尼因具有以上三义,若宣说其罪过,即是破坏三宝中的僧宝,是犯重戒。
  优婆塞、优婆夷,为佛法之外护,若宣说其罪过,即使生退转护法之心。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形如大厦之四支柱,破坏其中一支柱,大厦即将崩塌。
  若见四众中之一有罪过时,应于密处劝告之,劝之不听,亦不得对外宣说其罪过。莲池大师说:「不见僧过...白衣之良剂。」故在家二众尤不得宣说出家二众罪过。
  圣人者学而至之。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佛弟子见有罪过者密劝不听,则亲近善知识即可,不必强而改之,更不必宣说其罪过。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宜慎之。
  【旨意】
  四众弟子,交往频繁,若彼此宣说其罪过,即足以破坏四众之和合。故佛制此戒,若犯了此戒,其所得恶果,与第一重戒者然。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酤酒戒第六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邪淫戒第四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叁、释二十八轻戒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结文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结文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为财打人戒第十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养蚕戒第二十七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邪淫戒第四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饮虫水戒第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忆着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心安一室天下宽(心渊)[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碧水的忧伤[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助念时,身体自然左右摆动,会不会不尊重?尤其是昏沉时,晃一晃似乎能提振精神。这样会不会扰乱别人助念?[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因明正理门论本·1卷[栏目:汉传因明学典籍]
 成汤解网[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相应12经 取的询问经[栏目:相应部 38.阎浮车相应]
 如孝法师关于准提道场的建设理念和规划[栏目:如孝法师]
 佛教对苦的理解[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沙子与珍珠(安小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