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持六斋戒第七
道源老法师 讲述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91

  不持六斋戒第七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六斋戒〕:
  戒文上的「一月」是以「夏历」为计算的标准。不是现在一般使用的阳历。
  「六斋」是指「夏历」-即阴历中的六个斋日。这六个斋日是当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等六个日子。若当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日,那么最后的二个斋日是二十八、二十九日。
  在这六个斋日中,要行「八戒」,所以叫「六斋戒」。「八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香华鬘不香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八不坐高广大床。」最后是「不非时食」。
  一至八条称为「关」,就是关闭邪恶之门。「不非时食」是「斋」,就是「过午不食」。二者合称为「八关斋」。
  所谓「不着香华鬘,不香涂身」,就是头部不得戴花圈、插花朵。现流行人工饰物,妇女头饰,琳琅满目,虽非「香华鬘」,斋日仍以不着为宜。「不香涂身」就是不使用香水、化妆品等物。有者主张「香皂」也不可用,但香皂为清洁剂,为现代人生活必须品,应可从宽。
  所谓「歌舞倡伎」,「歌」是以口唱出的曲词以自乐或以乐人。「舞」是手舞、足蹈、扭身、摇头、顾盼,用以自娱亦以娱人。但现代流行健身操,应不属于「舞」的范围。「倡」是古时候的乐人,以歌、舞、乐器演奏娱人,原来是很高尚的。但慢慢趋于堕落,故妓女之流亦称为「倡」,后写为「娼」。「伎」是古代表演技艺的人,如特技、魔术、乐器演奏等等都被称为「伎」,但亦逐渐堕落,故妓女亦为「伎」,后写为「妓」。故「倡伎」与「娼妓」性质相近。
  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在六斋日当然不应着香华鬘、以香涂身,更不可歌舞倡伎自娱或以娱人。
  「不坐高广大床」中的「坐」含有「卧」的意义,就是既不能坐,当然也不能卧。「高广大床」如现在用的宽大舒适的弹簧床。六斋日中坐卧的床,高不能过一尺六寸,宽不能逾四尺。即小床可以坐、卧。
  「不非时食」即日偏以后不得再食,即所称的「过午不食」。什么时候叫「午」?佛世没有时钟,无法确定十二时正为「午」。中国古时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计时标准。那末,古时的一个时辰,即涵盖现在的两个小时,如「午时」即涵盖上午十一点和十二点。所以在这个时段内进食,是为「时食」,过此而进食,则为「非时食」。不过,现在是工业时代,时间有时无法自我控制,如身为职业性的优婆塞、优婆夷,常须参与各种会议,有时议程延至十二时以后方散会,若不准再进食,必肚饥而头晕眼花,驾车(汽车、机车)易生危险,可能自伤或更伤人,故下午一时以前,应仍为「午」的时候,准予进食,方合时代意义。否则造成自他的伤害、死亡,则非戒文之所愿。
  真正说来,佛世将一天分为六时,如阿弥陀经上说:「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是昼三时、夜三时,合为「昼夜六时」。昼三时,是指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指初夜、中夜、后夜。那末,佛世的午时,包括现在的上午十一时、十二时,下午的一、二点等四个小时,在此时内进食,应为「时食」。
  从事体力劳动之优婆塞、优婆夷,若下午均不得进食,则体力将不胜负荷,工作效能将因而降低。尤其从事机械操作的优婆塞、优婆夷,更易生危险。故虽已过午,仍可食生酥、熟酥(牛奶品)、石蜜(冰糖)、植物油脂、蜂蜜之类的流质食物,以维持体能,而保安全。
  〔供养三宝〕:
  所谓「供养」,其种类为鲜花、水果、食物、钱财、作务、承事等均可为供养三宝。但工业社会,工作繁忙,非假日甚难前往寺院行供养之优婆塞、优婆夷,可于食时诵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亦属供养三宝之一法。如在诵念之时,并行忏悔当更真诚。
  【旨意】
  佛、法、僧三宝最尊,受戒之优婆塞、优婆夷,每月的六斋日,须行供养。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如第一轻戒者然。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往听法戒第八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耽乐饮酒戒第二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为财打人戒第十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缘起 壹、释题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大妄语戒第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叁、释二十八轻戒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结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二[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禅观偶得(罗淑琼)[栏目:其它]
 《天台小止观》讲记 呵欲第二[栏目:果煜法师]
 以佛法研究佛法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栏目:印顺法师]
 大乘大义章 10 第十四章问实法有并答[栏目:大乘大义章·白话文]
 学禅静坐法(真一法师)[栏目:禅定]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22.言语品[栏目:第一卷]
 说吉话祥 二十七 忍辱 Khanti[栏目:说吉话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