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行路见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道源老法师 讲述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5
  行路见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行路之时,遇见病者〕:
  「行路」本是指以双足挨地而走。但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以双足挨地而走的机会和路途非常有限,而乘坐车、船、飞机的机会却很多,乘坐交通工具,应亦属「行路」的范围。若于车、船、飞机之内有病者,亦应是「遇见」的意思。
  〔不往瞻视〕:
  既于行路时,乘坐车、船、飞机时,遇见病者,应即前往瞻视。瞻视的方法很多,如照顾茶水,清理便物,服侍汤药,帮助坐卧等均属瞻视。若不瞻视,则有失慈悲救度苦难众生之心愿。
  〔为作方便〕:
  「为作方便」意义很广,一是应病者的要求,代为转达其意愿和一切请求。其次是自己视病者的病况,为作安养的安排。如查问病者姓名、住址、亲人所在,通知前来料理。若病者不能言语,或无亲友,应代为护送医疗处所救治。若病者身无分文,自身亦感财力不足,无法付清医药费时,应通知慈善救济机关或附近警察机关前往料理。
  〔付嘱所在〕:
  「付嘱所在」是应病者的要求,代办嘱托之事,总以使病者得其身安,得其心安而后已。
  〔而舍去者〕:
  「舍去」有二义:一是既见有病者于途,无力自顾,急需他人帮助,竟视而不见,舍之而去。二是虽趋前瞻视,但见病者满身污秽、或嫌处理困难,乃置之不顾,舍之而去。
  【旨意】
  行道遇见病者,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是佛弟子救苦救难应有的义行。若视而不见、置之不顾、舍之而去,毫无怜悯之心,有违慈悲教义。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返回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结文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养蚕戒第二十七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犯国制戒第二十二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险难独行戒第十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饮虫水戒第十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贰、释六重戒 说四众过戒第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叁、释二十八轻戒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不持六斋戒第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五百罗汉 298、施婆罗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第七章 坐立难安的动根 消失的不二法门 正住之一[栏目: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还不快舍[栏目:济群法师]
 也谈两晋时代的玄佛合流问题[栏目:洪修平教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五节 东西的交通[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念什么咒可以解除病痛?[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张义军:新中国佛教出版事业的时代特色[栏目:佛教视野与观察]
 禅修要义 第十一章 观心十门[栏目: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