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甚么佛说法要放光
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4

佛说法时,常常放光。为什么?因为令众生快觉悟。佛在最后说涅槃经时,从面门放光,又由口里收回,这表示去也是如如,来也是如如,去也是到智慧光明藏去,回来也还是回到智慧光明藏里来。可是众生只知道去,不知道回来,所谓‘能放不能收’,这也就是指我们的妄想而言。你放出去,然后要能收拾回来。你如果只能放光,不能收光,不能来去自如,这即所谓没有活学活用。要能放能收,能大能小,能有能无,无所不能,随心如意,自在无碍。

佛放光是不是给人看呢?不是的。给人看见光做什么?像我们凡人要做广告吗?要显一显自己的特长叫人知道吗?不是这么回事的。佛放光是为照破众生的无明,那一位众生在法会上经过佛光一照,所谓‘佛光普照’,‘雨露均沾’,这时一切众生都得到佛光加被,就是把成佛的因种下了,将来一定会成佛。佛放光无非想叫众生成佛,想要众生业尽情空,令众生生觉悟之心,具足大智慧,不要一天到晚那么愚痴,没有智慧,在苦海中转来转去,所以佛最后用光来照参加法会的众生,令他们将来成佛都会有份,然后又把光收回去,收回佛的本体去了。这也就是要人韬光晦迹,光芒不要露得太显著了。人若光芒显露得太显著,是愚痴之行为。那么,故意把光藏起来就是有智慧了吗?这也不是。应该用的时候才用,不应该用的时候不用。比如有钱乱用,钱也会用完,所以你如果穷一点,但只用一点钱,也可用很久。

为什么人要韬光晦迹,这可用蜡烛做比喻,蜡烛能放光明,但是若常常点,也会油尽烛枯。若等到用时才点,不用时不点,就可用得很久。人的智慧光明也是如此,佛可以天天时时放光,为什么放出去又收回来呢?这教人知进知退,知动知静,知因知止,能知足则常足,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若知道不应该做的就不做,这就是知止,如能这样,就可以说是懂佛光了。如不能这样,则成了蚂蚁吃西瓜,尽在那皮外转,觉得有了甜味,但总是吃不到。这种道理,各位可想而知。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魔与佛不能相提并论
下一篇:动静一如
 初禅离生喜乐地
 大悲咒能消灾难
 念到心身放下
 南无佛
 人生如梦亦如影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五
 世界佛教的中心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三
 墓中僧
 《楞严经》的由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90.安慈万里拜云公 Receiving the monk An Tzu who had trav..[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重刻西方合论序(袁宏道)[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栏目:慧僧法师]
 一偈集 第三品[栏目:长老偈]
 95、佛教中的‘手印’一词是指手势动作吗?[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欲断无明,须求通达无我见,以是否唯依显教而说,密宗为迅速成佛之法,或有他径?[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无法可修,无果可证[栏目:张朋]
 前行讲记 第一百四十二讲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彼因如来说[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第三篇 工作场合的人际相处 办公室哲学[栏目:工作好修行]
 佛教的四大魅力(余秋雨)[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