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依止善识而修行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6
依止善识而修行          海涛  辑
 
1.佛陀一再提到修行上善知识的重要,这是为了使我们能和有正念、内心平静的人学习。
2.当我们的烦恼非常深重时,以致于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种困顿的情势下,你可以阅讀佛书,这会让你转变心念,转向有益身心的念头。
 
3.如果不能阅讀佛书,或者你不想阅讀佛书,那么去与一位有正念、内心非常平静的人交谈。让善知识来影响你,这样会让你更有正念、内心更平静,这是非常重要的。
 
4.试着保持正念,你的正念会使你去做正确的事情。
 
5.古德云:「所谓佛法难闻者,拜着未闻正法凡俗之师;所求者,心外之佛;所闻着,世间之法。罔闻如来正知正见,不入见佛、闻法之境界,谓之佛法难闻,而明师尤为难遇。」
 
6.修学佛法,择师实为最难之事,邪师则随处触目,而明师则万中无一。因此修行者应以建立择师之正知正见,慎择上师传承为第一要务。
 
7.选择明师要知师心之出发点,是否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之大善知识,能转*轮者,谓之明师。
 
8.真正成就者,绝不会哗众取宠,以神通异术来吸引徒众,而是全凭正法正念来引导信众老实修行的。
 
9.若要选择一心依止的根本上师,必须观察上师的言行与德量是否符合金刚上师的条件?莲花生大士云:「弟子不观师功德,轻言依止者,如服毒药。」行者应审慎观察师之德行。
 
10.善知识之德行应如《庄严经论》所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观察具足以上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
 
11.若师长未具全德,至少应具利他悲心且坚固出离心者,称上师或阿阇黎,若具全德且已明心见性者称金刚上师或称金刚阿阇黎。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的修学
下一篇:五正念训练
 四无量心的修行
 端正相好之因
 古德格言选粹
 菩提心之喻
 《优婆塞戒经》辑要
 持戒经节录
 如何实践六波罗蜜
 依止善识而修行
 修行叮咛语
 菩萨的愿戒与行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你可以不生气 第五章 慈悲地沟通[栏目:一行禅师]
 把金钱种在“大福田”中[栏目:卢志丹居士]
 忘却寂寞[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意根探索[栏目:单培根居士]
 入定[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破淫戒言无果报 招火焚堕入阿鼻[栏目:戒邪淫文集]
 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成佛之道...等语,是否与大日经所说,全而不错之道相合?[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进步与和谐[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第一篇:初修导引 贰、摄引权便 三、障碍对治[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女子贵德,而不在色[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