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让生命更有意义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7
让生命更有意义—一        海涛  辑
 
◎一切都由动机决定。
 
1.对修行者而言,知道怎么过生活最具意义非常重要。这取决于我们是否了解「什么是修行、什么不是修行」,以及「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之间的差异。拥有这种知见的利益无穷无尽、令人难以置信。
 
2.我们每日二十四小时的所有行为,每一项都可以变成无上正觉的因、解脱的因、来世安乐的因,或投生于三恶趣的因。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发心。
 
3.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你所做的一切都以菩提心为动机,就累积了无量功德。每一项行为都变成不只是你自己成佛的因、安乐的因,也是其他每位有情安乐的因。
 
4.例如,有四个人持诵同一篇佛教祈愿文:
 
第一个人,怀着「为利一切众生愿成佛」的动机。因为这种动机,所以这样持诵变成无上正觉的因,不只是持诵那个人成佛的因,而是一切有情成佛的因。
 
第二个人,持诵祈愿文的动机是「欲求自己能解脱轮回」。这项行为不会变成一切有情成佛的因,只会成为那个人独自解脱轮回之恒常安乐的因。
 
第三个人,怀着「为了获得来世安乐」的动机而持诵。其果报既不是成佛,也不是解脱,只会是未来某一世的安乐。
 
第四个人,怀着「贪着今生安乐」的动机而诵祈愿文。虽然那是法的祈愿文、是佛陀的教授,但这个人的持诵既不是法行、也不是修行,而是世俗法、苦因。为什么?因为贪着今生的动机,具有干扰内心的负面影响,让心不得安宁。所以,这种动机与行为本身均归类为不善行。它们之所以是不善行,是因为果报是苦。
 
5.阿底峡尊者被他的译者种敦巴问及:「只为今生而做的行为,果报为何?」时,阿底峡尊者说:「这类的行为会招致不幸、投生苦趣: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让生命更有意义—二        海涛  辑
 
6.虽然我用持诵祈愿文来举例,但我们必须了解,上述内容适用于我们每日二十四小时的所有行为:走路、坐卧、饮食、说话、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是呼吸。每一项行为都可以变成无上正觉的因、解脱的因、来世安乐的因或投生三恶趣的因。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发心。
 
7.例如,喝水这项简单的行为,仅是吞一口水,都可以是成佛的因、解脱的因、来世安乐的因或投生痛苦三恶趣的因。
 
8.如果你以如法的发心喝水,喝水的行为就变成佛法。如果你以世俗的、不如法的发心,以贪着或甚至更糟的瞋心来喝水,这项行为就是不善行,是投生三恶趣的因。
 
9.所以,我们应该如此思惟:「如果我用菩提心的发心来喝水,无论喝多少口水、多少杯水,每一口都变成无上正觉的因、一切有情安乐的因。然而,如果我用贪着今生的发心来喝水,那么每一口、每一杯,都只会变成苦因:难以忍受的三恶趣苦和人类会经历到的所有问题。」
 
10.如果我用贪着今生的世俗心和你说话,那么,我说了那么多个小时的时间,每一剎那都会变成不幸转趣的因、苦因。
 
11.如果你怀着对今生的贪着去睡觉,你睡越久,就造了越多恶业、越多投生恶趣的因。写信、阅读、看电视时也一样,动机决定那项行为是否变成法行、安乐因,或恶业、苦因。
 
12.同样的,当你去购物时,你的动机决定了它会变成为其他有情而成佛的因、你自己的解脱或来世安乐的因,或者苦因。如果你以对今生的贪着去购物,每一次你买了什么东西,都造下恶业,所以都不是法行,而是苦因。
 
13.如何用菩提心购物?当你去购物时,如果是买东西给别人,要诚心想让他人欢喜,丝毫不贪婪执着于自身安乐而送他们礼物。如果是买东西给自己用,要思惟:「我是一切有情的仆人。我的任务是要解脱他们远离一切苦,并引导他们成佛。所以,虽然是我要用这些物品,但终究,这都是为了他们。」
 
让生命更有意义—三        海涛  辑
 
14.用这种方法来使用你买的东西:怀着你是他人的仆人、你受用的一切终究都是为了他人的想法。
 
15.如果你用菩提心购物,不但能避免造恶业,还能造下自己和一切有情成就无上正觉的因;如果你用出离心购物,就造下安乐的因;如果你用空正见购物,你就透过斩断无明的根而造下解脱轮回的因。最好是用菩提心购物,因为这能带你到佛果。
 
16.同样的,当你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时,如果你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是以菩提心为发心,决心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而成佛,每一刻都变成其他有情安乐的因。但如果你以对今生的贪着去工作,你做的一切都变成在恶趣受苦的因。
 
17.因此,每日出门工作时,省思你生命的意义、你要带给一切有情安乐的普世责任。可能的话,藉由思惟:「为了带给一切有情安乐,我必须成就无上正觉,所以,为了承事一切有情,我将去工作。」来不断发菩提心。
 
18.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思惟。假如你是个喜剧演员、歌手或音乐家,就思惟你正供养他人欣赏你的演出的安乐,让他们忘却忧伤、失意或甚至瞋怒。
 
19.光是行为的一开始发菩提心并不够。随着时间流逝,你必须再三检查以确认你依然是为了他人、不是为了自我而工作。
 
20.此外,也要不时地随喜。思惟:「我何其有幸,能够完全承事他人,提供给他们许多安乐,让他们能利用我而获得安乐。」因而内心充满欢喜。
 
◎内在教育优先
 
1.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必须学习两件事。首先是如何做实际的工作,怎么做好你的工作,也就是你在学校里所学的。这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受教育去做的事。
 
2.光这样并不够,那遥不足以确保你的行为能够成为无误的安乐因。光知道怎么做你的工作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你的问题。
 
让生命更有意义—四        海涛  辑
 
3.忽视了内在教育、忽视该以何种态度履行你的职责以及该如何过生活,只专注于外在的教育,无法让你内心得到满足感或成就感。
 
4.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了解做事时如何正确地运用自心。为什么?例如,你如果怀着如法的发心(或许是为了你自己今生之外的安乐或他人的安乐)去工作,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变成安乐的因、下一世便能有好的转世、拥有善趣身。
 
5.更好的是,如果你有菩提心的发心,为了一切有情的缘故决心成就无上正觉,那么秘书的工作、烹饪或其他任何工作,都变成一切有情成佛的因。
 
6.所以你可以了解内在的工作(如何运用你的心、行为如何发心)远比外在的工作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所做的事会变成乐因或苦因。教导如何正确运用你的心这点,正是我们在学校课程中所遗漏的。学校、学院或大专院所并不教导如何明智地过生活。
 
7.因为你工作会得到报酬,所以显得好像是乐因,你也相信它是乐因。由于你是出于世俗的动机、对今生的贪执而做,无论你把工作做得多完美、多纯熟,或赚了几十亿美元,实际上,你做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变成乐因,反而不断变成苦因。
 
8.其实,你的工作只是获得薪资的助缘。你能获得薪资的主因,是你过去藉由慷慨布施他人或供养皈依三宝、其他圣物等等而造下的善业。也只有藉由之前所造的善业,你才能得到工作。工作本身只是你获得报酬的一项助缘。
 
9.这样你就能了解到,你所欠缺的就是「业如何运作」的教育。在世界各地你都会发现有人从没在学校或大学里受过教育,或终其一生连一天都没工作过,但却极为富有,拥有足够的钱过几辈子。
 
10.这显示了一般认定的成功(有钱、有名望),既不需要外在的教育或所谓的「职业」,连一份正规的工作也用不着。这全都取决于业。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持戒经节录
下一篇:菩萨自他庄严
 念佛法语汇集
 菩萨之行.广修六度
 对佛教徒的叮咛
 消业障 增福慧十加行障
 菩萨的福德生活
 《菩萨善戒经》法语辑要
 菩提心之喻
 功德·南传法语精选
 由外而内的皈依
 生命的真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放下中拥有更多快乐和从容时刻[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二)[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谈佛说诸妇不相随[栏目:许智铭居士]
 如果祝福是一种沉默 那么我们选择永远[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藏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益西康珠)[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停一下 慢一点[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五十五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栏目:净界法师]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二十四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寄予清凉雪域诸有情之教言─妙乳之精要[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