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消灭外三恶及内三毒
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36

何谓外三恶呢?就是杀、盗、淫。社会为何不安宁?就因这三恶在作怪。每天报上所载的新闻,多半与这三恶有关系。所谓‘万恶淫为首’,十之八九为淫而起杀意。这种歪风,实在可怕。如果不犯杀、盗、淫,在无形之中,就已帮助社会安宁,维持世界和平。

何谓内三毒呢?就是贪嗔痴。贪而无餍,永不知足。贪到手则喜,贪不到手则嗔。嗔心一起,无明就兴风作浪,鼓吹斗争,这时,理智丧失,愚痴现前,不考虑后果,采取行动,做出颠倒事。轻者违背人情,重者伤害天理。

如何能消灭内三毒呢?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留下良方,就是戒定慧。修道人,一定要持戒,由戒方生出定力,由定力生出慧力,它们有连带的关系。能守戒,不犯贪欲的思想,能有定,不犯嗔恚的心理,能生智,不犯愚痴的行动。

身上的三恶,是从外边身性来的。意中的三毒,是从内边心性生的。因为有了贪嗔痴之后,就犯了杀盗淫。若能将贪嗔痴变成戒定慧,那么,就没有杀盗淫了。

三毒染污了自性,令自性不得清净。真心被遮住,妄心来当家,作主人翁,指挥一切。令我们颠颠倒倒,迷迷糊糊,没有清楚的时候。这种人生,等于行尸走肉,有何乐趣可言!

我们要把自性洗清净。如何洗法?就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六大宗旨来洗扫,一定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污垢存在。不争,世界自然无战争。不贪名,不贪利,人人和睦相处。不求,人格自然高尚,处处受人恭敬。不自私,事事为人著想,忘掉自己,不和人计较,没有四相的分别。不自利,利益均得,没有独占的思想,甚至以吃亏为原则,令他人得快乐。不妄语,无论何事,以信相待,说真实话,就不会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以此六大宗旨,行之于身,持之于心,间接帮助政府,直接帮助自己。认清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义务,多么重要。要做个圆满优秀的分子,不做扰乱人群的莠民。若能这样,不愧为佛教徒。希望大家在这方面用功夫,若专往远处跑,想求什么玄妙的法,那是舍本逐末,永远求不到真法。

最后,希望大家将外三恶内三毒,抛到九霄云外去,永远不和它们打交道。它们是见利忘义的小人,如果不慎,就会掉进它们的陷阱,它们欢迎你和它们合作,和它们同流合污。切记!不可中它们的圈套,要提高警觉,要有背尘合觉的智慧。如果认识不清,就背觉合尘了,那就和六尘开股份公司了。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出家还俗堕地狱
下一篇:自性里的音乐
 三毒是害人的魁首
 什么是佛法
 修行如同做生意
 参禅就是持戒
 有这口气在,就要弘扬佛法
 ‘无漏’的智慧光明
 阴阳二路
 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为何与道不相应
 五浊恶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栏目:陈兵教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虚(二)[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习惯被忽悠[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31.问曰:财施,法施,何等为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七讲(第7~8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060-002 普陀洛迦新志卷二(形胜门)[栏目:04 传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