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六)
净界法师主讲
别名发心之差别因缘。发心当中我们分成两个次第,第一个是发起出离心,第二个发菩提心。我们一个大乘的菩萨首先要发出离心,就是说我们要思维生死的过患,思维死殁无常,乃至于思维暇满难得,从这三个思维当中,我们内心来对治我们对于三界的贪恋,使令我们能够一心一意地追求出世间的涅槃,这个就是出离心。由这个出离心,我们进一步修习菩提心,就是把出离的心境把它扩大。我一个人在三界中流转,但是一切众生也是跟我一样,在三界中流转,换句话说,一切众生我有一份的责任来救拔他们,把我们想要出离的心情扩大到一切众生,这是大悲心。这个大悲心有总相跟别相,这个总相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是整个大悲菩提心的总相,这个别相有十个,十个当中我们也正式介绍过了。现在我们把念众生恩加以说明。
念众生恩故发菩提心。此中依阿底峡尊者所传七重因果法,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云:“七因果者,谓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彼心从七增上意乐生,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慈生,慈从心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如是次第,为七也。”念众生恩发菩提心,我们根据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就是黄教宗喀巴大师的上师阿底峡尊者他的七重因果法。这当中我们先解释什么是七重因果。这个七重因果就是它有七个层次的因果。
第一个层次,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这是一重的因果,圆满的佛果当然是万德庄严,这个是果,为什么有这个果呢?从菩提心生,我们因地的一个大悲心,所以菩提心是因,圆满佛果是果。
第二重,彼心从增上意乐生。为什么会有菩提心呢?因为有增上意乐的关系。所以这个增上意乐又是一个因,菩提心又是一个果,如是有七重。这是解释七重因果的标题。
以下正式解释七重因果的内容。七重因果分两个次第,第一个,于诸有情修平等舍心,二,修习七重因果。
我们在修七重因果之前,要先修平等舍。《菩提道次第略论》云:“若不先断除对于一类有情起贪,及对一类有情起嗔之分类,而修平等心者,则任随生起慈悲,仍有类别。若缘于无类,则不能生起。故当先修平等舍心也。”
我们凡夫的心情,我们无量劫在三界中流转,我们跟很多人结了很多的善缘,这个结了善缘了以后,你看到我很欢喜,我看到你很欢喜,这个欢喜没有什么理由,就是很欢喜。那么我跟一切的有情当中,也跟一部分人结了恶因缘,我看你不欢喜,你看我也不欢喜,也是没有理由。这样的一种不平等的心情障碍我们修大悲心的一个因素。所以我们要把内心当中这样的一个高低的差别的不平等把它给铲平。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能够断除对一切有善因缘的有情起贪,我看到你我就会欢喜,你要什么东西我就会给你,你对他产生贪着。或者对一类有情,你看到他你内心就是不高兴,他对你再怎么好,你还是不高兴他,这是因为过去结恶因缘。假设我们内心当中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不把它削平,不修平等心,你就直接修慈悲心,这有什么过患呢?则任随生起慈悲,仍有类别。你的慈悲心是有固定的对象,你的慈悲心只可能对与你有善因缘的人生起,如果跟你没有善因缘的,你就很难生起慈悲心,这样子就不能够构成大悲心。大悲心者是平等,不能有所拣择。所以我们要先修平等舍心。平等舍的意思,讲一个譬喻,比如我们今天要种田,种田的农夫在高高低低的地方种田,一定要把这个高高低低的地方把它犁平,你才能够播种。我们修大悲心也是这样,我们一开始不修平等舍就直接修慈悲心,我们的慈悲心有特定的对象。某些人我可以对他修慈悲心,某些人就不可以了,所以一定要修平等舍。
这个平等舍怎么修呢?就是说我们应该去想一件事,这个世间上的事情是随因缘而变化的。说你跟他今天是善因缘,这件事情是不决定的,随时会有变化,可能会因为几句话,我们开始变成恶因缘,也可能我们来生变成恶因缘。你跟他是恶因缘,这件事也不决定,可能因为某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变成好朋友,或者我们现在开始变成好朋友。所以我们不一定要执着你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冤家,不一定要那么执着,因为世界上的事情,因缘所生法是很多很多的变化,不是一个常态的情况。所以我们的内心不一定要那么坚固,对某一个人一定要定义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冤家,这个人是我的朋友,可能他过去是你的朋友,可能他也过去是你的冤家。所以我们内心当中把这种冤亲的分别透过这个因缘观无自性把它给铲平,这世界上可以随因缘变化的,朋友可以变成冤家,冤家也可以变成朋友。所以平等舍把内心的高低先铲平,第一个次第。
铲平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修七重因果,修菩提心。七重因果当中有三个次第,第一个先修业力之相。我们感觉到对一个众生慈悲,慈者以乐,悲者拔苦。我们一般人的想法,我活在这个世间,我自己不能有痛苦,我自己要有很多安乐,别人怎么样跟我没关系。我们一般是这样的,但是这个观念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别人跟我们有很深密的关系,不是没有关系。所以说我们今天修慈悲心,一定要把众生跟你的关系找出来,你才有办法说你想要拔他的苦,你想要给他安乐。就是要把你心中的观念,你认为你跟他没关系的想法把它校正过来。你跟他有很密切的关系,就是你跟他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
知母念恩报恩。我们跟一切有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第一个,知母。我们无始劫来在三界流转,一生一生的流转,生死大海一望无际,我们过去曾经经历了无量无边的生死,每一个生命的出现,这个生命不会从虚空中跑出来,一定要有一个母亲,有一个母亲才能够把我们生出来。换句话说我们每一次的受生,都有一个母亲作因缘,这样子讲我们在无量劫当中每一个众生包括人类的,包括鬼神道的,包括天上飞的鸟,地上爬的蚂蚁,他们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当然我们从今生的眼光来看,我们每一个人的业务变现各式各样的果报。虽然今天他已经不是我的母亲,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把眼光放大一点,我们观察过去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曾经是我们的母亲,这个事实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说你从无量的生命的流转当中你如实地知道,一切的有情都曾经做过你的母亲,这是你应该要确认的。知母,每一个众生都是你过去的母亲,这个就是你应该内心当中要生起这样的认识。
念恩。你忆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我们一个生命会出现,母亲的十月怀胎,生出来以后我们自己又不能独立地生活,我们的食衣住行完全要靠母亲的帮助,我们吃母亲的奶,从小到大到我们能够处理自己为止,我们要完全依靠母亲的照顾,一天都不能离开母亲。所以我们念恩,我们忆念母亲对我们的恩德。换句话说,虽然这个有情现在已经不是我的母亲了,但是他过去做我的母亲的时候就像我今生的母亲一样,对我的照顾是没有差别的。时间不断地变化,每一个人因果也不断地变化,但是不能破坏他是我母亲的事实,他曾经对我有恩,这件事情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要忆念她做我母亲的时候对我的恩惠。
报恩。我今生有一点能力了,我应该尽我的能力作出一些行动,来报答我过去的母亲,来报答他对我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我们透过对无量生命的观察,如实地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母亲,她做我母亲的时候施给我很多的恩惠,所以我应该报答一切的有情。这样子讲,就是把我们一个众生跟我们一个菩萨一切有情的关系就建立起来。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冲动,要去利益一切有情。
以上是业力之相。由这个业力之相,我们可以正式修慈悲心。
慈悲心有慈心、悲心跟增上意乐。这个时候我们观察有情众生,比如说我今天放个蒙山,我持一个大悲咒,我今天拜一个八十八佛,这个是一个功德,功德法财。当然这个功德法财我也可以自己受用,那我今生安乐,来世富贵,但是我不要,我要把这个功德予乐,我观想无量无边的有情,我把功德布施给他们。他们没有快乐,我把诵经持咒的功德输送给他们,他们因为我这一堂功课能够得到种种的安乐,得到五欲的乐,三昧的乐,涅槃乐。有乐以后还不够,他还有痛苦,有痛苦总还是不圆满,要想办法把它拔除,他有很多的老病死的痛苦,那么这个时候我利用我这堂课的功德,把他身心的痛苦都拔除掉,就是慈者予乐,悲者拔苦。经过这样的慈心跟悲心以后,下面还有一个增上意乐。增上意乐就是把慈悲心的心情加以坚定,增上就是一个很强大势力的意乐。我们举一个例子,《广论》上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商人,有一个独生子,这个独生子有一天掉到粪坑里去了,小孩子他又不懂事,在粪坑里跑来跑去,很脏、很危险,路人经过就有一点恻隐慈悲心,这个小孩真可怜,掉到粪坑里也没有人救他,有几十个人在围观,但是没有人下去救他,因为毕竟太臭了,这个时候这个商人的父亲看到他儿子以后,没有做任何考虑,马上跳到粪坑去把他儿子给救起来。其实天人在天上看见众生在受苦,他也有慈悲心,大梵天王也有慈悲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是诸天看到众生受苦的时候的心情就像路人看到这个小孩子掉到粪坑里一样。唉呀,众生很可怜,只是讲这句话而已,他不能采取行动。菩萨不同,菩萨观察众生就象自己的独生子一样,他看到众生有苦,他会主动积极的去为他拔苦,付诸行动。增上意乐就是说,一个菩萨行者,你应该要想到说为这个众生拔苦与乐,就像救自己的独生子一样,因为你是他唯一的希望。有些人认为说,怕什么,我不把功德回向给众生,多的是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会回向给他们。这个增上意乐就是说为众生拔苦与乐,是我不共的使命,这是我的责任感,我不能够推卸,因为他是我的独生子。所以增上意乐就是把我们的使命感加强,让你自己认为这个慈心跟悲心是一个不共的使命。
成就菩提心愿。你每天不断的积集很多的功德,持咒诵经拜八十八佛,早晚功课。每天你为你过去的母亲、一切有情回向,希望他们能够离苦,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安乐。这个时候你会想为利有情愿成佛。我一定要赶快成就佛道,才能够为众生做更大的安乐,我如果晚一天成佛,众生就要多一天受苦。所以说,你为了要利益有情,为了要拔一切有情的苦,予一切众生安乐,你要赶快成就佛道,这个时候就刺激你的精进,为利有情愿成佛,因为你只有成就佛道,你有无量的功德,才能够给众生究竟的安乐。所以由慈心、悲心、增上心的一个使命感,这个时候你从内心当中,内心深处才能发动出一个菩提心。佛道无上誓愿成。因为我只有成佛我才能给众生究竟的安乐。
所以菩提心有三个次第,第一个业因相,把你跟众生母子的关系先建立起来,然后忆念他的恩德,然后不断地把功德输送给他们,也希望他们离苦,希望他们得到安乐,最后以一种自我要求,为利有情愿成佛,我要赶快成就佛道。否则我不成佛的话,无量无边的有情就要继续受苦。这个就是七重因果。它有七个次第。
能海大师的偈颂:“所缘尽有情,次第总别修。行相须明了,决定心不动。智悲德速圆,伏灭诸我见。成佛之始基,亦顿超十地。”能海大师把七重因果,他以一个偈颂来总持。七重因果修慈悲心所缘的境界是一切的有情,不能有所简别,不管是亲家,不管是冤家,都是你修慈悲心的对象,但是次第有总别的不同。你应该先对于你的亲属先修慈悲心,再对于中庸的,他也不是亲属,他也不是冤家,平常的因缘,第三个再对冤家,然后最后再面对一切有情。
行相须明了,决定心不动。这当中的行相,从念母、知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每一个行相都要很清楚地现前。知母你内心的感受就要出现,念恩,内心当中就要有这样的觉受出现。报恩,就有报恩的觉受,每一个行相都要现前,不能含糊笼统。现前到什么情况呢?决定心不动。这个止观的法门经过你一次一次的观想以后,你内心当中决定不再为逆境所动。不管众生他怎么样恼害你,你总是觉得,你对我恼害那是一回事,你过去是我的母亲这个事实是不能改变的。这样子我们的心情就不同,比如说有一个人打你,你很生气,但是你的母亲打你那又不同,因为他曾经对你有恩。虽然他一时地失控,但是你会忆念毕竟是我的母亲,从小没有她我就不能成长,你会包容她、宽恕他,所以决定心不动。不管是遇到任何逆境,你认为这个有情,她是你的母亲这个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不管你对我采取什么行动,你永远是我过去的母亲,这种决定的心情是不能动摇的。这两句话是讲到修行的内涵。后面两句话是赞叹这个功德。
智悲德速圆,伏灭诸我见。你感觉上,你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做,就在那个地方做功课,做完功课之后就修了一次七重因果。知母、念恩、报恩,乃至于发起菩提心。但是你这一念念当中,你的智慧、你的大悲的功德就在念念当中急速成就,而且伏灭诸我见。慈悲观虽然本身不是空观,但是它也能够调伏我见,因为我们凡夫的我执是怎么增长的呢,就是处处就考虑到我,世界上有了什么乐的事情,都要归我,世界上有痛苦的事都要远离我。我们一个菩萨经常这样来思考事情,增长无明。现在我们改一个思考方式,我所有的功德都布施给众生,为他离苦得乐,就是以一切有情来取代自我,那么这样子修行久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呢?伏灭诸我见。我执我见就慢慢能够,个性就容易调柔善顺,不象过去那么刚强。
成佛之始基,亦顿超十地。它不但是伏灭诸我见,它是成佛的根基,因地,未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乃至于顿超十地。这两句话是赞叹修习七重因果的功德。这个就是念众生恩,发菩提心的方法。
以上是修习菩提心的次第,有出离心,菩提心两个次第。
中国的《易经》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调伏烦恼,我们要象天体太阳的运转,每天自强不息。即我们应该要严格地要求自己,每天固定地起来拜佛,做定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自强不息来要求自己。但是面对一切有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面对有情就象大地一样,就不能以天为标准,就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大地,你丢好的东西它也帮你承担下来,你丢垃圾它也给你承担下来,它就是以一种慈悲的胸量来包容摄受一切众生。当然我们能够生起慈悲心,世界上的事情不会突然间无中生有,就是你每天把这个七重因果思维一遍,你的慈悲的胸量就会扩大。我们一般人,刚出家的时候会要求自己很严格,但是你对自己很严格的时候,你的个性也会很奇怪,孤僻,这个难免的。因为你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你也很自然地用这个标准要求别人,但是你这样你就破坏你的菩萨道。你当初出家的时候你在佛前发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应该以七重因果来调整自己,让自己的性格能够关怀众生,包容众生。当然这个就是你在平常的时候在寂静的当中,念念的栽培慈悲的善根。
丙四,结示发心功德以劝修。
《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切众生界;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余诸妙行。”
这是佛陀在《华严经》赞叹发菩提心的功德。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佛陀讲到佛所成就的种种功德,包括法身,佛陀正报的身心,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乃至于法身的功德,净土的功德,佛陀所成就的依报的功德。
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
这些功德都是由菩提心所成就的,所以说这些功德就是一切佛法的功德。菩提心能够成就一切佛法的功德。
何以故?
菩提心有何等大的力量能产生这样的功德呢?
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
我们在行菩萨道,菩萨道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们在自利的时候,一个人在山中的佛堂拜佛、念佛、打坐,你自己可以调整自己,我欢喜打坐我就打坐,我欢喜拜佛我就拜佛,没有人能够障碍你,身心寂静安乐。但是你今天离开了佛堂,到众生尘劳的世界,你面对众生烦恼跟罪业的时候,你要在众生的污泥当中建立佛法,施设方便来教化他,这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众生的烦恼罪业会反弹给你,那么菩萨这个事他怎么能够做下去呢?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这个菩萨内心当中一定要有菩提心,否则他就做不下去。
一切的佛陀所有因地的菩萨行,都是依止菩提心而生起的。
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经论上说,有一个阿罗汉带一个小沙弥去托钵,小沙弥到大太阳下看到一头牛在耕田,这头牛已经很老了,很辛苦。他就起了一念慈悲心,众生由于过去的业力受生死流转的苦,我有一天成就以后一定要广度一切众生,使令他们解脱痛苦。他动这个念头以后,阿罗汉说徒弟你走前面,徒弟走前面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吵架,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个性刚强。小沙弥看见以后在想,哎呀,众生的境界烦恼那么粗重,个性那么刚强,很难调伏的,算了算了,我还是一个人在山中好好修习空观,把空、无我、无我所,自己解脱也就罢了,退失菩提心。退失菩提心后师父说你到后面去。
托钵完了以后,徒弟就问师父,你一下子叫我到前面去,一下子叫我到后面去,这是怎么回事?师父说你一念的菩提心,一念相应一念佛,你一念的菩提心是跟佛菩萨法界相应,所以我就请你走在前面,佛菩萨要走在前面,走在阿罗汉的前面。但是你退失了菩提心,凡夫的世界现前,到后面去。
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中也提到这个观念,你发菩提心跟不发菩提心有什么差别。王子坠地,功超群臣,这个人他在王族的地方出生,是一个王子,他以后要继承王位,王子坠地,功超群臣。这个王子他出生以后,对国家对社会完全没有奉献,但是你不要忘了,他是王族,你是一个大臣,你是一个宰相,你一生为公为众,为国为民,但是你最多只做到宰相,你不能做国王,难道你想篡位。你要想做国王,你必须投胎到皇宫的地方去。因为你不是王的种性。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不发菩提心,你的种性不是成佛的种性。你做很多的加行,你毕竟不是成就一个这样的因地。
佛法讲因果,就象《楞严经》中,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一个人不发菩提心他做很大的功德。譬如蒸沙欲成佳馔,无有是处。你拿沙去煮饭,用大火去烤,很大的功德,但是最后是热沙,为什么?沙非饭本。因为这个沙不是饭的因地,你这个沙煮了很久,就是一个热沙。煮饭要用米才能煮成饭,因为米是成就饭的因地。所以说呢,我们虽然表面上我在佛堂当中,我对众生什么贡献也没有,出了家以后就在这个地方打坐,诵经,修七重因果。不要小看,你念念之间已经成就一个成佛的种性,就象王子坠地一样。虽然你什么事都没做,但是你是一个王子的种性,只要你中间不退失菩提心,不中间死亡,你迟早要继承王位。
所以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因为未来的功德就从你现在开始生起,从修慈悲观生起。
所以《华严经》最后讲出一个偈颂:“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切众生界;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余诸妙行。”
我们在佛堂当中一念的跟菩提心相应的功德,这件事情的功德是不可以称量的。世界上充满了九法界的一切有情众生,九界的众生集合大家的智慧来宣说、来赞叹都不能穷尽。菩提心的功德唯佛与佛才能穷尽,只有佛陀才能够讲清楚,菩萨都还不能讲清楚。你一念发菩提心都不得了,何况你依止菩提心所引生的种种的善行。《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宗喀巴大师说,我们今天不发菩提心,我们偶尔也会起一念的恻隐之心,看到一只小狗,我们也会随手倒一碗饭给它吃。一个发菩提心的人,看到小狗也会倒一碗饭给它吃,但这两个功德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呢?不发菩提心的人,你随顺因缘,偈尔也会生起一念恻隐的慈悲心。你这样子的行为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你倒一碗饭给它吃就是一个善业,这个善业的力量可能让你今生或者是来生得到一点安乐的果报,得到一个糖果,吃完就没有了。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你倒一碗饭给狗吃,这样的一个善业,就是一个成佛的资粮,那是一个摩尼宝珠,不是一个糖果,善业就转成一种广大的功德。因为你的发心是有菩提心的摄持,那一念的发心不同,善业的力量就不一样。因为你依止菩提心所发动的善业,这件善业就变成一个广大的功德。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根据《大乘庄严经论》。
一譬如大地,能生长万物。菩提心亦如是,于一切佛法能生长摄持故。
我们对菩提心应该怎么认识呢?就象大地。一切的草木、水果都不能够在虚空中生长,一定要有大地的滋养,这个大地能够生长一切的万物。我们菩提心亦如是,一切佛法能生长摄持故。即我们在佛法中所栽培的功德,它不能够依止在名利心的基础,名利心只能生起善业,不能生起功德。这个功德一定要依止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所以说它就象大地一样,一切草木的依止处,功德要依止菩提心,就象草木依止大地一样,所以它是我们菩萨道的大地。
譬如大藏,取物无尽。菩提心亦如是,修行布施波罗密多,周济有情亦无尽故。
菩提心就象一个广大的宝藏,你今天取宝物,明天取宝物,没有穷尽的一天,它能够给你提供无量无边的宝物,没有穷尽。菩提心亦如是,修行布施波办密多,周济有情亦无尽故。我们一个没有发菩提心的人,我们修习的善法是有穷尽的一天,可能你早上修习善法,你晚上就不修了。或者你修了十年你就不修了。或者你今生修善法,你下辈子就不修了。但是菩提心就不是。我们看十大愿王,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十大愿王无有穷尽,空间的无量,乃至于时间的无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一个菩萨行者在行布施波罗密的时候,他是尽未来际的一种愿力。就象是宝物无穷尽地提供给众生,他为什么能发起一个这样的能力呢?这是有菩提心的摄持。菩提心来摄持布施波罗密,使令你的布施波罗密变成一种时空无尽的一种愿望,就象广大的宝藏一样,取物不尽。
三,譬如宝矿,出生种种珍宝;菩提心亦如是,修持净戒波罗密多,出生种种功德故。
菩提心就像我们山中的宝矿,你能够把这个宝矿挖出来,出生种种的珍宝,蓝宝石、红宝石、金银宝物都能够出生。菩提心亦复如是,我们依止菩提心来修行净戒波罗密多,出生种种功德。这个牵涉到戒体的观念,比如有些人会问我们出家的法师,居士问说:“师父,我今天没有受戒,我没有受五戒,也没有受八关斋戒,但是我也修善法。外道他没有在佛前受戒,但是他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样跟受戒仪式有什么差别?”
这两个事情有很大的差别,你没有在佛前发愿得到这个戒体,你这个不杀生,是一个善业。你今天在受戒的时候,在师长的面前,面对有情,对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有一种愿力的种子,有一种由本期誓,有一种愿力。这个时候你再去持戒,这个持戒变成一种无量的功德,就不是一个善业的力量。他能够把这种少量的善业转成无量的功德。
所以说你同样的不杀生,你有受戒跟没有受戒有很大的差别。就是有愿力跟没有愿力摄持的差别。所以说譬如宝矿,出生种种珍宝。菩提心亦如是,修持种种波罗密多,出生种种功德故。有菩提心的摄持,使令我们持戒更加的庄严,更加圆满。
四,譬如大海,能容受一切;菩提心亦如是,修习忍辱波罗密多,虽遭遇违逆众缘,皆能忍受,心不动故。
大海它能够包容、承受一切的染净诸法。你把干净的东西丢给大海,大海可以包容,你把脏东西丢给大海,大海照样包容。它的味道都不变,大海是一味的盐水,你丢酸甜苦辣的味道到大海去,一下子它就包容起来,变成一味的法水。大海是比喻菩提心亦如是,修习忍辱波罗密多,虽然这个菩萨在现前的身心,遭遇了很多违逆的众多的因缘,障碍的非礼的因缘,皆能安忍承受使令这一念心不动转。
忍辱波罗密多。当然一个非佛弟子,他不看经典,不发菩提心,他也能够修忍辱波罗密多。菩萨发了菩提心也修忍辱波罗密多,不过这两个不一样。我们一般人的思想,就是看到今生,你对我不起,我忍耐,再过几年我就有什么什么快乐的功德出现。这种眼光都是设定在今生的境界,一个发菩提心的人的心情不是这样的。虚空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他一个菩提心发起来以后,他对生命的看法是看到无量的生命。即今生的身心只是一个暂时的因缘,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他的胸量如此广大,眼界如此开阔,他不会在一种暂时的因缘中斤斤计较。一个开阔眼光的人,跟斤斤计较的人完全不一样。所以他遇到违逆的众缘皆能够忍受。因为他发的愿是广大的愿,所以我们看菩萨道,十信位,刚开始十信,然后十住,十住的菩萨智慧就高了,于实相里如实安住。十信位的菩萨智慧是不够的,但是他内心当中是靠什么因缘支持他行菩萨道?是靠他的愿力跟菩提心的支持。信愿,十信位完全靠信愿。不能忍要他忍,当然他有他高超的见地,他看到无量的生命,有一种理想的愿力在支持着他,所以他能够去包容这一切违逆的众缘。
五,譬如金刚坚不可坏;菩提心亦如是,修习精进波罗密多,勇猛牢固,他不能坏故。
菩提心就象金刚不能破坏,金刚钻拿铁锤去打打不坏的。一个有愿力的人他在修行,有力量,跟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不一样。他有一个理想,为利有情愿成佛,帮助一切有情,解脱一切有情,他这个时候勇猛牢固,他不能坏故。
六,譬如山王无物能动;菩提心亦如是,修习静虑波罗密多,于诸境界,心不散乱故。
象须弥山王。须弥山,台风不能吹动它。菩提心亦如是,修习静虑波罗密多,于诸境界,心不散乱故。这个讲止。
七,譬如药王能治诸病;菩提心亦如是,修习般若波罗密多,能对治烦恼所知二种障故。
我们看所有止观的书,不管天台的止观,不管唯识的止观,《解深密经》,《解四谛论》,在修止观之前,有一个修前方便。什么是修前方便呢?他一定要问你修止观依止什么样的心态来修,他一定要去问,你要把这个确认。你依止名利心修止观,那是一回事。你依止菩提心修止观,那又是一回事。这两个为什么差别呢?他为什么所有的祖师乃至于佛陀修止观要去问你这个心态呢?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内心当中得了禅定的境界以后,有很多事情会出现,大梵天王,一切的鬼神,会给你一些诱惑的境界,你在禅定当中会出现。如果依止名利心修止观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逃不过去了,你一定会被这个境界所系缚的,甚至于就着魔。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你遇到这种境界,你知道这不是我所要的,我一开始修止观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虚妄的境界,我一开始就不是为这个修止观的。所以你在这个时候能够不为妄转,所以你看任何止观的书,他要你一开始一定先要你发菩提心。然后依止一个菩提心的心情去修止修观。避免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出差错。所以你发菩提心,譬如山王,无物能动。你在这个趋向于大功德的宝所,旁边一些小花诱惑你,你不为它所动。
八,譬如仓库,是财物聚积处;菩提心亦如是,修习福智二种资粮,能聚积无量财法故。
菩提心就象一个仓库一样,是财物的一个聚积处。菩提心亦如是,能够修习福德、智慧两种资粮,能够把你的功德聚积起来,不会让它流失掉。
九,譬如车乘二轮具足,能到处去;菩提心亦如是,止观相应,能往安乐处故。
车乘有左右两个轮子,能够使令我们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菩提心亦复如是。依菩提心来修止观,能够趋向于大般涅槃,它有乘的功德。假设你不发菩提心,你修止观,顶多就到天上去而已,不能有这个乘,不能有这个波罗密的功德,不能到彼岸。
十,譬如大云能变现多种形相,注雨润泽万物;菩提心亦如是,能示现八相成道,化度众生故。
大云能够变现出多种形相,云一下子变现出人的形相,一下子变牛的形相,大象的形相,而且这个云能够变成雨来润泽万物。菩提心亦如是,能示现八相成道,化度众生故。为什么小乘的学者在灭度以后就灰身泯智,就不来到人间。大乘的菩萨成就涅槃以后能够从空出假,示现八相成道,化度众生,就是因为菩提心的关系。因地发的菩提心,所以果地的功德就有所不同。以上就是《大乘庄严经论》讲到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佛陀的意思是要我们一个凡夫的菩萨在积功累德之前,先把整个大方向确定。因为我们不发菩提心,我们的心情就是世俗的名利心,所以宗喀巴大师说,我们的心情只有两个,你不是名利心就是菩提心,不是菩提心就是名利心。那么发了菩提心以后会使令的目标明确,目标明确你不容易出差错。
我看计程车的统计,计程车司机发生车祸大多数是在没有客人的时候。为什么你没有客人的时候能发生车祸呢?这计程车司机回答说:“我没有客人的时候,我没有目标,我不知道车子开到哪里去。那么我有客人,我知道车子开到哪里去,我的目标很明确,虽然这当中很多的障碍,但是我能够突破障碍达到我的目标。”
我们修习也是这样,有些人刚开始勇猛精进,经过几年以后,修行的跑道中找不到他存在;有些人他刚开始是很慢,但是他的菩提心坚定,过了几年他越跑越快,他把那些过去那些超过的他的都超过去了。你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对你的生命来说是很重要的,你一个修学人有没有目标,这个事情就很严重了。反正你打板我就起床,拜佛我就拜佛,拜完佛我就出来,要怎么拜佛,不知道。这样子的话你只是在修习善业,不能够说你在积功累德,趋向菩提,还谈不上。你只是在修习善业,跟三宝结个缘,如此而已。佛法的意思,你偶尔修习善业,对你生命的大方向改变不大,你一定要从思想上改变,你一定要真正体会到生死的苦,从内心深处发起菩提心,大悲心,这个时候你的生命的大方向才会有所改变。所以我们在礼忏上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我们无量劫的罪业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呢?一定是你过去的那个烦恼的心情转成了菩提心,虽然我烦恼还很多,我的罪业还很重,但是我的目标很明确,这个时候你生命的大方向开始改变。所以佛法是重视这个大方向,你这个人不相信佛法,也不发菩提心,在世界上造了很多善业,佛陀对你还是担忧。因为你积集的善业暂时让你去人天受可乐的果报,你大方向的目标你迟早会造业,到三恶道去。所以我们对于修行确定大方向是很重要的。
开示劝勉。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比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
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
所有的大众,能够怜悯我一念的真诚的心,能够怜悯我这一念对大众深厚的期许。同立此菩提愿,同发此菩提心。
怎么做呢?
第一种情况:“未发者今发”。你过去还没有发菩提心,你从现在的学习以后,你开始发菩提心。
或者“已发者增长”,你已经发了菩提心,经过我们如理的思惟,使令它增长。
“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已经增长的,使令它相续广大。
我们这个课程的发心篇即将要结束。我们首先从八种发心来检别自己因地的发心,象镜子一样,就是邪、正、伪、真、小、大、偏、圆。以这八种发心来照自己因地的内涵,是邪、是正、是伪、是真、是小、是大、是偏、是圆。如果我们刚开始发心是有错误,没关系,我们这念心也是无自性的,因缘所生法,它能够随顺染污的因缘发起邪恶的心,它也能够假借我们佛法的如理作意把它改变过来。即先用八种发心来检别,然后再根据我们前面八种发心的方法,发起菩提心,乃至于数数的修习,使令它增长。
“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
虽然菩萨道是久远,但是你也不要退怯,因为这是我们迟早要走的路。我们一切众生迟早要成佛,你迟早要承当的,所以我们不要畏惧这个难而退怯。
也不要视为容易而轻浮。发菩提心太容易了,就不去修,这也不对。不要退怯,也不要轻浮。
“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
这个很重要。发菩提心也不能够太急切,太急切的话不久长久。舍利弗尊者本来是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修了六十小劫的大乘菩萨法。后来他有一生他发心要修布施波罗密,遇到一个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在路上哭。舍利弗说你哭什么,说我母亲生病了。医生说药要合修行清静戒行的人眼睛,才能够配药,我去哪里找呢?舍利弗说好,你给我一个布施的机会,把眼睛挖下来送给他。但是这个人说:“师父,我要的是右眼,你挖的是左眼睛。”
“你为什么不早说呢?”舍利弗又把右眼挖下来送给他。送给他以后,婆罗门闻一闻说,“你的眼睛这么臭,你算是什么修行人?”把他的眼睛往地上一甩就离开了。舍利弗尊者受到这个打击以后,产生众生难度的想法,罢罢罢,从今以后我在山中好好修行,自行解脱。他从这个时候就退大取小。
当然他前面发菩提心,行的功德没有退失,所以在法华会上他第一个发菩提心。虽然他退大取小,但是他后来发菩提心,前面的功德还是没有失掉。即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是圆满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但是你在实践的时候要量力而为。因为愿力是圆满的,但是实践上一定有次第,你不能超过你的负荷,否则伤害你的菩提心。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在发愿的时候,一定是圆满的,不检别任何众生,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一定要量力而为。
“勿委糜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
要把握现在,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不要等到我们下辈子再发菩提心,不要这样,现在就发菩提心。
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比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愚钝就不去用心,认为菩提心跟我没有缘,也不要以为自己根浅而不敢承当。就好象种树,刚开始种的时候,根没什么力量,种得很浅,但是你慢慢给它灌水,它的根就能够深到大地去。这个根深是由浅来的,没有人一下子种下去根就能够深的。根浅就能够日深,就象磨刀一样,磨久了,刚开始钝的刀子就利了。即不管我们过去生中栽培的是小乘的根性,人天的根性,都没关系,你从今生开始。我们对内心的本质要有理解,我们这一念心是因缘所生法,你用什么因缘它就会有变化。举个例子,比如你经常想一些五欲的境界,你的烦恼就重,你经常思维慈悲观,你的慈悲心就能够生起。这个很容易明白,我们这一念心是无自性的,不管我们过去栽培的够不够,过去的不要再提了,从现在开始,只要你愿意栽培一份,一份的功德,两份,两份的功德。这是勉励,你只要努力就会有功德。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
不要以为我发一念的菩提心,在佛堂当中这一念的行为,或者说戏言无益,我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就发菩提心,这样子一种虚愿,有什么作用呢?不能这样讲。看省庵大师怎么解释,因为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如果你内心当中很真诚,这个事情迟早会出现,你的愿广,你以后的行门就能够深远。即你现在感觉上在山中修行,修止观,为众生忏悔,为众生诵经,为众生放蒙山,好象说你这个菩萨对众生也没有什么利益,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因为你以后不管是今生,不管是来生,你做广大的佛教事业,就从你这个时候开始栽培,你以后为什么能够做广大的事业,就是你在因地的时候修慈悲观。没有你今天的修慈悲观,你哪里会有你以后的广大事业?所以我们不能够说我只要第十层楼,前面的九层楼都不要了,那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你这个十层楼是从第一层盖上去的。所以不要忽略我们在因地的栽培,为什么呢?因为你心里真诚,这个事情就能够慢慢地实践,你发愿的广,你以后就会有这样的行门的出现。
所以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我们这个愿力、心力不可思议,我们看世间的英雄豪杰,他为了仁义舍生取义。太史写历史时,皇上荒淫无道他照样写,哪一个国君做什么错事,皇上叫他改历史,不改!我要向后世有交待,头可以杀,历史不能改。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自己的生命,我们为什么每一个人对为着王权的逼迫能够这样坚持,他有愿力。他要把他所写的每一个字,让后世知道历史的真相,向历史交待,一个人的愿力有这种力量,当然这个是世间的愿力。
佛法的菩提愿力,这个菩提心到我们的心中转变我们无始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转成法身的般若德、解脱德,它有这种力量。愿力最坚,破坏一切的障碍。
最后结劝。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
如果能够相续,以后无上菩提的眷属,我们以后就结上无上菩提眷属了。莲池海会佛菩萨自今缔好。
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省庵大师最后发一个希望,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依止发菩提心的功德,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未来的三十二相,百福所庄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的功德,不是从现在的发心开始呢?这是一个何等殊胜的因缘。
以上是发心篇,就是我们透过智慧的观察,先观察三界的苦空无常,观察涅槃的功德,生起出离心,然后再观察一切的有情都是我的母亲,他们也在三界中流转,所以我不但要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我还有一份的责任要帮助一切有情,发起大悲心,这样子使令我们的行门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子就不容易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