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释义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89

《金刚经》释义——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法界通化。法界是遍虚空的,遍虚空的才能叫法界,不能说一个中国就叫法界。整个虚空叫法界。法界可以化为十方国土,十方佛国合成一个法界,合成一个虚空,通化就是通达无碍。这是从字面上讲叫法界通化。

从我们的心性来讲,我们的心为法界,通化无碍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三心不可得了。只有我们三心不可得的时候,才能叫法界通化。看经一定要把前后的话接应上。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迦佛又开始问须菩提,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假如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用七宝布满那么多的世界,以这个人这种布施的因缘,你看他得的福报多不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就是非常多的,世尊啊。如果这个人真的是用布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地方的七宝来布施,他得福是非常多、非常大的。

【须菩提啊。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里佛是打破有相、有住的心态,转为无相、无住的心态。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啊,如果把福德当成实实在在的话,这样去布施是有为布施、有求布施,是住相布施,是有限量的,是生灭的,我如来就不说得的福德多了。因为不是三轮体空,所以这样的布施的福报就大大的打折扣了。用一颗无所求、无所住的心,和求福德没有关系的心态来布施,这样我才说得的福德多呀。就是用清净圆满的心性去布施的时候,功德是无边无际的、是无量的。正因为是无相之心,所以说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是和宇宙同存的。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下一篇:《金刚经》释义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药师经释义 第二、文殊师利启请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四章 无象之象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金刚经》释义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金刚经讲解 第四讲
 金刚经讲解 第二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门直指 第八十二节 上载下载、全提半提[栏目:程叔彪居士]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tial Ideology of Tibe..[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为什么有些人的修行能顺缘具足,十分圆满,而有些人却违缘重重,修行无法成功?[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八 阿阇世王问答品第二十二之一[栏目:白话佛经]
 如何克服妒嫉心[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放生手册(海涛法师辑)[栏目:放生文集]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七四、筹办慈航大学的原因[栏目:慈航法师]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经题 会集人[栏目:净空法师]
 一心无别 就能找回自己[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静坐与喜悦之路 静坐四个方法[栏目:护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