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7

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衰弱);或载或隳(huī毁坏;崩毁)。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tài过甚,极)。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从文学上讲,想用私欲取得天下来治理它,我们很难预料到将来会怎么样。

从修行上讲,如果我们的后天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时候,我们可以预料他将一事无成,会见他不得力、不得法。后天思维想带领我们修行,后天思维为什么想带领我们修行,说往那里一打坐看到菩萨来了,高兴的很,再一定神魔头来了,这叫有为法。

想让自己顺利,必须把后天思维关闭,六门关闭六贼不入的时候,心才能清净下来,就可以入定。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只有中脉才能称为神器,就像老君的八卦炉一样,把孙悟空炼的火眼金睛。那孙悟空就是我们的无位真人(圣人)。天是天轮,下是海轮。

不可为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明白了自个的先天的东西之后,不去做那些有为的过分的事情,更不能去执著有为的东西了,要潜心不息修行了。只有你在潜心不息修行的时候,你的神器就越来越好越来越大,大到无边的时候,叫大器晚成。所以说自己一旦走上修行的道路之后,明白了神器明白了道之后,不去做那些有为的事情了,更不去去执著有为的东西。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如果顺着后天的头绪执著的时候,我们就会遭到失败,就会失去自个的无位真人。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所以真正的无位真人和宇宙都是融为一体的,做的都是清净无为的事情,它就不会败,也不会去执著,更不会有得失的心念。没有得失的心态,就没有失啊。

大家把《金刚经》、《心经》、《道德经》都明白之后,《道德经》讲的每一句话都能对应上。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衰弱);或载或隳。】物是指万有万类包括人在内,或者行走或者跟随,或吐或吹,或强或弱,或增加或毁掉是万物的自然表现状态,都是我们心外的物的状态。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tài过甚,极)】所以圣人跟万物融为一体的时候,就不会去强迫自己做过分、过头、极端的事情,让自己的心归于中正,时时处于平和。虽然有为,也等于无为,有无相生。

我们把自己不好的、过分的、不实在、奢侈的、极端的思想统统的去掉,心态平和,以天合天,第一个天是人心中的天,第二个天是外面的宇宙。我们的修行达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我们的心性又比以前豁达了,如果按四圣谛法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二禅三禅之间了,还没有达到无漏,还没有达到四果阿罗汉的地步。

大家要用心读《道德经》,然后看《金刚经》,《心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就把《金刚经》《心经》《药师经》《地藏经》先看完,然后把《道德经》里的很多话和佛经对一下,完全就是一样的,而且《道德经》里头也有功法,是暗藏在里面了,老子把《易经》里面的功法暗藏在《道德经》里面了。

《金刚经》一定要看,因为有的话写的非常精辟。我们平时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意是中乘。以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是名最上乘。这是六祖慧能的话。《金刚经》不光是定心,也是开你心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性定住,性不定则无向,量不足有方向也去不了,为什么?就像火箭不给它足够的能量去燃烧,它飞不上天的。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章 故善者果
下一篇: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离
 《金刚经》释义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器
 药师经释义 第十四、供佛解脱众难分
 《金刚经》释义 结束语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药师经释义 第十二、诸佛甚深行处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药师经讲解 第六讲
 药师经讲解 第五讲
 中脉是否通达的鉴别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十一世 蕃光凈璨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文明进香须知[栏目:道坚法师]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绪论[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紫柏老人集卷之二十四[栏目:紫柏大师]
 谈迷说悟[栏目:星云法师]
 立身行道,行道在心[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任何一个人都有过去世[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圣境难测[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新人新佛新世界[栏目:仁俊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五[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