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4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无为无不为和前面很多话就对应上了,也和最后一章对应上了,第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对应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你能把这几句理解过来整个《道德经》也就通达了。老子《道德经》就这几句话,但是他为了展开说让大家能明了,他写了81章。以老子的修为和智慧一篇就够,不用81篇,就跟释迦佛似的,如果大家都能有觉悟的话,他只讲大乘法就够了,小乘法不用讲。一看这些人不适合大乘法了,然后回头才讲了小乘法,小乘法一看还是不行,又讲人道法,孜孜不倦的讲了49年法。释迦佛和老子非常慈悲啊。

大家看经一定要真正的用心去看,你真用心看的时候,经里头遍地是黄金哪。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自然无为的,它不会因为人、神、佛的力量行为、心态来转变它固有的规律。然而如果执着无为,就成了顽空。无为为本,有为为用,无为而有为,有为仍然是无为。有为寓于无为中,无为通过有为来体现。

道本常存,它创造了宇宙万物,创造了人类,但它从来不参与万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讲的天道,天道自然。

从自性心来讲,我们的自性心和法身从来不会参与后天的生长过程的,它只起到一个监管作用。它监管的作用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法身要放出光芒普照四大和合的色体并摄受后天,然后把四大和合的小我从邪道上引入佛法上走上修行之路,这是法身的作用。但是你在平时的所作所为,它是不参与的。一旦自性法身普照的时候,它是融合大道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候王指君王以下,用《易经》来讲是四爻以内的,三爻和四爻称为候王,五爻称为君王,六爻代表的是宗庙。所以候王起到中层领导人。

候王在我们身体当中就是后天的思维。如果你让后天的思维能真正的顺随大道自然的话,这个时候我们的自性心(能量)自然而然的就能守固、加固,这个时候万物将自化。你也不用参与万物,万物就自个的发生变化,是自性能量的普照的作用,像春天的雨水润物细无声,万物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大家可以用自己修来的能量作试验来验证自己,比如说养了一盆花,这盆花枯萎了,但还没有死亡,这个时候你可以用修来的能量(心)与花沟通的时候,能量注入了花茎,这个花过一两天又开始繁茂了,这个实验我曾经做过。

只要用心去对待万物的时候,将有益于万物,你不去用慈悲心与它沟通的时候,这个万物可能就要枯萎。说不参与是相对的,真正参与是绝对的,因为没有脱离一切一切。很多人修行变得很消极,说这个那个都与他无关,这不是修行人的心态。真正修行明白的人是参与一切的,但是他不干预。干预和参与是两个层面。干预别人的生活,干预别人的家庭,说你修行了,你那个老婆对你不好就跟她离婚呀,这个叫干预;参与是用一种博大的慈悲心,用我的能量照射着你摄受着你,但是我不去干预。你们应该听懂了吧。

【化而欲作】我们不加干涉万物,让三界内的一切一切按照它原本的运行规律,自个去运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这个吾是与道融为一体的我,镇为守住、治理。无名之朴是大道,吾用大道来治理天下,自性甘露水滋润天下万物,后天归顺了大道,各正其命,也就没有了后天的欲望,心就清净下来了,无为而无不为,天下就自正了。

大家修行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态保持最平静最平稳,达到宁静致远的情况下,那时候你的名与利就淡薄了,你也远离了是是非非,也远离了戎马生涯。在跟人家争夺的时候就叫戎马生涯,比如单位竞争一个位置的时候,虽然没有刀枪、大炮、飞机,那种无声的东西在心中已经起来了,炮烟已经弥漫了整个心脏,整个头脑,整个思维,这个叫无声的战场。也只有我们达到最安静的时候也就返朴归宗了,返朴就是无名之朴,就是最原始的本来是最妙的,不修行永远体验不到这个妙。也只有不断修行不断开拓自己智慧的时候,你的静将达到最无上静,叫宁静致远,这个时候天下将自正。天下,就是说你的身心完全能安静下来了,也就能达到入静入定了,身心中正。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下一篇: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器
 塔喻禅净密法语开示
 药师经释义 第十五、药叉大将护法分
 《金刚经》释义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金刚经》释义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金刚经》释义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药师经讲解 第十一讲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明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
 《金刚经》释义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八)~C 第198经~200经(罗睺罗经)[栏目:界定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10、五戒十善[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今夜月淡淡 除夕忆恩浓[栏目:如瑞法师]
 法句经讲记(四)[栏目:传道法师]
 相应11经 以前经[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在财富面前随缘安住[栏目:达真堪布]
 我们在行法上建立正确的模式,当内化成本能时,在生活上即能自然起用?[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盲人摸象[栏目:般若]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二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