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在听经前,大家应发起广大的心愿:为利益一切众生誓愿成佛,而既要成佛,便需听闻广大的佛法。便以这样的动机来听闻《入行论》这部开示大乘菩萨修持的论典。
昨日我们讲到发起菩提心之前,为了令自己对生起菩提心感到欢喜,便赞叹菩提心如阿迦陀般的灵丹妙药,息灭一切众生的痛苦疾病;又如浓荫蔽覆的大树,令三有轮回中流浪的众生得到清凉;又如桥梁或渡口,让众生远离恶趣的痛苦;像清凉的明月、明亮的太阳一样,可以给众生清凉,亦可将众生的无知愚昧、一切黑暗之物均以破除。明月可驱除众生的烦恼,太阳则可驱除众生的无明。此处无明,指我执。世俗菩提心本身来说,无法破除这种我执。但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辅助,仅仅只有空性慧,是无法将烦恼习气、所知障完全断尽的。唯有世俗菩提心的辅助,再加上空性慧,才能将我执的根本、乃至习气全部断尽。
“搅正法乳成酥酪,此是醍醐无上味”。打个比喻,三藏十二部的佛法正如牛奶般,通过闻思修这几个方面反复在牛奶中大力搅拌——以此认真学习探讨,便归结出佛法的根本。牛乳中最精华的乃是醍醐,佛法中最精华的是什么?正是菩提心。通过闻思修的智慧,我们慢慢就能体会。
下面讲到,一切有情宾客均是我们尊敬造福的人。他们在生死的旷野里流浪,希望得到安乐。菩提心可以满其所欲,令一切有情均成为我们的上宾,令他们一一心满意足。然后便是“令他欢喜”:于诸佛菩萨面前发愿,誓愿给众生以无上的菩提大乐,在成佛之前,则以人天安乐来供一切有情享用。依靠自己发出的菩提心,令人、天、非天等一切有情都能够十分欢喜。在这里,贵宾分为简单的三个种类:上师三宝为功德的贵宾;六道众生为我们悲心的贵宾,只有让他们欢喜,诸佛菩萨才会欢喜;第三个贵宾,则是对我们有所伤害的邪魔。有了菩提心,则能令这三类贵宾都欢喜、令其悉皆满足。这些前面的三品讲过了。
以下四、五、六三品,讲菩提心生起后不再退失。第四品是讲“不放逸”:我们应怀着一种谨慎的心去对待取舍,应制止处、应修持处都要谨慎地对待;第五品讲“正知”,即对自身身语意三门的观察;第六品讲“嗔心的对治”,即忍辱、安忍。对菩提心来说,最大的违缘障碍就是嗔心。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在没有正式受持之前,无论忏悔、积集资粮或八支供养,均是为生起菩提心做准备。到正行时,有两个颂文:“如其往昔诸如来,从于生起菩提心”:正如过去诸佛那样,发起愿、行菩提心,如理地学习菩萨学处、受持菩萨戒。
怎样才能如理学习?那就是第四品“不放逸”。对菩萨戒的学处,发起精进谨慎的心,如理行持一切应作、不应作处。对于菩萨戒的学习,尽管能做到这样的如理不放逸,然而对我们一般凡夫而言,身体便是心的奴役,心让它做什么它便做什么,而我们的心又为烦恼所控制,所以有时没办法不对菩萨戒的学处不放逸——因此,便需要第五品“正知”。对自己身语意进行观察,不为烦恼所转,能把烦恼压服下去,这样对第四品所说的“不放逸”就容易进行。而正知里,返观我们内心中的烦恼、嗔恨又非常严重,一旦生起嗔心,容易破坏菩提心,也容易造下各种各样的恶业,引起极大罪过——因此,紧接着便是第六品“安忍”。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相互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不放逸、正知、安忍,不让难得生起的菩提心退失。
第四品“不放逸品”分为两个大的科目:第一科是对于正文的解说;第二科是诠说其名。我们前面讲过,藏文的名字是放在最后的。
第一科又分三:一,简单介绍其中内容;二,广说,予以非常详细的解说;三,结义,简单总结。
第一部分,简单宣说中,有一颂文:
如是如来最胜子 已发坚固菩提心
复应恒时无动摇 励力无违诸学处
如这样圆满大觉世尊的最殊胜的孩子——发起并受持坚固愿、行菩提心的菩萨,恒常地不动摇、不散乱,心中对菩萨戒的学处,即愿、行菩提心的戒律,都能够坚固励力地守护。依靠什么才能做到这样?即是正知正念不放逸、对菩萨学处不仅承认,更要励力地去学习。“励力无违诸学处”:自己已成为如来家族中的一员,所以一切行为都不可给如来种姓丢脸。自己做任何事,无论行走坐卧,及种种事体,均要相应于菩萨的行为,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做出非理的行为。
在第二部分,广大解说中,又分三:一,就我们修学内容而言,应不放逸;二,就获得暇满人身而言,应不放逸;三,思维我们所应断的烦恼,也应不放逸——烦恼是令自己产生痛苦的根本,是真正的怨敌。想要断除它,放逸散乱是不可能的。想要断尽烦恼,认识它的过患,把它当作自己真正的敌人来对待,而且坚定断除它的话,一定要保持不放逸。便从这三个部分来分别说明为什么应不放逸。
刚才讲到三个不应放逸之内容,第一个,就修学内容而言应不放逸,此处又分二:一,意乐的菩提心方面,我们不应放逸。就是我们的思想、菩提心在这方面观察一下的话,不应该放逸;二,六度的修持上,我们不应放逸。
于其一,修行菩提心上不予放逸,有十个颂文:
若率尔作本无心 或虽观察未详辨
是事虽已誓愿为 容当再思慎作止
若经诸佛及佛子 以大般若所观察
自心亦已屡研寻 此中尚复何犹豫
若已如是发誓言 而于其事不成办
则为欺诳诸有情 我当堕落生何趣
经云若心欲布施 微少下劣寻常物
其人布施不果行 后当堕入饿鬼中
今于无上菩提果 志心思维作施助
欺诳一切诸众生 欲生善趣何可得
或有弃舍菩提心 能成声闻解脱者
业果之理不思议 惟一切智能了知
菩提萨埵诸堕中 退菩提心为最重
若有违犯如是行 是坏一切众生利
若人但于刹那间 障碍菩萨作福德
即为坏诸有情利 应受恶趣无边苦
坏一有情安乐事 尚于自身致衰损
况坏遍满虚空界 有情义利何待言
如是由斯罪堕力 复依菩提心威力
辗转升沉生死轮 登菩萨地常为碍
“若率尔作本无心,或虽观察未详辨”:我们在做事时,有时候没有观察应作不应作,便非常轻率地去做,根本没有想一想到底怎么回事。或者虽然观察了,却未详加观察思维,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就付诸行动。“是事虽已誓愿为,容当再思慎作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们当初信誓旦旦要完成一件事,却因没有详加观察的缘故,日后很容易动摇,犹豫是坚持做下去还是放弃。日常的事若这样做可以理解,因为一开始没有仔细观察,后来发现事情发展不如人意,即可改变主张。“若经诸佛及佛子,以大般若所观察”,然而对于菩提心却并非如此:诸佛以多劫的观察,认定只有菩提心最有利益;而弥勒菩萨、文殊菩萨以无边的智慧观察,亦发现受持菩提心对有情有很大利益。倘若舍弃,便有很大的过患。“自心亦已屡研寻,此中尚复何犹豫”,而且对我们而言,通过闻思经论,也思维了菩提心的功德,乃至多方面观察它对我们的利益,这样还犹豫什么呢?完全没有必要犹豫!如果还有对菩提心想舍弃、不想如理地学习,这更是不如理的事情!
“若已如是发誓言”,前面发起菩提心时,也发起广大的誓愿:为利益众生而愿成佛。这样的广大的誓愿既已说出口,内心也生起;“而于其事不成办”,而不去实践在具体行持上,只是口头上说说罢了,这便是欺骗有情。“则为欺诳诸有情,我当堕落生何趣”,原来我们想利益有情,而这样便成了说妄语,在未来世中会投生于恶趣。《正法念住经》说:如果我们仅仅想了下,要布施一点微小之物,虽然既没说出来、亦未发愿,但因未实践之故,会因此堕落于饿鬼道中;倘若非常明确地发愿要布施,而后来又没布施的话,当堕落于地狱中。在另一部经典《分别住趣经》中说:若有人想布施果实、蔬菜等,心里起了布施之念,但是后来又因悭吝舍不得故没有布施,会投生于饿鬼中,尝受无边的痛苦。饿鬼之因即是悭吝,哪怕只是一些下劣之物略转念施予后又不施,也会堕落饿鬼;“今于无上菩提果,志心思维作施助”,之前我们发愿要宴请一切有情,飨之以无上的菩提大乐以及现前的人天安乐,思维这样去利益他们,后来却未付诸行动;“欺诳一切诸众生”,以此相较之前的布施未践;“欲生善趣何可得”,想要投生善趣就更是不可能的事。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事:自己脑子一热什么都答应,到后来什么都没做,这样的后果很可怕。为了破除悭吝,我们应狠狠心,多锻炼修持布施,以免造下饿鬼之因。
“或有弃舍菩提心,能成声闻解脱者”:倘若舍弃菩提心,便会堕落恶趣很难出离。那么有人便问,往世舍利弗也发愿成就菩提心,后来也退失了,为什么还会得到阿罗汉果?此中典故是:往昔舍利弗发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而且去实践菩萨行时,有天母魔波旬化缘讨要其右手。舍利弗当即砍下右臂,以左手递给她。然而在古印度风俗中,以左手给物是极不恭敬之举,天母魔为此非常不悦,便将舍利弗之右手弃之地上。舍利弗叹道:众生难度啊!便因此退心,然后精进小乘,证得阿罗汉果。为什么他并未堕落恶趣?下面的颂文即为断除此疑惑而说:“业果之理不思议,唯一切智能了知”,内在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非常不可思议,其中情况只有佛陀可以了知。我们不要将自己同舍利弗等相提并论,还是应该谨慎,一旦发起菩提心就不要舍弃,稳固去学习。
“菩提萨埵诸堕中,退菩提心为最重”,菩萨戒有十八条根本重罪。其中,退失菩提心是最根本最重的,一旦退失菩提心,即整个菩萨戒就全部消失;“若有违犯如是行,是坏一切众生利”,如果违犯了这样的行为——舍弃菩提心(即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就相当于损坏了一切众生的利益,便是伤害了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