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天
 
{返回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0

第二十天

刚才有位师父问什么是圆满的菩提心?答案便是追求圆满普通的心。“圆满”,即追求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圆满大菩提的心。倘若没有追求无上圆满、利益他人大菩提的菩提心的摄持,所作善业是无法完全遮除恶业的。此处“圆满”之意并非菩提心量的大小,而是 “圆满菩提”,也就是无上的佛陀,一切功德全部圆满、过失全部净化。

“虽如此日身无病,饮食支身暂未死。年命刹那难保信,色身须臾如泡影”,我们不要为现前的上好机缘所蒙蔽,以为它会恒久住于世间。色身是无常的,自己没有一点自主权,只是暂时借贷来的东西而已。因此就修学佛法而言,不要以为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这是错误的想法!身体既是暂时借贷,很快就要还给他人,因此在目前还能稍微有点自主权时,便要精进修持。

许多人认为,得到人身不精进修行也可以,日后还可以再得,到那时再修持。为破除这样的思想,即有此颂文:“以我如今所行为,再得人身尚难必。若时不能得人身,无缘修善唯作恶”,通过返观自己身语意的状态,便知自己经此三门造作无数恶业,而再得人身的善因却没有去造,以后又怎么可能再得到人身?!一旦失去人身堕落恶趣,就只有继续再造恶——因为恶趣完全为愚痴和痛苦所覆蔽,想要行善是不可能的。如果想在来世继续得到人身,就应问自己现在有没有造作这个因缘?因此,我们既然现已经得到人身的因缘,就应积极进取,以后还有再得人身的机会。而反观自己身语意,往往都是在造恶业,只能堕入恶趣,继续造恶,如是辗转漂流于恶趣,连善知识之名都难以听闻。

“若时有缘能行善,而我不作诸善业。恶趣众苦所昏蒙,尔时我何能为力”,如今我们值遇佛法、得到人身,并有行持善法的动机和能力,在这样的好机缘下,如果没有励力把握行持善法,一旦堕落恶趣就会为痛苦所逼恼、被愚痴所蒙昧,根本不知一切善恶的取舍。到那时自己又能做什么呢?只是毫无办法、无能为力!

“若时众善不修行,唯积众罪多无量。纵经百千俱胝劫,善趣之名亦不闻”,日后想要再得暇满人身,便非常困难了。现在自己有这样的大好因缘,不去造善,连微小的戒律也没严密守护,造下的都是恶业、没有善业,纵使经历百千万劫也只会漂流恶趣,连善趣的名字都听不到。佛经里说;从善趣堕落恶趣者,就像大地上的尘土那样多;而从恶趣上升到善趣者,就像指甲上的微尘那样稀少,以此来比喻善恶趣数量差别之大。

“以此之故世尊言,幸得人身极稀有。如大海中盲龟项,几希能值浮木孔”。这里是个比喻。我们经常听“盲龟浮木”的故事,来比喻人身极其稀有难得。宗喀巴大师也说过这样的话:暇满人身比如意宝还要珍贵稀有,我们现在侥幸得到,可能仅此一次而已。它是那样难得,又是那样容易失去,正如空中的闪电一般。我们应对暇满人身好好思维,便知道轮回世间的一切东西,都正如小麦的壳一般,没有心要、全是虚幻。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应贪著世间没有心要的东西,而是应精进地修持。而在修持中,大宝菩提心则是佛法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若想要这个人身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应去修习菩提心,这样便能让人生以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目前,我们应利用暇满人身精进行持,推到来世是不可靠的,因为机会并不很多。通过思维无常,我们便知应从现今、当下就开始;通过思维临终时唯有法能利益我们,其他如眷属、财产、人身都毫无意义。通过这些思维产生定解:只有修习佛法!其他世间法犹如糠皮,毫无心要,只有在佛法上修持才最有意义。

其二,思维从恶趣中解脱极为困难。有如下颂文

于一刹那作罪恶,当堕无间经长劫

无始轮回积众罪,不生善趣何待言

非唯仅受此罪已,便从恶趣得解脱

即于正受此罪时 又复广造诸余罪

之前讲过,对菩萨只要起一念嗔心,这种罪恶就可以让你经劫的住在无间地狱里。仅仅起一刹那的恶念就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更何况在无始轮回中所积集的恶业,又岂能得到人天的果报?一旦堕落恶趣便很难从中挣脱,所以在现前自己尚有一点自在权、未曾堕落时便应好好用功,否则一旦堕落,便只有完全辗转于恶趣中。有人认为,堕落恶趣,将恶业果报受完后,又会度脱出来,因此也没有关系。颂文便破除道:并不是将果报受完后便能从恶趣中解脱,须知在受果报时自己亦在不断造作其他恶业,因此从恶趣中解脱,实在是极其艰难的事!

其三,得到暇满人身,应精进善法、不应放逸。有五个颂文:

获得如是有暇身 我今若不修善法

诳惑自欺无逾此 愚蒙过此亦无有

若我即达如是理 由愚痴故行怯弱

逮其临欲命终时 必当心生大忧悔

地狱烈火难堪忍 若于我身久燔矣

炽然难忍忧悔火 定当热恼逼我心

极难幸遇有利地 何幸我今忽遭逢

我身若尚具慧心 后复牵缠入地狱

岂非咒述迷我心 不知何物令愚蒙 

究竟我心有何物

得到此殊胜暇满人身,有机缘学修善法时不去学修,却造下很多恶业,这样自欺欺人的行为是最严重的!对善法的取舍愚痴蒙昧,这也是最严重的!自己清楚明白应修学善法的道理,却因愚痴的缘故,对这些菩萨的学处拖延懈怠、一直不想去做,直到临终时各种恶业果报现前,才后悔不迭、生起极大的忧恼。

当退失菩提心、损坏菩萨行这些罪业使自己堕落地狱时,自己的身躯为地狱的猛火所炽烈焚烧,内心中深怀对所造恶业的悔恨,此时便会非常痛苦。人间的有情,肢体从身上分开后不复有感觉,对自身意识来说不会造成痛苦;然而地狱却不同:有情的血液、肢体分开后一样会受到极为强大的痛苦。我们不要把这仅仅当作传说来听闻,而是应设身处地思维自己一旦投生入其中,如何面对那样的痛苦?!切身观想,然后发起猛烈的恐惧之心,这样也可以策励自己在忏悔、积福上去更好地精进。不要只当作是外在的场景、甚至电视屏幕一样,而是应观想自己在其中怎堪面对?

前面说过,我们的身躯只是暂时借贷来的,意识只是客居此所;地狱的有情也是这样:他们一般是化生,意识投入其中受苦。苦的觉受主要是在心上感知,以此类推他们的身心也在感受痛苦。自己具有能辨明利害、善恶的智慧,又被恶业牵引着堕落恶趣、地狱,难道说自己的内心被一种恶咒所迷惑了,竟没有成办自己利益的心?在这样的思维下,应深刻返观自己、深切责备自己:平时我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虽然很多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因此要深切责备自己,到底内心有什么让自己这样愚痴,就好像被迷惑了般?此时,我们应猛厉祈请上师三宝的加持,猛厉集资净障,把愚痴迷茫的心彻底改变过来。

我们的心在修学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候非常欢喜,能提起心力;有时候则懈怠放逸。在内心散乱低落时,应详加思维暇满人身、三宝功德乃至恶趣之苦,以此来策励自己,让自己走出思维的低谷。大家可以采用在三宝前多做大礼拜的方式,祈请三宝加持,摆脱这种负面思想。

下面即是第二部分:于思维断除烦恼上,应不放逸。

此中又分三:一,解说烦恼过患;二,不应对断除烦恼的难行产生厌倦,而应精进欢喜断除烦恼;三,说明如何断除烦恼的方法。

先一,解说烦恼过患。共八个颂文:

嗔恚贪欲诸怨敌 并无手足能动转

亦非善巧具雄力 云何役我如仆使

泰然安住我心中 恣意于我作侵损

于彼含忍不愤发 所忍非处堪诃遣

若时诸天及非天 悉皆群起为我敌

彼终不能牵挽我 令入无间烈火中

彼烦恼敌具大力 能一刹那抛掷我

须弥一触成灰烬 猛烈无间巨焰中

我标所有烦恼敌 长时相逼无终始

世间所有诸怨仇 未有如斯长相守

若能随顺及承事 他人悉为作利乐

诸烦恼敌徒顺承 后仍若厄相逼恼

如是恒时相续为怨敌 损恼大聚唯一增长因

若于我心不动常坚住 何能欢喜不畏生死轮

此是生死坚牢巡逻者 亦是地狱等处行刑手

若住我心贪著缠网中 何由令我身心得安乐

一切贪嗔痴的烦恼,既没有强有力的手足来驱役我们,也并非具备智慧、力量者来制服我们,为何却能驱使我们如仆人一般顺从?有言道:烦恼稳坐中军帐,烦恼安住于我们心中,非常任意地伤害自己,笑呵呵地将我们扔去地狱,而我们还甘之如饴,这是我们搞错了修安忍的对象——我们对于烦恼贪嗔往往非常安忍,不对它生怒,这是必须严厉诃斥的!我们的心总是为烦恼所控制,这样便很难在善法上用功,所以要摆脱这种被动局面、不为烦恼所控,反倒应心转过来控制和摆脱烦恼,这样才能真正在善法上用功。世间所有的有情,即使全部联合起来和自己过不去、攻击自己,倘若我们自身不为贪嗔烦恼所转,他们也没有办法将我们扔去地狱——当内心中没有贪嗔烦恼时,就算外在的“境”再多,也无法伤害我们。相反,烦恼这个怨敌就不一样了,它力量如此强大、一刹那间就能将我们赶去无间地狱。而无间地狱中的猛火有怎样的威力?即使须弥山碰到它,也会一刹那间化为灰烬。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就知自己的怨敌不是外在的天人、阿修罗或其他有情,而最主要的怨敌之首、对自己伤害最大的,正是烦恼!


{返回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一天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十九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五十八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七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三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三十二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七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前言 第一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四十六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三十四天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五课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二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皈命是为了强化生命[栏目:仁焕法师]
 皈依的修习[栏目:佛网文摘]
 学而不厌[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至尊门措上师祈祷文(四)[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佛教艺术的魅力[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七众律仪不得逾越[栏目:太虚法师]
 净土法门开示集要[栏目:吴润江上师]
 《无相颂》要解[栏目:达观法师]
 About the Jataka Tales[栏目:The Jataka Tales]
 、身体有病,怎样消除?[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