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2.人无自性
 
{返回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6

32. 人无自性

我们被囚于六道牢狱之中的根本原因乃无明、我执。对治无明、我执之方法是成就般若智。如果具备出离心及菩提心,甚至还成就了止之标准,但缺乏了智慧,则仍然无法成佛。智慧分为许多种,但在这里主要狭指无我空性智慧。由于空性智慧之重要性,它被列为三学中之慧学、六度中之般若度,甚至还被尊称为“诸佛之母”。透过配合止而修持观,我们最终可成就无我慧,这正像一把锋利的剑,足以一剑切断轮回之根。

什么是空性呢?在佛教中常常提到“空”、“无自性”、“无我”这些名词,有些人以为空便是指什么都没有,但这却是一种极错误、极可怕的邪见。说一件东西的本质为空,并非指它不存在,而是指它本无自性、它并非以我们平素认为的方式而存在。透过参悟人及现象之空性本质,我们便会从根本上斩断我执,证得般若智慧。

在第三十一章题中,教授了呼应定学及禅定度之止。本章题至第三十六章题,则教授呼应慧学及般若度之观。欲证达空性慧,主要可分为观人之空性及现象之空性,但现象又可分为有为法及无为法,前者又再细分为色、识及不相应行。本章题内容为人之空性;由第三十三至第三十六章题,则为现象之空性,其中前三章题讲述有为法中之色、识及不相应行的空性,最后章题述及无为法之空性。

本章题的禅参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调心后,依教授而修诵前行,然后向顶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禅修觉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于自己顶上的观想,心中思维:

什么是“我”呢?我平时常常提及这个“我”。在别人批评我时,我会生气地想:“他怎敢侮辱‘我’!”在别人嘉许时,我会自满地认为:“‘我’是很了不起的!”可是,这个仿似很具体、很真实、个别独立、自存的“我”,是否真的存在呢?

如果这个有自性的“我”存在,它只可能有两种存在方式,一为它存在于身心内,二为它存在于身心之外,别无第三种可能性了。

如果“我”存在于身心中,它是在身内、心内或是身心之总和呢?如果“我”等于我的身体,它到底在哪一部位呢?“我”是头吗?是手吗?是脚吗?都不是!“我”并非是身体的某一部份!那么,“我”会不会是身体全部部分之总和呢?不是。如果有三头动物,我们看第一头,认定它是一头牛而不是羊,再看第二及第三头,它们也都不是羊而是牛,既然三只动物都不是羊,它们的总和当然也不可能等于一群羊。同道理,既然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一组“非我”的总和绝不可能等于“我”。所以,“我”既非身体的某部分,又不是它们全部的总和。那么的话,“我”会否等于心呢?不是的。如果“我”等于心,为什么我会担心身体受伤呢?在别人笑我丑时,我又为何这么在意呢?显然,“我”并非与身体无关而单单等于心。现在,“我”既非等于身体,又并非心,而按刚才的推理,“我”必定也不可能等于身与心的总和!

既然“我”并不存在于身心内,它会否存在于身心以外呢?这虽然是不合理的。如果说它存在于身心以外,在减去身与心后,我应该能指着这东西说:“看!这就是‘我’!”,但这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

如果“我”存在,它只可能以前面所说之两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而存在,可是它既非身心,又不存在于身心外,可见根本从来没有一个有自性、真实、个别独立的“我”存在。那么的话,难道“我”不存在吗?不是的。“我”的而且确存在,但它只是名言安立于这个身心之基础上,别无自性。这就是“我”的真正存在方式!

在生出强烈感受时,尽力把心专注于此念中。

结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顶上佛陀祈祷及发愿,并作诵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众生之观想等,最后念诵回向文。

于座下时间,应多阅读开示空性教法之有关典籍。


{返回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3.色无自性
下一篇: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1.止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1.对师长生信心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13.平等心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14.知母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预备禅修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0.四摄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5.不相应行无自性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承事师长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28.禅定度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19.增上心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21.自他交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教授取舍之道 讲记(三)[栏目:教授取舍之道讲记]
 禅茶无非一味(明奘法师)[栏目:禅茶文化]
 《时代》杂志封面故事报导:静坐冥想风行美国[栏目:佛网文摘]
 玄奘精神与民族精神(王哲一)[栏目:玄奘研究]
 06-034慈心与悲心[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乐生菩提心-乙酉新春法会[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大印[栏目:吉祥荟萃·冈波巴大师全集]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修福且缓 牛悔上生[栏目:佛教圣众因缘集]
 天下太平之根本(印光大师遗教摘录之二 家庭教育)[栏目:印光法师]
 第一三一 一夜贤者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