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导言 所缘境
 
{返回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95

      所缘境
      通常,任何清净的对象均可作为禅修的所缘境。如果发觉:观某一特别的所缘境时,我们的心变得越发平和欢愉,表明该所缘境是清净的。反之即不清净。此外,许多所缘境属于中性,对我们的心并无特别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很多清净的对象可以作为禅修的所缘境。本书诠释了其中最富意义的部分,比如第十六页的佛菩萨众会观想,以及二十一禅修的观境,含盖了从依止善知识乃至空性等内容,空性即诸法的究竟本体。
      依止具格的善知识,我们开启圣道之门。仰仗善知识的教授加持,我们才能生起诚敬与信心,甚至容易获得菩提道次第的成就。基于此,我们必须参思依止善知识。
      我们必须参思人身的宝贵,以便认识到,我们当下拥有修行佛法的良机。如果珍视人身的巨大潜能,我们就不会将生命浪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俗务上;我们必须参思死无常,以对治懈怠,克服对世间的追逐、保证修行的清净。如果我们清净修行,得到成就亦不难
。通过参思恶道苦、皈敬三宝、遮止不善法而修习善法,我们自保不堕恶道,且生生世世获得圆具修行条件的宝贵人身。
      我们必须参思人与天人的痛苦,以生起永久解脱达涅槃的愿望,此愿即“出离心”。它强而有力地推动我们完成菩提道次第的修行,而菩提道次第即是得到圆满解脱的真正方法。
      我们必须参思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以战胜“我爱执”,生起并增长对众生的善心。然后,我们必须参思“止”(梵文为舍摩他)和“观”(梵文为毗婆舍那),以断除无明,最终净除烦恼、所知二障而成佛。
      此外,还有很多以其它为所缘境的禅修。比如,如果修呼吸法,我们应当结合八十三页和八十九页的“受与施”,放到一起来修。这样禅修非常有意义。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一般的呼吸上,那么我们可能发现道次第主修功课的时间就不够了。


{返回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导言 发起禅修的愿望
下一篇: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导言 初识禅修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1.自他平等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0.念恩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7.慈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导言 如何禅修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8.平等舍心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5.大悲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8.施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4.恶道苦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6.受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3.爱他的义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七十六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杂阿含经卷第三(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传统文化对慧远佛学思想之影响(杨容)[栏目:佛教与文化]
 佛倡导无欲而不是禁欲[栏目:法清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五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胜鬘经 7 如来藏章[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什么是佛法 What is Buddhadharma?[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纯正的信仰 道风建设的基石[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观音文学的魅力(章淑芬)[栏目:佛教与文学]
 何谓「默照禅」?[栏目:禅名词FAQ]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