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讲
2010年4月21日
首先还未听法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听法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如母的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菩提心作为动机,来听闻大乘法。今天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法类,请看到第11页。之前介绍的是「造法者」的殊胜,而今天所要介绍的是「法」的殊胜,第二个科判「令于教授起恭敬故,开示法之殊胜」。这个科判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法,既然要开示法的殊胜,必须先认识所谓的法,是什么样的法?所以在正文提到了:
甲二、令于教授起恭敬故,开示法之殊胜(11页)
法者,此教授之基论为《菩提道炬论》。道次第的教授,它的根本论就是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论》,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说明此法具有圆满、易受持、胜出余轨,三种特点。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教授,也就是这个地方的「法」,它具有四种的殊胜,以及三种的特点,在还未介绍四种殊胜前,先介绍三种的特点。所以正文提到了,尊者所造论典虽多,然如根本极圆满者,为《道炬论》。在尊者所造的诸多论典当中,最重要犹如根本的就是《道炬论》。而这样的论当中,具有以下三种的特点,第一、总摄显、密二者要义而开示故,所诠圆满;它所诠释的内容,是圆满的包含了显教以及密教所有的精华要义。以调心次第为主故,易于受持;不仅它的所诠圆满,而且对一个修行人而言,它是相当容易受持的。以《释量论》来说,《释量论》有许多的内容都是以破斥他宗为主,但是这个地方不管是道次第的教授,或者是《菩提道炬论》的内容,最主要是以调心的次第作为主要的所诠,所以它很容易让一般人接受,而且去实践的。第三个特点,以善巧二大车轨之二师教授为庄严故,胜出余轨。「二大车轨」就是龙树以及无着。以善巧二大车轨之二师,这当中的「二师」指的就是小明了杜鹃上师以及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所获得的两种传承,第一个甚深道次第的传承,是由小明了杜鹃上师的那个地方获得的;而广行道次第的传承,是从金洲上师那个地方所得到的。所以尊者的教授当中,包含了这两位上师的教授,而以这两位上师的教授,作为庄严的缘故,胜出余轨。
乙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12页)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说明具有四种的殊胜。此论中之教授殊胜,分四,第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这个科判最主要的内涵,简单的可以分为五类。第一是提到了,既然了解通达圣教无违殊胜,就必须要先了解这当中的圣教如何?所以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圣教。所谓的「圣教」指的是圣者所说一切圣言。也就是导师释迦世尊,所宣说的一切法类。第二个部分在认识了圣教之后,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之理。
胜者所说一切圣言,于此了知是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此复随其所应,有部分为道之主体;有部分为道之支分。这个当中有特别的强调「一补特伽罗」,也就是一位的补特伽罗,一个众生。而这当中的「一补特伽罗」最主要的,是指具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具有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在成佛的时候,佛所宣说的这些法类,对他而言,有一些是道的主体,有一些是道的支分;而以具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为主,其它的补特伽罗,在成佛的过程也是如此。虽然我们提到大乘法,或者是小乘法,甚至显教、密教,他们的体性是相违的,也就是大乘法跟小乘法的体性是相违的;相同的道理,显教跟密教的体性也是相违的。但是对一位具有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而言,它是不相违的,为什么不相违?对一位大乘的补特伽罗来说,如果他想要成就圆满的佛果,就必须要修学大乘、小乘、显教以及密教,这当中如果有某一种的法类,他不想善修学的话,就没有办法成办圆满的佛果,所以对他而言,这些法类是没有相违的。甚至更进一步的,以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而言,什么样的法类对他来说是「道」的主体呢?这当中提到的是慈心、悲心以及菩提心的教授。这些教授对一位具有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来说,称之为是道的主体。而中士道的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以及下士道的念死无常等等的法类,对他而言称之为是道的支分。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若不如此承许则与教理显其相违。在之前简单的提到,对于一位具有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来说,佛所说的一切教法,有部分是道的主体,有部分是道的支分的这一点,如果不如此承许的话,它是违反教以及理的。所谓的「教」就是经教的内容,所谓的「理」就是正理。
此中,诸菩萨众所欲求事,即是成办世间义利,菩萨他们所想要成办的事情,就是成办世间有情的义利。而有情简单的来分,又分为三种种姓的所化机,所以亦须摄受三种种姓之所化机,这三种的种姓分别是:大种的种姓、独觉的种姓以及声闻的种姓。所以菩萨他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益世间有情,而有情简单的来分,又可以分这三种。故须修学彼等诸道。由于要调伏摄受他人的缘故,所以对于他人所相应的法类,自己必须要先了解,并且在了解之后,如实的去实践。为什么呢?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办菩萨所欲求事之方便,此为至尊慈氏所宣说故。如果菩萨他能够了知三乘道,也就是大乘、独觉乘以及声闻乘这三乘道的话,「即是成办菩萨所欲求事之方便」,这是成办菩萨所想要做的事情,最主要的方法。而这一点是至尊慈氏,也就是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的皈敬颂当中有如此的提到。对于三种不同的所化机,菩萨如果想要利益他们,就必须要以三种不同的法类来利益。这个时候对菩萨来说,他必须要先了解对方相应的法为何?不仅在了解之后,而且要如实的去实践这些法类,他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调伏什么样的有情。
在之前有提到,如果不如同一开始所介绍的方式来承许的话,是违背教典的内容,也违背正理的。而这当中教典的内容,除了之前所提到,弥勒菩萨所造《现观庄严论》皈敬颂的这段内容之外,他也违背了导师释迦世尊,所宣说的《般若经》的内容。导师释迦世尊在《般若经》曾经提到,对一位大乘的菩萨而言,不管是声闻道、独觉道,或者是大乘道,这都是身为一位菩萨,他必须要了解,而且必须要将这种道的内涵,在自己的心相续当中生起,而更进一步的去利益这些有情众生。会违背什么样的正理呢?有一些人他会认为,由于菩萨是属于大乘的行者,就是因为他是大乘的行者,所以不需要修学小乘的法类。其实他反而是更应该修学小乘的法类,由于大乘的行者,最主要想要成办的事,就是利益一切的有情,而这当中的有情,也包含了小乘的有情。所以既然他想要利益小乘的有情,就必须要进一步的了解小乘的法为何,才能够宣说出相应的这些法类。所以如果有人说,菩萨是属于大乘的行者,所以他不需要修学小乘法,其实这样的观念,本身就是相违的。就是因为他是大乘的行者,所以他更应该修学小乘的法类。
接下来这一段的第四个重点,成立圣教无有相违,而更进一步的透由正理来证成,佛所宣说的种种圣教,彼此之间是没有相违的。这个地方提到了成佛的道,大乘道中,有共与不共二种。初者即是小乘藏中所说诸道,大乘道当中可以分为共以及不共这两种的道。而这当中「共道」,指的就是小乘藏所宣说的诸道。但是这个部分,有一些是例外的,此复唯除希求独自寂灭乐等不共意乐及不共之制戒等。大乘道中「共道」最主要的内容,是小乘的经藏当中所说的「道次」的内容。但是不是所有小乘的经藏所说的内容,都是这个地方的共道呢?并不是。它排除的是什么?「希求独自寂灭乐等不共意乐」,这就是小乘的行者所谓的发心,也就是为了求得一己的解脱,而生起想要跳脱轮回的意乐。由于大乘的菩萨,最主要的目标是成佛,是利益众生,所以他没有办法生起这样的意乐,所以这样的意乐,以及「不共」也就是小乘的不共制戒,这是必须要排除外的。
又正等觉,非尽少过、圆少分德,而是断尽一切种过,圆满一切种德。所谓的佛,也就是正等觉,他并不是只要净除某一部分的过失,或者是圆满少部分的功德这样就足够了,是必须要断尽所有一切的过失,圆满一切的功德,才有资格称之为是佛。成办此之大乘,亦能灭除一切过失,生起一切功德,故大乘道能摄一切余乘所有断、证德类。既然大乘最主要的目标,是在于成就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佛,就表示大乘法,也能够灭除一切的过失,生起一切的功德。也就是因此在大乘道里面,应该要能够含摄所有其它乘所说的「断」,或者是「证」方面的功德。是故能成佛之大乘道支,含摄一切佛经。所以能够成佛的大乘道的道支当中,它包含了一切佛经内容,不管是大乘,或者是小乘。为什么所有的成佛之道当中,它包含了一切佛经的内容呢?以能仁言,无有不能尽一过失,或令生起一功德故;因为佛所宣说的任何一句话,或多或少,都能够尽除某一种的过失,而让众生生起某一种的功德。既然是如此的话,这样的一句话,这样的一部经,它都是包含在成佛的大乘道的道支当中。又彼一切,大乘之人亦无不成办故。而这当中不管是断除任何的过失,或者生起任何的功德,任何的一点,都是大乘的行者,必须要成办的,因为他最终想要获得的果位,就是圆满的佛果。所以这里面最主要举的正理有两种,第一是提到了大乘道分为共以及不共,既然大乘道当中分为共以及不共这两种,就表示修学大乘道的行者,也必须要学习共道以及不共这两种的道次。更进一步的提到了,既然大乘的菩萨们,是想要成就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佛果,就表示他必须要修学一切的善法,才能够获得最终的目标。
下一段,第五个部分提到的是断疑,断除在这个部分有可能会生起的疑惑。若作是念:「于波罗蜜多乘,虽是如此,然于趣入金刚乘者,则非如此。」提到前面的这些内容之后,有一些人可能会生起以下的疑惑,会觉得在波罗蜜多乘当中,不管是大乘法,或者是小乘法,对于一位想要成佛的补特伽罗而言,这两种法都是需要的。但是更进一步如果是以密乘,也就是金刚乘来作探讨的话,波罗蜜多乘跟金刚乘,这两种法类却是相违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疑惑生起呢?因为在密乘当中有提到,将贪欲转为道用的修持方式,但是对于波罗蜜多乘,对于显教而言,它是完全遮止将贪欲转为道用的修法。所以从字面上而言,很多人会认为,显跟密这两者是完全相违,是没有办法融合的,因此会生起这样的疑惑,而提到了「于波罗蜜多乘,虽是如此,然于趣入金刚乘者,则非如此。」
波罗蜜多乘中,修学施等无量差别分类之理,虽与密乘不同,在显教的波罗蜜多乘当中,修学布施等的内涵,有很多很细微的部分,比方说对于大乘的菩萨而言,如果是修学波罗蜜多乘,会提到必须要舍头末脑髓,甚至在什么样的时间点,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学布施的内涵,持戒的内涵,忍辱的内涵,也就是在介绍六度的时候,所介绍的方式相当的细致,所以提到了「修学施等无量差别分类之理,虽与密乘不同」。而这个部分对于修密的行者而言,他不需要修学如此的透彻,也就是对于修学六度,有广跟略的差别。波罗蜜多乘的菩萨,他们所修学的方式,是以「广」的方式来修学,而修学密乘的行者,则是以「略」的方式来作学习。然诸行所依之发心、修学六度行之粗分道体相似,故唯此是共同之处。虽然说细致的部分有广、略的差别,但是对于他们所要依止的根据,也就是他们的所依之处,发起菩提心,或者是修学六度的粗分道体,也就是比较粗分的部分,其实这两个部分是完全相同的。「故唯此是共同之处」所以所依的发心,以及修学六度粗分的部分,不管是波罗蜜多乘,或者是密乘,这两者都是共同必须要修学的内涵,因此提到了「故唯此是共同之处」。这一点在密乘的经典里面,《胜金刚顶》云:「纵为活命故,不舍菩提心。」所以在密乘的经典当中也提到了,必须要修学并且不舍菩提心的内涵,更进一步的提到,又云:「六度彼岸行,永不应弃舍。」这个地方提到的是六度。所以对于密乘的行者而言,不管是菩提心,或者是六度的内涵,都是必须要修学的。此又于诸密乘教典中所宣说。而这个内涵,在许多的密乘教典中都有提到。
于众多可信之无上瑜伽坛城仪轨当中,亦说须受共与不共二种律仪,前者即是菩萨律仪。在很多可信,也就是具量的无上瑜伽的坛城仪轨里面都有提到,接受灌顶之前,必须要接受共与不共的这两种仪轨,这当中「共」的仪轨指的就是菩萨律仪。对于以上所说的内涵,做了一个总结,种敦巴仁波切亦云:「能知以四方道而持一切圣教者,为我师长。」这当中的「师长」指的就是阿底峡尊者。种敦巴尊者赞叹阿底峡尊者,在整个西藏只有我的上师阿底峡尊者,知道如何在一座法当中,能够将显密以及大小二乘的这些教法,以无别的方式而来作修持,这是在赞叹他自己的上师,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种。「四方道」有人将它解释为「三主要道」跟「密法」,这是第一种的解释方式。第二种的解释方式,有人将它解释为是三士道,也就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以及「密法」,这四种法类。如此解释的人,他们会认为佛所宣说的一切教法,要不就是包含在三主要道以及密法当中,要不就是包含在三士道以及密法里,以这样的方式来作解释。其它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作解释,所谓的「四方」,比方以骰子而言,我们都知道骰子,从任何的方位去看它,它都是四四方方的。甚至我们所坐的坐垫,或者是一块布,拉其中的一角,其它的三个角都会跟着动。所以从这两个例子来作解释,比方骰子,从哪一个方向去看,它都是四方的。相同的,对于一位想要修学佛法,而更进一步获得圆满佛果的这位补特伽罗而言,不管是佛所宣说的大乘道法、小乘法、显教或者是密教,这些法类他在修学时,都是跟其它的法类,互相融合、互相配合来作修持的,这当中缺一不可。而且他所了知的这些法类,都是必须要透由如实的去实践之后,并且在实践时,是没有任何的相违之处,才有办法藉此而成佛。甚至以坐垫而言,你拉一个角,其它的角就会跟着动,也是如此,就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当密切的。所以小乘、大乘、显教、密教,彼此之间的关系,就犹如同是从骰子的四个面,去观察它都是四方的。甚至从坐垫的一个角,你去拉它,其它的角都会跟着动,这个是一样的意思,也就是他们彼此的关系,都是很密切的。所以这句话当中,最主要要诠释的意思就是,佛所宣说的显教、密教、大乘、小乘的一切万法,对于一位想要成佛的补特伽罗而言,都是不可或缺,而且都是必须要无别的来作修持的。
乙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13页)
第二个科判「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这个科判的内容,主要分为三点:第一点提到的是,理解的方式正确与否的差别。第一个段落,若如是解:「诸大经论是讲说法,其中无有修持要义,另有开示修持心要口诀。」「诸大经论」指的是佛所宣说的佛说部,比方以广、中、略三种的《般若经》作为代表。很多的人认为,佛所宣说的佛经,或者是之后的智者们所解释的论点,它是用来讲说用的,「其中无有修持要义」它只是用来讲说用的,当中并没有修持的心要。「另有开示修持心要之口诀」,现今很多的人,都会有这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所说的经,以及后人袓师们所造的论点,是用来讲说用,用来辩论的,甚至是让后人能够在佛法的文字上,不断的去专研,所以佛跟智者,他们会说这样的经论,而这当中并没有修持的内涵;如果要修持,应该要学的是道次第,或者是像《道炬论》的这种论著。他们将佛法的论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用来讲说用的,第二种是用来实修用的,因而提到了「另有开示修持心要口诀」。
次于正法各执有讲、修二法,更进一步的,将正法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用来讲说用的,第二类是用来实修用的。应知此者是于无垢经、续及其释论起大恭敬而作障碍。但是如果有这样的念头,应该知道这是让我们对没有染污的经续以及释论,生起恭敬最主要的障碍。说彼等中,不显内义,唯是探究广大外解,执为是可轻毁之处,是集毁谤正法业障。不仅如此,如果认为这些经典中,完全没有实修的内涵,只是为了要让其它的人,对佛法的文字上有更深入的了解,甚至是拿来辩论用的话,就会认为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如果有这样的念头生起,「是集毁谤正法业障」当下所造的业,就是谤法的恶业。是故应须如是思惟而寻口诀,如果真的没有办法修学佛所说的经,或者后人所造的论,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呢?「于诸求解脱者,诸大经论虽是无欺、最胜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故,唯依彼等经论,不能了知是胜教授,故应依止圣士口诀,于彼等中寻求定解。」对于一位想要获得解脱,甚至更进一步想要成佛的人而言,「诸大经论虽是无欺、最胜教授」,虽然它的内容是没有欺诳,而且是最殊胜的教授,但是由于自己本身智慧非常微劣的缘故,所以光靠这些经论,是没有办法了知经论的殊胜之处。所以为了要了知经论的殊胜之处,所以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要依止的是「圣士」,也就是自己的上师所传下来的教授。比方《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者是《略论》,或者是《道炬论》,由后人的上师们所造的这些论典,「于彼等中寻求定解」如果能够了解这些论当中的精华,更进一步的可以知道,佛所说的佛经,它的殊胜处就在此。
为什么能够藉由这样的方式,了解佛所说的经,它是相当殊胜的教授呢?我们都知道,佛所宣说的佛经最主要的内涵,都总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者是《道炬论》的这些论著里面。如果能够详细的研阅《广论》,或者是《道炬论》的内涵,就能够更进一步的知道,佛当初宣说佛经,最主要的核心价值为何?所以从这个地方就能够知道,原来佛所宣说的教法是如此殊胜。但是对于初学者的我们,如果一开始不是学习比较粗浅,比较容易了解,比较容易实践的这些教授,而一开始如果学的是广大的佛经,或者是论典,很多的人由于时间、智慧种种的外在条件,没有办法配合的情况下,一开始是没有办法了解佛经所说的内容,所以必须要依止圣士的口诀,从这当中寻求对佛法的强烈定解。
莫如是执:「诸大经论唯是探究广大外解,故无心要;所以面对这个问题,不应该有这样的错误执着,认为大经、大论,它是完全为了要探讨佛理而宣说的,它并没有修持的心要,诸口诀者开示内义,故是最胜。」而很多修心的教授,它最主要开示的是调心的道次内涵,所以它是很殊胜的一部论,我们不应该有这样错误的执着。
科判第二个部分,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的方式。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为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呢?大瑜伽师菩提宝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说仅于量如掌许一小函卷获得定解,是说了解一切圣言皆是教授。」「言悟入教授者」的「悟入教授」它的意思并不是说,对于某一部经它只要五、六页,少少一本经的内涵你了解了,就表示已经悟入教授了,并不是。「言悟入教授者,非说仅于量如掌许」,也就是它的内涵非常的少,不能够说了解这部经的内涵,就说你已经悟入圣教了。而「悟入圣教」它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了解一切圣言皆是教授」,不管我们是不是依止上师的口诀,到最后都必须要了解,佛所宣说的一切圣言,都是成佛所必须要的主要教授。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表示己经悟入了教授。
又如阿底峡尊者之弟子修宝喇嘛云:「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是故今乃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须如是知。对于阿底峡尊者的教授,在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这句话藏文字面的意思,是提到了「碎为微尘」,也就是粉碎的意思。但是实际上这个字,透由上师也就是仁波切的解释,以及其它《广论》的相关注解,这个地方他所要诠释的意思是说,对于阿底峡尊者的教授,在一座上,也就是在襌定打坐的这一座上,不管是身、语、意三门,不管有多么的辛苦,都希望能够发起最强大的精进心,更进一步的了解尊者所传教授的内涵,而了解到佛所宣说的一切善法,皆是我们所要修学的最胜教授。所以这当中的意思,跟字面上的意思,看似有一段的差距,所以这个部分可能要再稍微的注意一下。这当中「碎为微尘」的意思,虽然藏文字面本身就是碎,或者是碎为微尘,但是这个地方,很多的上师在解释的时候,并不是用字面上的意思来作解释的。所以所解释的方式就如同刚刚所说的,对于修宝喇嘛而言,他为什么会认为,他已经了解了一切圣言皆现为教授呢?因为他在一座上,在思惟阿底峡尊者所传的教授时,他不仅能够深入的了解,而且不管他的身、语、意三门有多么的辛苦,会遭遇多少的困难,都希望能够发起精进的心力,而了解了尊者所传的教授之后,更进一步的藉由此,而了解了佛所宣说的圣言,都是成佛的殊胜教授,所以「是故今乃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
如敦巴仁波切云:「学习众多法已,若须另求他种修行之理,则为错谬。」现今学法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于佛法有绝对的信心,并且也想要学习佛法,甚至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也想进一步的去实践佛法的内涵;但是他却缺乏了听闻,也就是所懂的法并不多。所以他所学佛的方式,可能就只是在某一部的,小小的一部论典上,或者平常有时间就持咒,甚至观修本尊,或者念念课诵,就认为这是所谓的学佛,这是第一种人。第二种人花了很长的时间,在寺院里面学经,或者是平常花很多的时间去听课,他懂得很多;虽然懂很多,实际上等到要准备实修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所学的内涵,转变成是实修的力量;也就是所学的内容相当多,但是不知道要怎么去修。
所以现今有很多的上师、格西,甚至很多的智者,他们懂得都非常多,因为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学习经论的内涵。但是有时候,这些人想要进一步的去实修时,却会问其它的上师说:「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践佛法的道理?」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去问别人的话,表示一开始的方向就是错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提到了,「学习众多法已,若须另求他种修行之理,则为错谬。」你所学的法相当的多,但是在学习之后,如果在准备实践前,放弃了之前所学习的法类,而另外想要去寻求所谓的「修行之理」,这样的方式是很错谬,是很荒谬的。虽经长时学众多法,然于修行之理全未了知,若欲修行,须从他处求者,亦是未解如前所说,故成过失。所以虽然花了很长的时间在学习佛法,但是对于如何更进一步的,去修学佛法的内涵,却完全的不知道。所以想要修行的时候,反而放弃之前花很长的时间所学的这些法类,而另求其它小小的一部修心的论典,其实这就是没有办法了解,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所产生的过失。所以我们一开始如果想要学佛,就应该将目标放在实践上面,也就是因为要实践,必须要先了解实践的内涵,所以才去作听闻。所以对于所听闻的法类,在听闻之后,就应该跟道次第,或者是其它的修心论典接合在一起,而不是只有光听,而不去作;或者很想去作,但是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经论的内涵,这两种的方式都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现今大部分的人,都是堕入这两边当中。
如是圣教,如《俱舍论》云,所谓的圣教,就如同世亲论师所造的《俱舍论》当中所说到:「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余教、证二圣教外,无有余者。所谓的「圣教」简单的来分,就是分为「教圣教」以及「证圣教」。除了教圣教、证圣教这两者之外,并没有其余的圣教。既然圣教只有这两种,而这当中的教圣教是什么意思呢?教圣教者,即是抉择如何实修正法之理;所谓的教圣教,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实修的道理。证圣教者,则是于抉择已,如所抉择而作修行。而这当中的证圣教,指的就是当我们了解,该如何实修的道理之后,就必须要更进一步的实践的内涵。教圣教跟证圣教这两者的关系,是因果的关系,因此在正文当中提到了,故彼二者,成为因果。前者「教圣教」是要让我们了知如何去实践,后者的「证圣教」是当我们了解之后,必须要更进一步的去实践的内涵,所以这两者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教圣教是证圣教的因,证圣教是教圣教的果。
并且在这个地方做了一个譬喻,如跑马时,先示其马所应跑地,既示定已,应向彼跑。就比方说,在赛马之前,必须要告诉这一匹马,甚至告诉骑马的这个人,所要跑的方向是什么。当别人告诉你,该往哪边去跑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这个方向而去前进。如所示地是此,其后若向他处跑者,定成笑话;如果别人告诉你该往东边跑,而你却往西边跑的话,这就会成为笑话。岂可闻思抉择此事,而实修时修行其余?相同的道理,对于学法的佛弟子而言,怎么可以在闻思的时候,听闻、思惟某一种的法类,但是在实修的时候,却是修学其余的法类。因为之所以要闻思佛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因为要更进一步的去实践佛法,既然在闻思时,所听闻、所思惟的是某一种法类的话,在实修的时候,就应该修持同样的法类,而不是找另外一种法类来作修持。如是亦如《修次后篇》中云:「又凡闻及思所成慧所通达事,即是修所成慧之所应修,非修余者,如示跑地,而应随跑。」《修次后篇》的造者,莲花戒论师,这个地方他最主要破斥的是支那和尚。支那和尚本身是一个大智者,他所了解的法类相当的多,但是在实修的时候,却告诉弟子们,应该作「无所作意」,也就是什么事都不用想的这种观修方式。如果是用这样的方式在告诫别人,也用这样的方式来修持的话,就表示他在作闻思的时候,所闻思的法类,跟他之后所要修的法类是不同的。他在闻思的时候,所修学的法类相当的广泛,但是在实修的时候,他却告诉自己,告诉别人,什么事都不要想,如果想太多,内心就会有多余的分别,这对于观修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这个地方,莲花戒论师就提出了破斥的论点,提到了「又凡闻及思所成慧所通达事」,透由闻所成慧以及思所成慧,所了解的事情,所了解的法类,「即是修成慧之所应修」这就是修所成慧所应该修持的法类,「非修余者,如示跑地,而应随跑。」
接下来的这一段,是这个科判的总结。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论典有一个特色,就是在一开始会广泛的宣说,科判当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并且在最后,或者是在科判的某个段落,会将科判当中最主要所要诠释的重点,将它总摄起来。所以如果没有办法广泛的了解,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论,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至少要能够掌握住它的重点,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对于这一点,过去在西藏还有一位论师,名叫做玛堪巴,这位大成就者,他所造的论跟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论,也有相似之处。虽然他们在中观正见的部分,见解略有不同,但是造论的方式却是相同的。也就是一开始对于文字的解释都非常的清晰,并且会将这段文的核心价值总摄起来,而将重点告诉弟子们,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这个重点。这个段落,也就是第三段,它最主要就是总摄这个科判最主要的内涵。
在还没有讲这一段之前,有说过两种的修学佛法的人,第一、他不肯花时间,或者是他不知道听闻哪一种的法类,也就是欠缺听闻的这一类众生。另外一种是他花很长的时间来作听闻、来作思惟,但是在实修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的实修,这两点其实都有它的过失存在。那我们应该如何的透由上师,或者是传承袓师们所造的论,或者是口诀,而更进一步了解佛所宣说的一切圣教皆能够现为教授?比方说,以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论》而言,《菩提道炬论》的内涵,总摄了佛所宣说八万四千法类最主要的精华。并且在宣说时,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止观,能够以此来为弟子们介绍法理。在这当中不会有过多,或者是过少的过失,也就是他所告诉我们的内涵是刚刚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而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止观这当中,该作观修的我们就应该作观修,该作止修的我们就应该作止修,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学习佛法,更进一步的就可以了解,佛所宣说的一切圣言,都是修学佛法所必须要的修心教授。甚至宗大师所造的《三主要道》,或者是《功德之本颂》,它的内容都是非常的精简,但实际上它包含了一位补特伽罗,成佛所必备的道次内涵。所以如果我们懂得如何修持的话,其实透由这种修持的方式,就能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佛经它的奥妙之处。所以这个地方就提到了,如是以此教授,从依止善知识之理直至止观,完整总摄一切经论当中道之要义。在这样的教授当中,从一开始的依止善知识,一直到最后的止观,这当中的内容,完整的总摄了一切经论当中,「道」最主要的核心。此一切中,应止修者即作止修;应观修者,以观察慧而作思择,汇成修持次第而作引导。在这样的教授当中,应该止修的地方,我们就应该作止修,应该观修的部分,我们就应该以观察慧来作观察。而这些教授当中,绝大部分的教授,都是以观修的方式来作思惟,而奢摩他的部分,最主要的是以止修的方式来作思惟。所以这个地方有提到了,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止观,这当中所有的内容,应止修的我们就应该作止修,应该观修的就应该如理的来观察。所以这个教授当中,它将这个部分完全的总摄起来,汇成修持次第而作引导。他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弟子。是故一切圣言悉皆现为教授,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修学佛道,最后就可以了解,一切的圣言都能够现为成佛的教授。次能生起执彼等为胜教授之定解,并且能够更进一步的生起,原来佛所说的佛经,或者后人所造的这些论著,都是最殊胜的教授,能够生起强大的定解。无余灭除妄执彼等非真教授、背弃正法之诸邪分别也。
之前为各位介绍了「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以及「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的这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在乍听之下,各位可能会觉得,并不是那么容易了解,但实际上它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而且相当重要的。也就是它以总相的方式,以总体的方式呈现出整个「道」,以及整个「教」最主要的核心。其实这两者的差异,并不会非常的玄疏,而且他们有一定的关联性。接下来透由譬喻来为各位介绍,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性?过去有很多的上师会提到,如果能够了解一切圣言现为教授,就能够通达一切圣教皆是无违的;但是如果能够通达一切圣教皆是无违的,不见得就了解一切圣言都能够现为教授。这怎么说呢?比方有一个人,他了解佛所宣说的法,不管是显密,或者是大小乘,他们彼此之间,对于一个想要成佛的补特伽罗而言,是没有相违的,这一点他可以了解,他会认为对一个补特伽罗来说,佛所宣说的一切圣教,都是必备的,都是必要的。但是这代不代表他知道,该如何修学这些法类?或者在什么时间点修什么法?在什么地方修什么法呢?不见得。所以对这个人来说,他能够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但是他不见得了解一切圣言都能够现为教授的。但是相反的,如果能够了解一切的圣言皆能够现为教授的话,就表示他能够通达一切圣教是无违的。因为如果一个补特伽罗,他能够知道,佛陀所说的一切圣教,都是他必须要修学的教授的话,就表示他已经了解,他已经通达佛所说的圣教都是无违的这一点,所以这两者的关系,大概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作解释。
如果透由譬喻来作解释的话,比方有一个画工,他平时的工作就是画画,以画唐卡而言。如果这个画工,他身边有很多的帮手的话,这些帮手知道需要用什么样的颜色,或者这个唐卡它的大小为何?甚至在画唐卡时,它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布料。周围的帮手都知道这是必备的,不管是颜色,或者是画笔,或者是它的尺寸,或者是它所需要的布料。他知道需要的是哪些,而且他也知道这一些都是必备的工具,但是不是代表他就能够善巧的应用这些工具呢?不见得。因为他不见得能够画出一幅庄严的唐卡。但是对于画工本身而言,他不仅了解这些工具都是必备的工具,而且他能够更进一步的知道,在那个地方我应该画什么样的颜色,画多大等等,所以他能够画出一幅很庄严的唐卡。所以透由这样的譬喻,我们就能够了解到,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不代表就能够通达一切的圣言皆现为教授,这就如同是画工身边的帮手一样。但是对于这个画工来说,他不仅能够通达一切的圣教皆是无违的,而且他能够通达一切的圣言皆能够现为教授。
乙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16页)
这当中最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初学者如果没有依止上师的口诀,是很难获得佛的密意。正文提到了,诸大经典及其释论虽是最胜教授,然尚未遍修之初学补特伽罗,若不依止圣士口诀,纵趣彼等,不获密意;虽然了解了佛所说的经典,以及论师们所造的释论,都是最殊胜的教授。但是对于一位初学的补特伽罗而言,由于他所修学的法类有限,如果不依着甚深的口诀,比方《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或者是《道炬论》,这样的修心教授的话,纵使他趣入了经典,以及释论的法类当中,也很难从中获得佛的密意,也就是佛最终的想法。倘能获得,如果能够获得的话,亦必有赖历时长久、饱受艰苦。这时候他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并且遭遇到很多的问题。
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以上师的口诀,则能够获得,而且是能够轻易的获得。若能依止上师口诀及如此等,则易通达。如果能够依止上师的口诀,比方宗喀巴大师所造的《广论》、《略论》,或者是尊者所造的《道炬论》这样的口诀,「如此等」以及如同这些口诀的其它教授,这时候就很容易能够了解,诸佛它最终的密意为何?所以不管我们所修学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者是《掌中解脱》,甚至《三主要道》,甚至是其它教派的道次第的论著,我们都应该从中了解到,它所依据的根源是佛所造的佛经,所以在了解这些论著的内涵之后,更进一步的了解,原来这都是佛最终的密意。
之前有提到这两种人,第一种是不知道该如何的去作听闻,或者是他不想要听闻。对于这种人而言,想要了解佛经的内涵,就显得格外的困难,但是纵使花很长的时间来研阅佛经,如果没有配合上师的口诀,或者是修心的教授,其实所懂的相当多,但是也不见得知道该如何的来实践这些法类。举一个例子,比方佛宣说的《般若八千颂》,在《般若八千颂》当中,依止善知识的部分,是在最后才讲述的,而《般若八千颂》它所讲的内容,却是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所以它的次第是完全颠倒过来的。但是对于当时佛所宣说的所化机,也就是当时的众生而言,由于当时众生的根器是属于利根的根器,所以佛纵使以这样颠倒的次第,为他们宣说法的内涵,但是他们还是能够如实的了解,佛最终的想法。但是对于初学者的我们而言,却没有办法如实的了解,所以必须要透由上师们的口诀,或者他们所造的修心论典,从开始的依止善知识,到最后的发起菩提心,这当中该讲依师的就讲依师,该讲无常的就讲无常,按照次第,将大经论的内容完全总摄,并且以非常完整的次第,无误的为我们宣说,我们才能够了知到,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践佛法的内涵。
乙四、极大恶行自行消灭殊胜(16页)
这个科判最主要的内容分为三点,第一个部分是说明谤法是最大的恶行。这一点在正文当中,如《法华经》及《谛者品》所说,一切佛语皆是直接、间接开示成佛方便。若不了知此义,执一类为成佛方便,执一类为成佛障碍,分辨好坏、应理非理及大小乘;并说菩萨须修学此、不须学彼,执为应舍,而成谤法。这个部分最主要讲的是,不应该随便的去毁谤或者是批评,我们所不了解的这些宗派,不要说是其它的教派,或者是其它的宗教信仰;以佛教而言,我们也不应该随便的毁谤或者是批评。比方说小乘法,它是比较粗浅的法类,我要学大乘法;或者你对密法比较有信心,就觉得显教是不需要修学的法,我们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这些宗教的内涵。甚至,同样的都是学藏传佛法的佛弟子,也不应该认为自己是学格鲁派的,而就看不起学萨迦派,或者是其它教派的这些佛弟子。既然他所修学的法类,都是佛所宣说的正法,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对其他人所修学的法,也能够生起信心。但是最主要的,如果你不能够生起信心,至少不应该去毁谤,或者是去批评其它人所学的这些法。如果我们不了解,或者是刻意的去批评、毁谤的话,这时候就会造下谤法的恶业。谤法业障微细难知,是《遍摄一切研磨经》中所说。而谤法的这种业障,是非常难以了解的,这一点在《遍摄一切研磨经》当中有清楚的说明。若毁谤法,过患极重,如果我们不小心,或者是刻意的去毁谤正法,所造的过患,它所形成的过患,是非常严重的。
这一点,如《三摩地王经》云:「较毁瞻部洲,此中一切塔,毁谤诸契经,此罪恶尤重;较杀阿罗汉,量等恒河沙,毁谤诸契经,此罪恶尤重。」总说谤法虽有多门,前说此门最为重大,是故应当励力断除。这个地方有提到,如果我们不小心,或者是刻意毁谤正法,所形成的过患,所造下的恶业,是没办法想象的。就比方说,我们都知道,如果毁坏了地球上所有的一切佛塔,所形成的恶业应该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如果我们毁谤佛所说的正法,其实所造的恶业,是比前者还要来得更大。相同的,所杀阿罗汉的数量,就如同是恒河沙,恒河当中的沙的这些数量,也就是相当的多。照道理来说,他的恶业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如果我们毁谤佛所宣说的正法,所造恶业是比前者还要来得大。因此总说谤法虽有多门,虽然谤法的方式有相当多种,但是之前所为各位介绍的这种方式,它是一般人最容易犯,而且过患是最重的,所以提到了,前说此门最为重大,是故应当励力断除。所以对这个部分,应该要努力想办法去断除它。科判的第二个部分,了解前二种殊胜,就能够自然遮止这个地方所说的恶行。
此又仅获如前所说之定解,即能遮除,这当中「如前所说」,就是第一个科判当中所介绍的「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以及第二个科判当中「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的这两个部分。如果能够对这两个部分生起定解,这个地方所谓的恶行,能够自然的消除,故其恶行自行消灭。又此定解,应多研阅《谛者品》及《法华经》而寻求之。这个部分就是这个科判的第三个重点,这样的定解,要从《法华经》当中才有办法了解。诸余谤法之门,应从《遍摄一切研磨经》中了知。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