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修习念无常
 
{返回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64

修习念死无常

三有无常同秋云,

众生生死等观戏,

众生寿行似空电,

如崖瀑布疾疾行。

三、修习念无常

前行:

观想在自前虚空,真实明现着极为庄严,宽广之莲座,其上端坐着体性是具恩上师,外相现为释迦世尊,世尊相好庄严,身色金澄,身着比丘三衣,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等持印,左手持钵,钵中甘露满盈,在无漏的智慧光蕴中结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忆念着世尊真实圆满具足佛身、佛语、佛意及利他事业功德。

观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顾着我与人生,并以圆满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无量众生;世尊的的周遭则环绕着无量无数的菩萨海众,及一切清净传承的具相祖师,为大乘僧宝:在诸佛菩萨及祖师心中,皆具足灭道二谛之大乘法宝,前方真实明现着大乘三皈依境,内心由衷忆念着佛是皈依导师,法是正皈依处,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着请观想在自己的后方,则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亲债主、六亲眷属以及无量无数的轮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无量的苦集二谛,忆念其情况心生不忍,内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慈悲心。现在以上信三宝、下悲有情的意乐,在尊贵的三宝前,至诚发愿:得暇身必须利他,为能圆满利他必须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学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为动机,带领众生一起来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学习与修习念死无常,祈能如理思维,真实修行,得到相应,并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带领众生,至诚向前方三宝皈依发心: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自系不净牢获中,应知有情亦如是,

缘诸众生起悲悯,勤修无上菩提道。

胜菩提心珍贵宝,未发起者令发起,

已发起者不衰退,祈愿辗转得增上。

正行:

经由外缘依止善知识听受正法,内缘自觉暇身义大难得,劝取心要,进而必须忆念我的暇身无常——修习念死无常,《涅槃经》说:

[ 一切耕种之中秋实第一,一切足迹之中象迹第一,一切想中无常想是为第一;由是无常想,能灭除三界一切贪欲无明我慢。]

这是说,世尊初转*轮时先说无常,世尊示现涅槃时说无常,意即最殊胜的教法或教法心要就是念死无常,因为只为今生,所修所学皆非佛法;若不具无常想,便很难为了来世令心转向佛法,更难生起各种证量。能令自心趋入佛法的修行,念死无常向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无常经》也说:

[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衰变;强力病所侵,无人免斯苦;假使须弥山,尽劫皆坏灭;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卷。]

明显说明了,不论是有情世间或无情器世间都是无常性、变灭性的本质,任谁也不能改变诸行无常的真理。若从修学次第的角度看,依此暇身成办利他成佛的法业,必须去除我执、摧灭我爱执;在去除我执、摧灭我爱执之前,则须先行摧灭常执、舍下今生贪着,能够摧灭常执,舍下今生贪著才能希求来世的义利,故应先行思维此世不能久住,忆念死无常。

一、 思维念死无常的种类:

1、生住异灭的粗分无常——指有情五蕴的生老病死及器世间的

春夏秋冬节气变化等,或称续流无常。

2、刹那变灭的细分无常——指一切有为法在已生未灭之际,刹那刹那无以安住,皆有灭性的本质(即有为法的第一刹那在其第二刹那已经不存在),或称刹那无常。

当下所应思维的是粗分无常,亦即证得我的粗分无常。

二、思维念死无常的功德,分为六种:

舍现世——若常思维自身的无常,就易于舍下不过百年的

今生利益的贪着,而以长远的来世利益为主,为来世作准备。

去常执——有为法的本质本具变灭性,不可常保;应知有

为诸法的实况是:恒常不正常、无常才正常。我们由于无始以来已经习于颠倒执取诸法永住、恒常,因此当无常大鬼来时便无力反抗。在无常的洪流中万物显得短暂易灭,尽管渺小危脆如我者迄今仍然不能自主或不受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经由不断地思维,忆念我很快即将面临死亡,确实是去除常执的最佳方法。

心修法——即是经由不断地思维、忆念我很快即将面临死亡,导生时不我予,就能初期生起迫切趋入修行的想法,如祖师说:若能开启无常慧眼,则能见恶业苦果,能救护恶业苦果,能皈依三宝、奉行业果,由是生起一切善法。

清净修法——由于时不我予而殷切希求,自内心思不仅易于转

向佛法,且在修法的中期也能常保清净动机令修行持续,没有染污,不以世间八法或为短暂不实的名闻利养而修法。

贯彻修法——除了中期能够清净修行,没有染污之外,且能令时

无间断如理精进,不再施延、懈怠、放弃,后期也能坚固贯彻、修行圆满。

安乐而死——由于真实相应念死无常,平常即已数数串习,贯彻

修习与相应正法,使得临命终时已有了万全准备,能令身无痛苦贪着,心无怖畏忧恼,就像反掌折枝那么容易,也像游子归家那么欣喜地安乐而死。

如上述,修习我的生死无常,使能感得诸多功德与利益,愚钝如

我者,此时不修又待何时呢?

三、思维不念死无常的过患?

反之,若不数数串修我的生死无常——也就不能舍下现世、不

能去除常执心、不想修法(只想修世间法)、即使修法也不清净乃至不得贯彻,临命终时只有四个字——[ 忧恼而死 ],故应善思不念死无常的过患,不得不修,令心有所转动,决定趋入修法。

四、思维发起何种念死无常之心:

虽然必须修习我的生死无常,但应发起何种心而正修习呢?

众所周知,一切有为法——如命根(或五蕴)、亲眷、财富等都

是因缘所生法,有生必有灭,所以并不是以这一期生命的终将坏灭而生怖畏,而是应该对于来世道粮匮乏感到怖畏。也就是说,在未死之际尚未行善,累积来世道粮(如不行布施、不修忍辱、不善持戒等),致令来世不能感得善趣或尚未累积解脱成佛之正因——对此应感怖畏。

提婆菩萨《四百论》也说:

[ 谁能念死,决能修行,如是有情,死是无恐。]

这说明了,任谁修行即有资粮,任无修行,再多的财富、亲眷,一样也带不走。因此修习念死无常而害怕,是害怕没有修行就死了,而不是怕死,故应致力于发起如是念死无常之心,生起念死无常的证悟为要。

五、思维正行修习念死无常之理,分三:

那么,什么是念死无常的正行修习之理呢?

正行念死无常的方法有多种,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的不共口诀则是:三根本、九因相、三决定,依此修习念死无常。

⒈ 思维决定必死,理由有三:

① 思维死主(阎罗死主)决定必来,没有任何因缘能令退却

阻挡——总的说来,不论投生何时、何处、何种身份,一旦业报已尽,死主并不能以诸财物行贿、以高官权势交换、以千军万马抵挡,或以最新的医学技术等等外物治疗而免,甚至于至诚祈求三宝、上师、广发大愿也都无力挽回;也可以说,死时国王放下政权,乞丐放下手杖,必死无疑,无一例外。故应时时忆念周遭亲友的无常以为借鉴,提醒自己必然是下一个死者,深知决定必死。

② 思维寿期有减无增——有说:

[ 放逸之中人寿过,余寿现如油尽灯。]

意思是:在放逸当中寿命递减无增(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就如灯油燃尽时油灯也就熄灭了,不再明现亮光一样(喻如死期渐次、刹那逼近)。在这世间,不论是认识或不认识,下一秒、下一分、下一时、下一日、下一月、下一年也都必然有人离开人世,现世还活着的人,百年后也决定必走。这点,诚如第七世达赖喇嘛说:

[ 大德多归清净刹,父母亲眷终别离,寿长终至百岁中,无一存在决定死。]

《广大游戏经》也说:

[ 三有无常同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似空电,如崖瀑布疾疾行。]

意即,三有轮回的众生如秋天的云,如同观看戏剧节目——这是说明粗分无常;也如同空中的闪电,如同速疾的瀑布流水,一刻也无以永住——这是说明细分无常。生命其实也如屠场中待宰的畜生,每一刹那都更接近死亡;天增岁月人减寿,明天不死只是拖延,并不是长寿,最后一天很快就要到来了。

③ 思维生时也无暇修法——自内思维在暇身存活之际,事实上,曾几何时如理如实善用闲暇而投入修行?至终两手空空,两脚一蹬,不得不悔恨而走(悔不当初)。祖师曾说:

[ 少时心依父母,壮时心系妻儿,老时心忧儿孙,一生无法可修。]

又说:

[ 不知不知二十年,想要想要二十年,不能不能二十年,一生历史如是矣。]

这是指人生的写照,例如年少不具善根,无知过二十年;二十到四十岁之间忙于家计,想修行也力不从心,唯能业余学佛;四十到六十岁世间法有点成就了,便忙于养生,但已耳不听、目不明、记忆衰退,不堪学甚深教法,有心无力;最后唯有徒增遗憾,如此而过一生。师长也说:

[ 十岁谈玩,二十岁谈情感,三十岁谈工作,四十岁谈子女,五十岁谈健康,六十岁等死。]

再如伽喀瓦大师说:

[ 一生若为六十岁,扣除睡眠、受食、杂务、散乱,真能精勤于修行时间,不超过五年。]

由上教说与事例,应想我决定必死,因为阎罗死主无缘可挡,必定到来,我的年岁有减无增,即使有心也无暇修行而必定死亡。

先想外在器世间无常,再想内在总的有情世间无常,又想他人无常,最后则想自己也无常。既是决定必死,那么死时会是什么模样呢?

接着应予串修不净观,修死相法——即以活心修死身之法,观想自身已成死尸,渐而溃烂为畜生之食物,内心生起真实已死的感觉,如是修法有力激发必死与必如此而死的定解。—— 由此思维,决定修法。

⒉ 思维死无定期,有三:

思维南瞻部洲众生寿量无定——人道虽有四大洲(指东胜

身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八小洲,但如《俱舍论》说:南瞻部洲的众生因业力故寿量不定,劫初时人寿无量,劫末时人寿平均只有十岁,这是目前现见的经验和事实。而且,黄泉路上无老幼,有的胎死腹中,有的一初生即告夭折,有的幼儿时死,有的青年时死,有的壮年时死,有的老年时死,不一而足,谁也不例外,因为寿期无定故。

思维死缘极多,活缘极少——且活缘可能变成死缘,例如

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乐享用(医药、饮食、汽车、房子等),这些看来都是生活的顺缘,也是必需品,但是却也可能变成死缘(如药物过量致死、饮食不当、车祸意外、地震屋垮、运动过度等)。其实生命本即危脆,如灯处风中不停摇曳随时熄灭一般;当思维经上说:

[ 人命极无常,犹如拍手声。]

说明了,死缘遍一切处,每天想来一定是我的最后一天而不是

还可以长住久安吧!因为死缘极多故。

③ 思维身躯危脆,死无定期——即当身体的四大调合(指地水火风平衡,相安无事),才得以安康,一旦四大不调即面临了或病或老或死的危脆生命型态,甚至被一根微不足道的荆棘刺伤,就得病致死。《八大人觉经》说:

[ 生死无常,国土危脆。]

这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身躯危脆的写照与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由上,思维我的寿量无定,死缘极多以及身心危脆,所以死无定期。事实上,虽知有生必有死,却不知何时会死,不知明日与来世何者先到,没有人可百分之百保证我今日不死;今日就死太短寿,明日不死就太长寿了,故应生起我即将面临死亡的定解。——由此思维,决定现即修法。

⒊ 思维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理由有三:

当面临死亡时,只有生前在心续上所安立的善业习气令临终无障碍,来世增上。究实言之:

① 死时,亲眷犹如云聚散,生前所执爱亲友虽然如侍在侧团团围绕,也无一可伴我而去,我顾不得他,他顾不得我,只是独生独死而已,如《地藏经》说:

[ 父子至亲,岐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是说即使是父子——再好的关系,再深的情谊也都不会是永远的,一切毕竟坏灭舍离;我为他造业的亲人消逝了,我为他造业的敌人消逝了,连造业者的自己也都消逝了,唯有自己孤独地去偿受业报。

② 死时,财物受用如梦华,今生的归今生,来世的归来世,生前所积聚的财富分毫也无法携带(所带走的大概是生前为创造财富而造的恶业吧)。[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今生如旅馆,身体如旅客,终须舍离一切身外之物,何况财富?唯一的补救方式或许就是以诸财物上供三宝、下施有情,将财物转为累积来世功德的助缘。

③ 死时,最执爱身终须舍,无论是愿意或是不愿意,从结生到现在极其珍爱的身躯也都必须舍离,生前再怎样保养装饰最后只不过尸骨一堆,虚幻身躯已被火烧尽了,土葬则成虫塘鱼的食物。如此想来,死时一切无用,唯有佛法,能在心续上安立善根种子及习气对来世才有真实利益。——由此思维,决定唯一修法。

要之,由正修习念死无常,有力推动自己修法行善,因此由造善业而得善念往生,来世感得善趣,即使没有解脱成佛,也不致于堕入三恶道。继而,来世依着往昔所积的善业习气亦得值遇殊胜教法因缘,继续修行增上;得以如此,就能一生又一生由乐而乐,由善而善了,或许这才是真正有益的亲友与财富吧!如云:

[ 应舍此世诸事物,常时思念死无常,浊世人寿如空电,现应即时勤修学。]

又云:

[ 思暇满不浪费,念无常做准备。]

因此,应该在不断变化、不能止息的无常中得到觉悟。这世间的一切正为无常大火所烧,何处是清净自在的所在,何处又是一个无苦无惧、无忧无愁的心灵境地呢?显然地,由数数修习我的无常,便不应再颠倒无知地以为我的时间与机会还多得是,便不应再拖延再虚耗今生无义的红尘世事——世事如湖水的波纹,一波未止一波又起,纷纷扰扰永无止期;应趁着自己有暇、有心、有缘、有信心、有能力、有自由意志时修学正法,趋向修行,转动内心(令心流成法流),这才是念无常做准备之义(即为来世准备远行的道粮)。

六、 修习念死无常的生起之量:

依着如是修学,能油然生起舍下现世的想法,以来世为重;油然生起怖畏无常的心念,趋入正法的修学。

后行:

观想前方明现着大乘三宝皈依境,后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

此修习念死无常的功德,回向自他众生成佛,自他心续得生修习念死无常的证量,成就三士道功德。并将此学习道次第教法的殊胜功德,以清净动机广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师、南传、藏传、汉传的师长都身心安康、常转*轮。

回向南传、藏传、汉传的圣教,久住世间。

回向不同道场、团体、寺院法务兴隆,以法摄众。

回向三宝慈光遍入众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场修学不同法门的佛弟子,皆能依法调心。

至诚回向遍虚空、尽法界一切有情离苦得乐。

回向我等能早日发起爱他胜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识,圆满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没有障碍。

一切诸佛菩萨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诚感恩上师、三宝、众生的恩泽。

观想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无微尘许的自性。

惟愿父母众生具安乐 惟愿一切恶趣恒为空

任彼菩萨于何地安住 惟愿彼等诸愿皆成就

 


{返回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修习三恶道苦
下一篇:二、修习暇满
 二十三、修习持戒度
 二十八、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一、修习依师之理
 二十二、修习布施度
 十四、修习共中士道
 二十、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十一、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二十六、修习静虑度
 九、修习集谛
 十六、修习自他平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