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五节 唯识与能所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27

第五节 唯识与能所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云何应知

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

论颂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识

注 释

三能变相:即异熟识第八识、思量识第七识、及了别境识前六识。

自所变二分所依:自,第八识自体。二分,见分与相分。所依,即所依之自体。以见、相二分为依于八识自体所变,故说第八识为自体所变的见、相二分之所依。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我与法都是依识所变,由依识所变而假说的我与法,并非离于诸识而有实我、实法。

由斯一切唯有识耶?:由斯,由是,由于此。此谓如何即由于此,便能说一切唯有识,除识外,并无实我、实法呢?

是诸识转变:是,此。是诸识,即第八、第七、及前六识与其相应心所。转变,即变现出见分与相分。成唯识论云:谓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谓诸识转变,就是前面所说的异熟识第八、思量识第七、及了别境识前六三个能变识及其心所有法,都能变现出依他似有、而理实非有的见相二分,因此而立转变之名。

分别所分别:能分别与所分别。能分别的,即是见分;所分别的,即是相分。成唯识论云: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诸识所变现的见分,称为能分别者,因为它们能执取相分的缘故。诸识所变现的相分,称为所分别者,因为它们是被见分所取的境相之故。

由此彼皆无:由,由于。此,此正理。彼,指彼实我、实法。由于此正理,故知彼实我与实法,是都没有的。成唯识论云: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由于这识变的正理,可知那计所执的实我、实法,若离于诸识所

变的见、相二分,都决定非有;因为若离于能取的见分、及所取的相分,便没有别的东西存在了。是故,并非有任何实在之物,能离于诸识的能取与所取二相,而能存在。

故一切唯识:故知一切法,皆唯有识。成唯识论云: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因此一切法,不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法,不论是实法还是假法,都不能离识而有。而唯这个字,是为了遮遣离于识所变外,别有实物实我、实法之见,所以才称为唯识,并非连不离心识的心所法、与见、相二分,及无我法、真如等法,全都遮遣了,才称为唯识。

义 贯

以上已广分别解说了阿赖耶、末那、及前六识等三种能变识之相即八识之自证分,此三能变识为自体所变之见、相二分之所依。云何应知可知依于诸识所变﹂之见相二分,而知世间所假说之我与法并非离于识变而别实有。由斯而确定一切法唯有识耶?以颂答曰:是诸识八心王及五十一心所之自证分︵自体转变成其各自之见、相二分时,其各所变之见分即为能分别者,而其所变之相分则为所分别之相;由此缘故,而知彼我、法二者皆无实无实我与实法,是故一切唯是识之所变现。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六节 唯识与分别
下一篇: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四节 唯识与现起分位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四、心法(八种)
 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观所缘缘论义贯 第二章 释论文 第二节 破诸转计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四节 第八识颂
 因明入正理论义贯
 楞严咒大意
 地藏法门系列 三、修行魔障与对治法门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五、心所有法(五十一种)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三节 第三能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假僧尼”出现本质上不是佛教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栏目:陈坚教授]
 大国师 鸠摩罗什传奇 第八章:大祸来临[栏目:大国师·鸠摩罗什传奇]
 中观四百论讲记(七)[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老僧好杀[栏目:公案100]
 相应5经 粪虫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万法摄一的重要性[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观音菩萨与我们是兄弟 Guanyin Bodhisattva is Our Brother[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增一阿含经》的经型及其编集的研究[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