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二节 第六识颂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25

第二节 第六识颂

颂凡情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注释:

「三性三量通三境」:「通」,此颂文以F通」字贯串三性、三量、及三境,意指第六识于三性、三量、三境都是通的。「性」通指境与量;「境」,单指所缘而言。「量」单指能缘而言。第六识又称意识,或第六意识。「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善」,顺盆之义,指顺于正理,盆于自他。「恶」,违损之义,指违于正理,损于自他。「无记」,于善恶品,皆不记别(不属善恶,不能记在善或恶项之下) 。成唯识论云:「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又云:「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为恶。」第六识的能缘与所缘之性,通于善、恶、无记:若第六识缘善境时,则能缘之心即属善性;若第六识缘恶境时,其能缘之心即属恶性;若缘无记境时,能缘之心即属无记性。故第六识通于三性:有善性的第六识、有恶性的第六识、也有无记性的第六识—亦即,第六识可起善性、恶性、或无记性之念,端看它所缘的境是什么:若第六识所缘之境是善性时,便有信、惭、愧、无贪等善心所与之相应而起,此时第六识便成为善性。若第六识所缘境是恶性时,便有贪、瞋、痴等根本烦恼,以及忿、恨、覆、恼等随烦恼与之相应而起,这时第六识便成为恶性。若缘无记境时,亦如是。

「三量」:即现量、比量、非量。

㈩现量——谓显现众境,不带名言,没有筹度心(无妄想分别) ,称为现量。

以比量——比类而知之量:类似逻辑中的「推论」。例如远见有焖,比知有火:见今世造恶业,比知来世受苦报。

㈦非量——谓心心所在缘境的时候,作错谬的分别,因此其认知不合于所缘境的奂实状况,称为非量:简言之,即是错误的了别或认知。

之所以说第六识通于三量,因属依其所缘,共有以上三种量。再者,第六意识依其运作方式而有五种:

㈩明了意识——又称「五俱意识」。因为此识系与前五识俱时而起,而命心对于所缘境之好恶、长短、方圆等,一一皆能明了分别、进而取境,故称为明了意识。此明了意识通于现、比、非三量。

㈣散位独头意识——此为凡夫在散乱位中,其意识不与五识俱起,亦即不缘现前之五尘境,而是独自散乱、纷杂地遍计现前所没有的诸法,例如作白日梦,或缘空华、水月等不实之自心现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无实体之法,然其状态,既非在禅定中,亦非属梦境,有如想入非非,称为散乱独头意识:此意识即通比量及非量。

㈦定中独头意识——「独头」,指只有意识单独在运作,而没有其它识参与其工作(亦即不与前五识中任何一个识俱起);因为在定中,前五识都不起现行(没有起来活动) ,只有意识自己在单独运作,故称为「定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系缘定中所观想之境,例如观佛相好、观净土庄严、或不净观等事,或观无常、苦、空、苦集灭道等理;此时不论其所观者是理还是事,都属于现量境摄。

㈩梦中独头意识——人于睡梦之中,前五识亦不起现行,此时第六识单独缘于梦中自心所现的境界,这纯粹属于非量。

㈦狂乱独头意识——疯狂之人、或患热病、或用迷幻药等者,其心所缘之境于五根中狂乱而起,意识起而缘之,此唯是意识徧计之非量。

由是可知,第六识不论其作用之情状如何,皆通于「现、比、非」三量。

「三境」略释如下:

㈩性境——有实质之境。以独影境——无实质之境,如空华、水月等境。

㈦带质境——介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系以心缘心,或以心绿色,而间接带有本质之境,故称为带质境。

三境的解释详如上说。

「三界轮时易可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轮」,轮转。此谓以第六识功能显胜,通于三性、三量、三境,放能造作种种业,力用强大:因此凡夫众生处于三界受轮转时,此第六识最容易了知(看得出来) ,意即:若入圣位,不入三界轮转时,第六识的行相转为微细,便不是那么粗显易知了—由于凡夫在三界中造善、造恶时都要依赖此第六识故,因此此识之行相粗显,很容易被觉察到:这尤其是指相对于第七及第八识之行相幽隐、微细深沉难知而言。

「相应心所五十一」—与第六识相应的心所最多,所有的五十一心所都能与之相应。「相应」有五义:

㈩时——谓心王与心所同时起:「同时俱起」是相应最重要的意义。

以依——心王与心所的所依根为同一个。

㈦缘——心王与心所同一所缘境。

㈤行——心王与心所的现、比、非三量之行相俱同。

㈦事——心王与心所皆各有自证分体事。

「心所」有三义:

㈩恒依心起:因为心所必须要依于心王才能生起。

㈦与心相应:若不与心王相应,就不能称为心所。

㈦系属于心…心如主:心所如其仆从。

「心王」即八种识;「心所」又称心所有法:心王是体:心所是心王的作用,

故属于心之「所有」,故称心所有法,简称「心所」或「心所法」。心所法共

有五十一个,分为六大类:

㈩五徧行——作意、触、受、想、思。

以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

㈦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㈩六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

㈦二十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悝、诳、谄、害、侨、无惭、无愧、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㈦四不定——晦、睡、寻、伺。

第六识与这一切心所(总共五十一个) ,全都能相应,可见这第六识的「神通广大」。 (附及,关于五十一心所,请参阅拙作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P.23,P.92) 。

「善恶临时别配之」:此谓虽然第六识可徧缘一切,且与一切心所法都相应,但它的善恶性,却要看它在缘境的当时,根据其相应的心所的善恶等性,再临时依现况而决定。

义惯:

第六识之性为善、恶、无记「三性」都有;其所缘之境界为现、比、非「三量」皆摄—由于第六识最为明利,故能「通」缘性境、独影境、与带质境「三境」。

以第六识能造作各种业,行相明显、功能殊胜,故凡夫于「三界」中「轮」转造业「时」,此识是最F易可」觉F知」的,(而其它诸识的行相就不是那么明显、易可觉知。)

至于与第六识「相应」 (同时俱起、同依、同缘、同行)的「心所」法,则全部的六类F五十一」个心所皆与之相应;然而第六识之性究竟是属于「善」、「恶」、或无记性,则须到「临」缘境之「时」,才依据其相应心所之性而各「别配之」—亦即,第六识缘善心所时,即成善性;若缘恶心所时,即成恶性。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注释:

「性界受三恒转易」:「性」,指善、恶、无记三性。谓第六识若与信等善心所相连,则为善性;若与根本烦恼、随烦恼相连,则为恶性:或有时并不与善、恶相连,而与徧行、别境等相连,便成无记性。因此说第六识在三性中,常常转变。「易」,变也。

「界」,指三界。第六识有时缘欲界,有时绿色界,有时缘无色界:故第六识在三界中也是常常改变的。

1受」,指五受:

㈩苦受——领纳违境,逼迫身心,称为苦受。

以乐受——领纳顺境,身心愉悦,称为乐受。

㈦舍受——领纳中性境,不苦不乐,称为舍受。

㈩忧受——此为从苦受中再分出:「忧」并非很强大的苦,但是它的行相深长、细密,容易令人受困。

㈦喜受——此为从乐受中再分出—乐受之强烈而且短暂者,称为喜受。第六识在五受中也是常常转变的;故地藏经中说:「一切众生性识不定。」

「根随信等总相连」:「根」,指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烦恼。「随」,指二十随烦恼。F信等」,指十一个善心所。「总相连」,谓第六识与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及信等十一善心所,总是相连在一起,而成善性或恶性等。

「动身发语独为最」:「动身」,驱动身业。「发语」,发起语业。

「最」,最强有力。谓第六识在发动身、语二业的力用上,于八识中,此识最为强盛。也就是,在造善造恶方面,第六识之功能强于其它诸识。

「引满能招业力牵」:「引」,即引业。谓能招第八识,牵引异熟果,称为引业。「满」,为满业。谓能招前六识,满异熟果,称为满业。「牵」,牵引。谓第六识所造之引业与满业,能招感异熟果,牵引众生,生于六道。

义惯:

第六识在善、恶、无记三「性」、及欲、色、无色三「界」以及苦、乐、忧、喜、舍五「受」这「三」类法中,「恒」甫「转」变改「易」。第六识与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及F信等」十一善心所「总」是「相连」而成其善、恶性。

第六识于驱「动身」业、「发」起「语」业之力用方面,于八识中,此识「独为最」强胜:其所造之「引」业与「满」业「能招」感异熟果,其「业」报之「力」则能「牵」引众生,生于六道。

2.颂无漏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注释:

「发起初心欢喜地」:「发起」,指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因为此智是在四智中最先转成的,故称为「发起」。「欢喜地」,即菩萨之初地,以菩萨于此地中,最初见道,初见奂如本性,故大欢喜,名欢喜地,又称为见道位。

「初心」,以每一地中都有入、住、出三心,故初入地时称为「初心」;在此则指欢喜地的初心(菩萨刚入初地时之境界) 。此句谓:第六识发起妙观察智时,是在菩萨登欢喜地的初心之时。也因此可知,要到初地菩萨位时,才能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以于菩萨初地,见奂如本性,顿离一切见、一切分别,第六识的妄想心都息止,唯依于奂如,故能依于奂如之奂见,来观察一切世出世间,此即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之境界。

「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指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谓登初地后,第六识的「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虽断(故不再妄想分别) ,然其「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仍在。「现」,现出。「缠」,即现行烦恼,以现行烦恼缠绕不去,故称为缠。「眠」,即烦恼习气种子,以烦恼种子,犹如睡眠一般,眠伏于心中故。此谓:此时虽然分别的我法二执已断,但俱生的找法二执的种子与现行,依然显现出来,仍未断除。

「远行地后纯无漏」:「远行地」,即菩萨第七地。F后」,指从第八地起,以至于等觉。「纯无漏」,谓第六识要到菩萨第八地起,才能转成纯无漏,在此之前都仍是有漏的。因为转智(转识为智)分为上、中、下三品;初地时之转智,为「下品转智」,仍有俱生之我、法二执之种、现(缠、眠):第二地至第七地,为「中品转智」,渐伏、渐断俱生之我法二执,仍为有漏;

第八地至等觉,是「上品转智」,才登于最极,转成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干」:由于第六识已成就上品转智,纯是无漏,故能观察圆满、明净、普照大干世界,而随应说法度众生。

义惯:

第六识转而「发起」妙观察智时,为在菩萨登于「初心欢喜地」时。此时第六识之分别我法二执虽断,然其「俱生」之我法二执「犹自现」出有「缠」绕(现行)与「眠」伏(种子)存在,尚未断除,是为下品转智。

菩萨第七「远行地后」的第八地至于等觉,在这段期间,第六识渐转成F纯无漏」,是为上品转智。由于已经成就纯无漏的上品转智,故能「观察圆」满、「明」净,普F照大干」世界,而随应现身说法度众生。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三节 第七识颂
下一篇: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一节 前五识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五、心所有法(五十一种)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四节 第八识颂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四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八、无为法(六种)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九节 唯识与三无性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目次 序
 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第
 释燃身献佛义
 禅之甘露 目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年玄奘研究综述(黄夏年)[栏目:玄奘研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栏目:慧律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六)通达修行方便的重要性[栏目:圣者言教]
 快乐并不可靠[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