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返回 万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76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在座的有谁练过气功?(有数人举手、回答)我前几天去了一趟香港,他们那里流行抓鬼!有很多人养小鬼儿。养小鬼的人他做一个很小的木盒子(师父手示意高不足10公分),小鬼儿就住在那个小木盒子里面。对于小鬼儿来讲,那个小木盒子就是金銮宝殿!空间相当大。

养鬼的人通常是到缅甸、泰国把鬼请回来,供在自己家里。民间的那些巫婆神汉,他们养这些小鬼能够帮他们查一些小事,大的事情并不能查到。

一个修行人,你信什么就和什么相应;拜什么,什么就来接引你,以后你就成为谁的子民。你拜佛、信佛就和佛相应,成为佛的子民、佛的眷属;你拜精灵鬼怪,信它们,就成为它们的眷属和子民,临命终时精灵鬼怪就来接引你。为什么我们在皈依的时候都要发愿:皈依佛竞,宁拾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等……

有些修行人在身体上用功,也就是在修“气”,认为修气就是修行的根本。实际上修行,自古以来都是分四个阶段。不管你是否按这四个阶段去修,你的身心反应都一定要出现这四种现象。也就是说分四个阶段出现。

最初,身体上有一种“气机”的感受,就像是有一股气流在体内有规律地转动。这是最初的反应;当“气”的阶段过了以后,就是“光”的阶段。打坐看到光,或者是睡觉看到光。

第三个阶段,神识可以脱离躯体,人在打坐、睡觉、或者是入定的时候,神识跑掉了;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修心态。心态的解脱才是佛门里面讲的真正的解脱,并不是你的神识能够出去,就是最高的解脱。

在香港讲了五堂课,最后实在不愿意讲了。香港那么多大和尚去讲法,而且世界各地的大师都到香港去讲法。因为香港是非常自由的地方,各个教派在那里都设有联络点。既然那么多灵性的大师在香港讲课、传法,带领这些信众修行,为什么有些人在修炼上一直停留在修身体这个阶段呢?

有时候根本不愿意讲,知道讲了也没有用!可是有时候看到他们迷得那么深,不讲好像又过意不去,但是讲了以后他们也不改,谁也扭转不了这种局面!这可能就是不同的时代流行不同的方式、方法吧。

现在许多佛门弟子,甚至包括我们出家人,还在身体上面修“气”,在这个方面转来转去。“气”的反应,它只是最初的一个阶段,在初禅就已经结束了,就超越了这些“气”的反应了,怎么能够把它当作一个根本的修行方法呢?

我以前讲过很多次,一个修行人你不把自己的身体忘掉,你就不能够“入道”;不把世俗上的功名利禄放弃就无法修道,你也入不了道。何为“境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修行途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或者叫“沿途风光”。在修行途中出现的反应,不外乎身心两方面的反应,如果一个人把身心都空掉了,哪里还会有这些现象出现呢?

今天给大家一个话头回去参:“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时候生起的心是什么心?”大家记住这个话头,回去静坐的时候参一参。为什么古人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一个人达到“无所住”的时候,他是一种什么心态?这个时候是不是还需要生心?还是无所住的时候就有一个心呢?


 


{返回 万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降伏其心 三 佛法的起落处
下一篇:降伏其心 三 福慧双修
 降伏其心 二 什么是盂兰盆会
 降伏其心 一 大智无非善护念
 良好的素质来自良好的习惯
 降伏其心 一 化身与八个意识层次
 行愿才能满愿
 降伏其心 二 身心双修方为究竟
 而立不惑知天命
 降伏其心 一 当代修行人与八相成道
 降伏其心 二 万物皆是同一体
 学佛的人应该以佛为榜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住自己的心[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为众生觉悟而成道[栏目:传喜法师]
 佛七开示 第六讲 念得心中莲花开 阿弥陀佛自然来[栏目:亲佛法师]
 为什么说法和僧是暂时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三宝总集、独一无二的佛宝。[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第四章 总结[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欧美佛教史》序(黄心川)[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九二)[栏目:杂阿含经]
 一函遍复 讲记一(印光大师文钞选编)[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佛光普照的日子[栏目:传喜法师]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栏目:自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