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关于佛学的本质
 
{返回 唐仲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428

关于佛学的本质

唐仲容

编者按:四川巴中唐仲容居士十六岁即双目失明,由于精进勇猛,以耳代目,读了很多书,并有独特的认识。此文是他在农历年节口授其弟写成的,思想新颖,可供研究佛学同人的参考。

经论里常常有这样一句话:“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就是把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存在的基本矛盾提出来。因为一个人在正当认识事物时,都内在地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只用名想概念去分别事物,不能心境融合无间,打破能所对立,达到现观实证,而流为抽象的认识;一是心境融合无间,打破能所对立,以达到现观实证的具体认识。这两种倾向,前者谓之迷,后者谓之悟,是认识内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佛就是悟者,众生就是迷人,心,就是认识。由迷悟这两个对立面构成一个认识的统一体,就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们在认识上所存在着的基本矛盾的两面,即前两种倾向,经常一面相互贯通,又一面相互排斥;一面相互渗透,又一面相互斗争。就是在正当认识事物时,若向前一种倾向发展,则向后一种倾向发展的可能性就渐渐消失;如向后一种倾向发展,则向前一种倾向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渐渐消失。古德说:“一念迷,则佛是众生;一念悟,则众生是佛;”就是说明这两种倾向的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人们的认识基本上虽有这两种倾向,但他们的力量不是平衡的。事实上往往要向前一种倾向发展,而这个矛盾的迷的一面要居于主导的地位,悟的一面要居于附属的地位;所以,论部有“未转依位智依于识”之说。如果要在认识事物时,不向前一种倾向发展面向后一种倾向发展,那一定要经过相当时期的斗争,就是破妄显真的斗争,佛学就是进行这个斗争的有力武器,是帮助人在认识上由前一种倾向发展转向后一种倾向发展的有利条件,人们运用这种斗争的武器,渐渐促进认识上基本矛盾的居于附属地位的悟的一面的可能性渐渐发展,同时居于主导地位的迷的一面的势力即渐渐减退,这时候人们的认识能力就起了量变。这样继续发展下去,悟的一面的势力发展到了顶点,迷的一面的势力完全减退,这时候认识能力就要来一个突变,旧的基本矛盾解体而引起新的质的出现。这时候原来居于主导地位的东西降下去,而原来居于附属地位的东西站起来,就是悟的一面推翻了迷的一面的主导地位面站起来了。这就是论部说的“已转依位识依于智”,认识能力在这时候就彻底被改造了,佛学上把它叫做转识成智。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所说用名想概念分别事物,就流为抽象的认识也就是迷。果真是那样,那末唯物辨证法认为概念是又抽象又具体的东西。我人举行一切的判断与推理都是依据概念。毛主席说:“概念能够抓住本质”,列宁说:“物质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反映着自然。”一切科学性的主张言论,又怎么通得过呢?对这个问题依据佛学的见解,应当分做三方面来解答。

一、名想概念是有共积极作用的,佛学并不主张废除名想概念,相反的还要正确假用名想概念来分析事理,建立法相,教育大众。所以学佛学的人,必需于内学多想多闻,对于运用名想概念的世间学术都要精勤学习。而成佛之后,又必需以种种方便善巧,转大*轮。所以维摩经云:“不离文字语言而说解脱。”因此,佛学的理论,并不与前面所引唯物辩证法的主张和毛主席、列宁的话相背。

二、佛学认为用名想概念分别事物,就会引生许多主观成见,增加妄执这也是不容忍的。因为客观事物,它是从自身内在的矛盾为根据加上外力的作为条件而生起的,在佛学上就称为因缘生法。因缘所生的东西是纯客观性的,自体上没有任何名号,也不需任何名号加于其身,假如对它取一名或去一名,于它本身是无所损益的。同时因缘所生的东西,虽然有本质、有现象、有作用和因果关系等,但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所以辩证唯物论认为在长期发展中每一阶段的事物只有相对的真实性,这在佛学就叫做缘生如幻,或缘起性空,然而人们为了便于分别事物,遍于一切事物之上,安立种种名言,山名为山,水名为水,人名为人,牛马名为牛马,机器名为机器,广而言之,乃至一切事物,各有专名,行之既久,约定俗成,便不能随意改变,反而需要对这些名言多多学习,把它储蓄起来,成为各种常识,或专门知识,一与外物接触,便拿所储蓄的名言去认识,见山而识知为山,见水而识知为水,见到机器就认为这是机器。这样认识事物时,必不可避免地不自觉地要起以下几种成见:一、肯定这名实是这物,这物实是这名,名物是一个东西。二、既肯定名物是一,当然就认定名物之间没有矛盾。三、既肯定名物之间没有矛盾,必肯定此名是此物,非是余物,此物是此名,非是余名,绝不能同时是此物又不是此物,是此名又不是此名。四、既肯定此名实是此物,心情上必然要固执这个东西是绝对真实的、固定不变的。由于前三种成见,便迷了客观事物本来离名绝虑的真性;由于第四种成见,便迷了客观事物本来如幻的实相。这些成见,除了已得佛学上所说现观实证的人以外,其余的人,在心境相对当前一念之下都是有的。这在佛学即称为法执。法执之外,还有我执。依着心理和生理的总和,对着客观事物有感受和创作的作用,便觉这中间有一真常的作者和受者;同时又看到个人在社会中,有一独立自存的个体,因此便觉个人与社会各成员是各自独立的,是有彼此的严格的界限的。这样一来,既不明各人真相,也不明社会实质而带上了浓厚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成见,佛学上认为这些都是我执。我执和法执,都是由名想概念分别事物所引起的,所以佛学把这些统统叫做迷。

三、佛学认为名想概念,有其积极作用而不可废,但用它分别事物又会引起偏执,这种矛盾如何解决?佛陀告诉我们有这样一句话:“悲智等运”,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具体方法。悲,是为群众服务的最高热情,它表现为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四无量心,即当于通常所说的大公无私意义;四摄,当于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作风,把这些总和起来,就可能表现为革命的具体实践。有了这种实践,便能使个人与群众密切结合,打破人我对立而破除我执。同时在这具体的实践中,要经常分析问题、处理工作、研究学问,当然就不能不正确地使用名想概念。正确使用名想概念是有的放矢,不会引起妄执。智,是智慧,即被改造后的精明无比的认识能力。智有两种:一是根本无分别智;一是后得世间智。把一切名想概念扫除净尽,无一毫成见和妄执,使认识能力直透事物内部,彻底做到心境融合无间,打破能所对立的现量实证,就是根本智。既于事物的本质现观实证,便可正确地运用名想概念,把实证的东西,加以观察分析,或向他人传达,这是后得智的事。根本智和后得智是认识能力有了高度发展的两种认识阶段。根本智是低级阶段的认识,它的特征是不用名想概念而能于一切事物现观实证,因它能引起后得智,所以名为根本。后得智是高级阶段的认识,它一面能证根本智所证的境界,一面又能具有一般的正确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因为它是在有了根本智以后才生起的,所以名为后得。根本和后得,都是澄清了错误的分别,掌握了真理,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于实证,重在忘言绝虑以破法执,以进而建立正确的名言。

这样大悲表现为实践,大智表现为实证,悲智等运,正是实践与实证相融合。实践主要是为人服务,非用名想概念不可;实证主要是为己求真,非用名想概念不可。实践与实证融合起来,就能由用名想概念而用名想概念,虽用而不起执,且更有助于服务;又由用名想概念而用名想概念,虽用却不落真,且更有助于求真。列宁说:“趋向于客观的认识运动,常常只能辨证地进行着,脱离然后更正确地落入,退后以便跳跃得更好些。”恰与这个道理相和。这样便把前面所提如何使用名想概念的问题,具体地解决了。

其次,佛学关于人们的认识活动,主张可能做到一切必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客观。佛学同普通科学一样,主张摒除一切主观成见,追究客观的真实。它说心识的生起,必有境界依,所缘境;心识缘境,必需做到实证现观;有即说有,不起损减执,无即说无,不起增益执。

二、现实。客观事物的发展,过去已灭,未来未生,唯有现阶段是最具体而真实的。所以,佛学特别注重客观的现实性,虽也许可分别过去未来,但必以现实为中心,依于现实事物的因果关系而分别被否定和待转化的东西。论说:“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会因,对说现果;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而且无分别智缘境,离名绝虑,不思前,不想后,唯于客观事物证现前识,这正是但缘现实。

三、直接。普通的科学虽重客观讲现实,但只能依于名想概念去分别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严格说来,只有间接和抽象的认识。佛学则对于客观的现实事物,必须先泯除一切名想概念,使认识能力直达客体、亲证本质以后,再用名想概念将其所真知的东西,加以分析表达。这就是直接的具体的认识。

四、灵活。客观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发展着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当然不能不随其运动发展而时时推移;但如有主观成见,人们的认识不是停顿在事物后面便是跑到事物的前头,这都是执着,能使精神不活泼不自由。所以,佛学主张打破执着,使认识能力都是活泼的灵动的。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着重灵活的意思。

五、深入。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停顿在它的表面现象上,必须深入内部才能抓住本质。经成论上常常有“穷法源底”这句话,就是认识事物要深入的意思。

六、正确。认识事物要铢两分明,恰到好处,无偏无差,才算正确。论说:“远离二边妙契中道。”这就是要认识得正确的意思。有了彻底正确的认识,就叫做正觉而称之为佛。

七、全面。每一事物都有它表面的现象和内部的本质,以及本质和各个现象间的联系等;而事物与事物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着的;并由这种联系而构成宇宙的整体。所以,我们的认识对于每一事物不能只注意某一部分而忽略其全体;对于整个宇宙不能只注意某一事物,不能忽略与这一事物有密切关连的东西。经论上说的穷法透际以及要实证诸法如所有性的真实性和尽所有性的一切性,都是要认识全面的意思。

总结以上所述,可知佛学研究的对象是认识的矛盾现象;它所解决的问题是认识运动中的具体矛盾;它的作用,是有力地彻底地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它的精神是实事求是;它的实质绝不同于观念论的。至于如何断除法执和我执以妙契中道,那又是一个问题,暂且不谈。

 


{返回 唐仲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现实中成佛的精要法门
下一篇:悼念遍能老法师
 改造人生宇宙的伟大导师
 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去
 实践与现观
 人生四相
 从无著《集论》谈诸法事理不二
 诸佛的心要——顿悟成佛
 在现实中成佛的精要法门
 试论《坛经》的伟大优点与学习
 谈学佛要点
 《解深密经》纲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拿佛法当人情(思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善生[栏目:僧诗句集]
 慈悲的法流 第一天 法与派别意識 Day One: Dharma and Sectar..[栏目:慈悲的法流 The Gracious Flow of Dharm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