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生命相约 不要让自己迷失于未来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05

不要让自己迷失于未来

有时,因为现在是如此地艰难,所以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希望未来的处境会有所改善。通过想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我们就能够比较好地接受现在的痛苦和艰辛。但是,在另外一些时候,思考未来会引起我们的许多恐惧和忧虑,而我们却又做不到不去想它。继续思考未来的原因(有时尽管我们不想这样),在于习气的

存在。尽管未来尚未到来,但是它已经产生了种种幻像来干扰我们。事实上这些幻像不是由过去和未来产生的。它是由我们的意识创造的。过去和未来都是我们意识的产物。

驱使我们思考未来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希望、幻想和忧虑。我们的希望可能是我们的痛苦和失败所产生的结果。因为现在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所以我们就让自己的心灵漫游于未来。我们希望未来的处境会变得明亮一些。当有人思考,未来他的色如何,受如何,想如何,行如何,识如何,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会增强他接受现实之失败和痛苦的勇气。诗人楚夫(TruVu)说过,未来是现在的维他命。希望给我们带来了我们已经丧失的部分快乐。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必须有希望。但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希望可能会变成障碍。假如我们把精力都投放在未来,那我们将没有精力来面对和改变现在。当然我们有权力为未来作出筹划,但是为未来作出筹划并不意味着沉溺于白日梦之类的幻想之中。当我们为未来作出筹划的时候,我们的双脚是牢牢地扎根于现在的。我们只能从现在的既有条件下创造未来。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为了全身心地回归当下,放弃所有对未来的妄想。开悟的意思是达到真实的深刻圆满的觉悟。这种真实存在于当下。为了回归当下,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必须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并体验它的真实存在。当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体验到了甚深智慧,它把我们从痛苦和无明中解救出来。

根据佛教,地狱、天堂、轮回(samsara)和涅磐都存在于当下,回归当下就是发现生命、觉悟真理。所以过去佛都觉悟于当下,所有现在佛、未来佛也同样是觉悟于当下。只有当下是真实的:"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假如我们不能坚实地扎根于当下,当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没有根蒂,我们会认为将来我们会很孤独,没有依怙,没有人会帮助我们。"若有人如是思维,未来色如何,未来受如何,未来行如何,未来识如何",类似这样对未来的关心会带来不安、焦虑和恐惧,无助于我们全身心地照顾好当下。它们只会使我们应付现前的行为变得脆弱和混乱。孔夫子有一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的意思是提醒我们关心未来,但不是为未来焦虑和恐惧。筹划未来的最好方法是照顾好当下,因为我们知道既然现在是由过去构成的,那么未来必定是由现在构成的,我们需要为之负责任的,就是当下。当下是我们唯一可把握的。关心当下就是关心未来。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与生命相约 过去和未来存在于当下
下一篇:与生命相约 现在也是由过去构成的
 正念的奇迹 第八章 32个正念的练习
 观照的奇迹 前言
 与生命相约 烦恼习气
 你可以不生气 第二章 熄灭怒气
 一行禅师
 佛之心法 六波罗蜜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 你可以,爱 第五章 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 你可以,爱 第一章 唯有真爱,才有幸福
 你可以不生气 附录
 你可以不生气 第四转 转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铃[栏目:解惑之智·嘎玛仁波切]
 时时处处发愿[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杂阿含经卷第四[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不二之法[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善根福德与皈命的作用[栏目:仁焕法师]
 三十三、人生甘露[栏目:诗偈法语]
 守持八关斋戒并不难[栏目:实修教言]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学禅学佛的条件[栏目:张尚德教授]
 戒律对佛教神圣性的建构与诠释[栏目:圣凯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