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生命相约 超越生死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05

超越生死

我们常常以为生就是不存在的事物开始存在,死就是存在着的事物停止存在。当我们深入观察事物的时候,我们将看到这个关于生死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没有任何现象能从一无所有中开始存在,也没有任何存在着的现象能变成一无所有。事物总是不停地变化。云没有死,它只是变成了雨。雨没有生,它只是云的变化和延续。树叶、鞋子、快乐及痛苦都符合这一不生不死的规律。以为死后我们不再存在,这是一个狭隘的观点,佛教里称之为"断见"。而死后我们将不变并继续存在的狭隘观点被称之为"常见"。真实超越了这两者。

佛陀教育我们要直接地看到那些聚合在一起、构成我们的色身的诸要素,以便看透它们的本性,以便超越"自我"观念不管那是"常见"的我,还是"断见"的我。经上说:"若有人亲近佛、法、僧三宝,听闻修习圣教法,不作如是思惟:'色是我,我是色。受是我,我是受。想是我,我是想。行是我,我是行。识是我,我是识。'那么这个人不念过去,不愿未来,他也就不会被现在所束缚。"

聚在一起构成被我们称之为"我"的那个东西有五个因素,即:色、受、想、行、识。如果我们看透这些因素,看到它们无常和互摄互入的本性,我们自然就会明白,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称之"我"。这五个因素是在不停的变化,它们无生亦无灭。它们当中没有一个是从虚无变为存在,也没有一个是从存在变为虚无。我们以为是"我"的那个东西,没有生,也没有灭。我们不要把"我"同或健壮或衰老的色身等同起来,也不要把它与时时变化的受等同起来。同样地,我们也不能把它与我们的想和识等同起来。我们不要被这些因素所束缚,我们一旦明白这些因素本自无生无灭,我们就不会再被死亡所压迫。这一觉悟将使我们超越于生死。

该经所说的"若有人修习圣教法",意思是说,此人为了看透生命的无常和无我的本质,活在当下,深入观察。佛陀教导说,"我们今天就必须精进修行,因为明天太迟了;死亡的到来是不可预料的,我们无法与它们讨价还价。"通过深入观察,我们能够认识到事物无生无灭的本性,这时就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们害怕了,哪怕是死亡。借助深入观察和对无常无我的觉悟,我们就可以看透有关存在之本质的虚妄观念,就可以当下了生脱死。一旦了脱了生死,我们就不需要"与死亡讨价还价"了。我们可以向他微笑,并握着死亡的手,一起去散步。

被称之为"三业清净(brahmafaringlife)"的出家人的生活能导致对所有事物存在的无生无灭之本性的觉悟。这种觉悟是解脱的真义。这就是为什么在《迦旃延跋地罗谛偈经》(KaccanaBhaddekarattaSutra)中强调独居修行是出家人清净生

活之基础的原因。它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基础。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太阳我的心
下一篇:与生命相约 宁静、自在、快乐的生活
 针对现代生活解释的五戒
 正念的奇迹 第七章 三个绝妙的答案
 慢步冥想
 琴瑟人生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 你可以,爱 第五章 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
 与生命相约 不要拒绝世界和社会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精进
 与生命相约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祈愿的力量
 观照的奇迹 第五章 平静的力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84 爬山[栏目:没时间老]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4 五根[栏目:宽见法师]
 第三十八则:淫心不除仍有苦[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人命在几间[栏目:无常]
 教法篇 第二章 人心与真实的本体[栏目:佛教圣典]
 声闻与菩萨关于说过失的判罪轻重有什么不同?[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六)听法时语之行为[栏目:圣者言教]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五[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爱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一不生极乐[栏目:宽运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七、般若与五度[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