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五节 还源念佛三昧门
 
{返回 六妙门修证全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84

第五节 还源念佛三昧门

还源即是还归自性本源,穷究心佛不二的真实相,故此门修法是在观想念佛门成就後,定力已坚,心地初明之际,再进一层打开本来,体悟理事不二的法界本礼。

觉明妙行菩萨示念佛三昧说:

心本无念,念逐想生,此想虚妄,流转生死,汝今当知,此一句阿弥陀佛,不从想生,不从念有,不住内外,无有相貌,即是尽诸妄想。诸佛如来清净微妙之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别。如是念者,烦恼尘劳,无断无缚,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为执持名号,方得名为一心不乱。净业功成。直趋上品。

修念佛三昧先要明理,但不必学禅宗之理(理虽不异,但立场不同,故与净土宗旨不合),而宜於在净土经论中研明心性,助开本明。在具体修法时,此理就能时时与心法相应,导之而证念佛三昧。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曾非常具体地论述了念佛三昧的修法,兹录於下:

若论证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而念,返观而观;即念即观。务使全念即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念外无观。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鞠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愈究愈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此之谓也。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

印光大师所示的念佛三昧之法,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专注一境,毋使外驰」的寂止念佛;二是「全念即观,全观即念」的观想念佛;三是「重重体究,切_切提撕一的返源参究;四是「和念脱落」後的本源现前、三昧初证的时节。至於「正好著力」即时转入净门的实相净土法的无修之路。

念佛三昧的体究返源法不同於禅宗的参究疑情法,参究著重在「念佛是谁」上,而念佛三昧在亲切提撕到极点时,自然和念脱落,体到无不念的三昧境界。至於证入之後,禅宗与净土本来不二,只是功用不同,起用有异而已!


{返回 六妙门修证全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六节 净土实相中道门
下一篇: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四节 观想念佛门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二讲 历别对摄诸禅定的六妙门
 六妙门修证全书 自序
 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三节 止门修法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三节 后善的修法
 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节 加行修法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一节 数息念佛门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三节 寂止念佛门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七讲 通修别证的六妙门
 第六章 养生六妙门 第二节 数息门的养生功法
 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五节 还门修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万修万人去[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净法概述》第八章 前人往生事略[栏目:方伦居士]
 禅学随笔 一、佛教中的禅宗[栏目:铃木大拙教授]
 生活与禅修[栏目:林崇安教授]
 《妙法莲华经玄义》管窥[栏目:沈海燕教授]
 234.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打坐和诵经昏沉该怎么办?[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清明之忆[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印顺思想脉络论[栏目:李尚全教授]
 观虚空藏菩萨经[栏目:虚空藏菩萨·经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