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十二课 天台宗的行证
 
{返回 天台宗简明教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0

第三十二课 天台宗的行证

通过止观的修习,一定有所悟证,为了使学者在修习过程中,能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台宗因此立了六个顿即成佛的阶段——六即佛。六即佛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使修行人不循名违实、以凡滥圣;二是为使修行人增强信心,依次进修,功不唐捐。因此,六即佛对修行者来说是有很大意义的。

“六即佛”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等六个过程,“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兹略解如下:

一、理即佛 这理便是中道实相,亦即不思议佛性,凡夫与佛在佛性理体上平等不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此虽然无明覆盖,漂流生死,仍然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所以古德颂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意思是说,凡夫一动一静都是理性(即佛性)的现起,但众生贪染分别,举心动念违其真性,若行若藏,皆非“佛”的构成条件,而向着黑暗的路子,跟着物欲去六道轮回,不知返本归元,开显本具的佛性理体。

二、名字即佛 学者由教师讲习、或阅经卷,闻知确认苦恼众生也有本具佛性,与十方诸佛无殊,不觉悲喜交集。颂云:“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说,佛未出世时,众生皆执生死为实有,自佛出世,讲说倡导无生之法,说明诸法本无起灭,岂有生死?但如今听闻无生不死的佛性之理,知道根身器界,当体无非理具事造的佛性本体,推知过去、现在、未来,头出头没,皆此体性,无数劫来,不自精进,枉造恶业,枉受轮回,思之悔恨不已,故“翻恨自蹉跎”。

三、观行即佛 依解起于观行,时时刻刻,回光返照,参究自性。颂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意思是说,达此位次理慧相应,心观明了,念念返照真常之理,息却如幻的六尘,遍观诸法性只是一性,无真之与假的相待立名,佛法绝待,故无真亦无假。观行的修习分为五品:(1)随喜,(2)读诵,(3)说法,(4)兼行六度,(5)正行六度。

四、相似即佛 由于观行功夫得力,粗垢任运先落,有六根清净的德范,入十信位,发相似无漏的观行,依稀仿佛地见到法身的模样。颂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意思是说,众生的烦恼共有五住:(1)见爱住地,(2)欲爱住地,(3)色爱住地,(4)无色爱住地,(5)无明住地。观法性的功行到了这里,先任运脱落了前四种烦恼(即见思或),而第六法尘的所知理障无明犹未空尽,智眼尚翳,法执尚存,故说:“空里见花红”。

五、分证即佛 由于相似的观力,启发真智,分破无明,分证法性(法身),入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地位。如云雾先散开一隙,逐渐扩大。颂云:“豁然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犹见月朦胧。”意思是说,到了这里豁然心开,乃属证悟,不同解悟,这时能、所双忘,心体湛然,一切无碍。虽然湛然,而诸法实相未能穷源竟委,如薄云罩月,所见真而不明。

六、究竟即佛 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福慧圆明,趣最胜果,成无上觉,果德圆极,究竟涅槃,称为“妙觉果海”。颂云:“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意思是说,从来弃妄执真,致使真性却成妄执,今不执妄亦不执真,则一切妄当下即真,虽然真体圆成,也不过是恢复离言绝待、法尔如是的本有之性(佛性理体)而已,更无一法是重新得来的。到此才是大休大歇,修学事毕,所以叫究竟成佛。

一切有情,无非是佛;十界众生,悉是六即。因为台宗的教旨建立在圆融无碍上面,所以这六即的教义,便是无碍成佛的行证。但在这六即里面,又包括五品、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八种位次。而此八位,却又是五十一位所开发,所以台宗的行证,又未尝超越渐次断识的事实与阶段,其关系列表如下:

理 即——未入位

名子即——虽未行证,但已信解佛性理体而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可说为“发菩提心位”

观行即——外凡位————一、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内凡位————二、十信位

————————三、十住位

四、十行位

分证即 五、十回向位

六、十地位

————————七、等觉位

究竟即—————————八、妙觉位

以上六种即佛,是就悟界的理体而言的行证;八种位次,是就迷界的事修而起的行证。而此理悟、事修二种行法,互相融摄,迷悟一如,理事无碍,即是台宗的精义所在,也即是台宗的行证轨迹。

练习题:

1. 什么叫六即佛?

2. 为什么要立六即佛?

3. 什么叫理即佛乃至究竟即佛?

4. 解释六即佛的六种颂文大意。

5. 六即佛与八种位次的关系如何?

6. 为什么说迷悟一如,理事无碍是台宗的教义所在,也是台宗的行证轨迹?

思考题:

1. 六即佛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2. 我们怎样才能依六即佛义而上趣佛道?

 


{返回 天台宗简明教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十三课 天台宗的果位
下一篇:第三十一课 天台十乘观法
 第四课 天台宗的大成
 第三十四课 天台禅宗观
 第一课 天台宗的特色
 第二十五课 四重四谛观
 第三十六课 天台净土观
 第二十二课 四种三昧
 第十课 圆融三谛
 第二十七课 四重六度观
 第十一课 一念三千
 第九课 诸法实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十六课 密行百事[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六册]
 太虚法师与毗卢寺[栏目:董群教授]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求救--鱼虾[栏目:哼哈一如说]
 佛教修行的方法[栏目:佛网文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三[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栏目:衮却格西]
 入佛指南(又名 佛乘宗要)[栏目:高观如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