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八)
◎南亭老和尚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84愿
行脚僧“见”到“无病”的“人”,起居自由,身心畅快,至为羡慕。随时发愿,“愿”一切“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真实慧即是根本智,与八三愿大致相同。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85愿
“见疾病人”,四大不调,百一病生,是疾病人。疾病之来,皆由过去世恼害众生。如是因,感如是果,决无无因之果。相识的人中有相同的年岁、相同的生活环境,有的四肢痛、腰痛,易于感冒,可算终年无有平安无痛苦之日;有的则牙齿一颗不少,白发亦少,终年无病苦者。其因何在?亦可以知矣。所以有病的人,要知道此身四大假合,风寒暑湿,侵袭身心。四大相违,则百一病生矣。“知身空寂”,逆来顺受,泯“乖诤法”。常存佛心,或可转为健康。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86愿
“端正人”,相貌上五官端正、四肢完具,而且长短适中、皮肤白皙、齿白齐密、发长而漆黑、声音宏亮,皆端正相也。然而这不是无因而来的,皆由于过去生中言存端正、心地光明,才能感到如是果报。我们因端正人而“愿”一切“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因为佛、菩萨,固然相貌端正,同时佛、菩萨百劫千生志在利人,自然更有相貌好的果报。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着。87愿
“丑陋人”,相貌残缺谓之丑,行为卑鄙谓之陋。丑陋的人和事,我们都可以知道。我们要研究他的宿因,那便是他们做了“不善事”。不善事的范围很广,遭丑陋的果报则一。所以我“愿”一切“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着”。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88愿
父母、师长育我、教我,我们应当报恩,是为“报恩人”。我们应当进一步“于佛、菩萨能知恩德”。因为“诸佛、菩萨始自发心,普缘众生,难行、苦行”而能行,“不顾自身,垂形六道,随逐众生,见其造恶,如割肢体。迄成正觉,隐其盛德,以贫所乐法,诱摄拯救。见其憍恣,示现涅槃。留余福教,以济危苦”。我们自顶至足,从生至死,皆佛之庇荫。斯之恩德,何可不报耶?故经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大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所以唯有自利利人,如说修行,乃为报佛恩耳。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89愿
忘恩负义者为“背恩人”,如子女不孝父母、弟子之不敬师长,或者在艰难困苦之中,受人救济之恩,时过境迁,亦忘记得干干净净。这一类忘恩负义之流,可以谓之恶人矣!然而下二句“于有恶人,不加其报”,就费解了。此中有恶之人,是否就是上文忘恩负义之流?如果是的,则当初施恩之人,对于亲戚、朋友中的施恩不望报,可以一笑置之,而显其胸怀坦荡;如果是子女不孝父母,当然也是恶人,而为其父母、师长、亲戚、朋友、邻里、乡党、皆置之不理,听其自然,则与风教大有关系,则我不敢置一言矣。如下二句于上文无关,则菩萨心肠,冤亲平等,犹有可说。但下二句不能与上二句无关,惟有置之,不加理解。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90愿
“沙门”,或云桑门,译音之异;意云“止息”,止一切恶而息心静虑也。印度,凡出家者皆谓之沙门。佛法住世,出家者多,因为出家之通称。声闻乘有初、二、三、四果之别,亦称四沙门果。迨至佛法衰颓,沙门乃有胜道、示道、命道、污道沙门之别。又有胜道、说道、坏道、命道沙门的不同。此中惟有污道、坏道两种沙门,为犯根本大戒而犹混迹于清净出家众中之破戒者,使佛法不纯净也。“若见沙门”之“沙门”为清净众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调”者,调和,以四沙门果而言,他们已分断或全断烦恼障,而多少证得我空真理,不假做作而自然无诤,所以谓之调柔。既然无诤,则毕竟为人中第一。《金刚经》,须菩提自说:“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1”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91愿
“婆罗门”2为印度四姓之一。据史书说:雅利安人3占据印度,因为雅利安人口少,印度土生人口多,恐难制伏。婆罗门因崇拜梵天,乃谬托梵天口生婆罗门—净行;臂生刹帝利—王族;4生毗舍—商贾;足跟生首陀—农、奴。四姓阶级极严,而婆罗门最清高,仅与王族通婚姻;与其他二姓,坐不同席、行不同道;职掌祭祀与教育。婆罗门中亦有出家离俗,处深山、修苦行,以升天而为涅槃者。这一类的婆罗门,修持净行,虽不究竟,亦至可贵。故“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待续)。
【注】
1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一:“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2婆罗门:雅利安人崇拜多数自然神,在五河地方最初形成之文化,代表性经典为婆罗门教根本圣典吠陀。
3雅利安人为中亚之印欧族人,体型高大,面方正多须,鼻窄而高,黑眸。西元前二千年顷,分向东西移动,向西之支移入希腊、义大利北部,成为欧洲民族之始祖;向东有两支,一支移入波斯,成为伊朗人种;一支侵入印度河上游之五河地方定居,消灭其地之印度文明,创立雅利安系印度文化,故为印度雅利安人。
4胸侧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