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为佛弟子不共外道的地方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8

身为佛弟子不共外道的地方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说,一个人成功跟失败,重点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要把握,你要掌握最佳的时机。而听闻佛法,上课的时候是最佳的时机,你平常打妄想也就罢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专心。

第二个要保持信心。佛法的修学跟世俗的学术研究是不一样的。学术研究是抱着怀疑的心态去学习一切的世间法。佛法是以信根为本。我们讲信、进、念、定、慧,以信根作根本。所以佛法很多不可思议的真理,经过祖师的传承,我们接触以后,第一件事情:当我们这个颠倒妄想的心跟这个真理接触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你先要求你自己相信。菩萨戒就是强调这个观念,先相信,仰信真如法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第三个你要产生恭敬心,不要产生轻慢佛法的心态。我们要知道,佛法是约着众生的根基安立的。澫益大师说:良由众生根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在修学过程中我们没办法广学一切的法门,你今生当中只能够选择自己适合的法门。但是,你千万不要对其他的法门产生毁谤。你学净土宗的,你对于禅宗、天台宗要保持随喜赞叹,因为你迟早还是要通达一切法门,只是你今生的因缘选择这样的一个法门。如果我们毁谤会对我们未来产生障道,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智慧的观照,佛弟子不共于外道的殊胜之处。

佛法的重点在于“观”,修“止”只是前方便。一般宗教的修学,能在生命中产生善业,但不能对治心中的颠倒,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在他们的教法传承中,没有法义能引导他们见到生命的真相。外道的积集善业,意味着他们将因此而到天上享受几劫的快乐,之后又完全跟过去一样,无法对生命加以改造。身为佛弟子,我们在积集善业时,每一善业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清净而正确的观照力在观照,所以善业能成就一种波罗蜜到彼岸的功德。故只有佛法有资格称为“乘”,因为只有佛法能引导众生解脱生死,成就三乘的功德。

一个人如果没有观照力,心随妄转,这一念心与境界接触时,会产生某种妄想或情绪,自己就完全跟着感觉走,不能产生自我克制的力量,就好像一个人没打开眼睛,不知道何去何从一样。如果能如理观察生命的真相,当这念心与环境接触时会产生感觉,但这感觉当中又会产生智慧的观照,这时你会回光返照来判断这感觉正确与否。这种反省力量的生起所产生的功德不是一般的善业所能比拟的,因为它对生命产生大方向的决定性的影响力,这是修止观的殊胜处,也是身为佛弟子不共外道的地方。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下一篇:发挥三宝功能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二十五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三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四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卷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三
 生命规划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九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五卷
 《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二卷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赞宁(919~1001)[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五○一)[栏目:杂阿含经]
 五百罗汉 004、须跋陀罗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相应72经 六触处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Ladyface [Association][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摄大乘论 第3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五百罗汉 273、持三昧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悯人之孤 容人之过[栏目:大安法师]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婚姻的基石[栏目:人行道]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6[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