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安家乐业?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0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安家乐业?
  
  (一)如何安家
  
  1.家庭的基础在于成员之间的互信、互敬、互助
  
  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尊敬、互相帮助,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
  
  互信的条件是自己的言行忠诚不欺,才能取信于人;并且相信对方也是忠诚不欺的人,偶尔明知受骗,也不应该存报复的心,留给对方一条反省改过的活路,相信对方是相信你的就够了。
  
  互敬的条件是先给对方尊重,时间久了对方也会受影响而尊重你了。
  
  互助的条件是,先向对方伸出援手,先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自己也会受益。
  
  2.家庭的意义在于成员之间的互谅、互勉
  
  互谅的原则是彼此要多体会对方的立场和情况;互勉的原则是彼此要多给对方正面的慰勉和欣赏。否则,太太很辛苦的在家带孩子、煮饭、洗衣服,先生不但不体谅,反而认为她在家坐享其成;而太太也无法体会丈夫在外勤奋工作的辛劳,反而认为他是不知帮忙家事的懒汉。这就造成了夫妻间吵架、互相埋怨的借口,而成彼此计较的怨偶了。
  
  3.家庭的成员之间,是伦理关系的共同体
  
  有些现代化的家庭,夫妻的财产,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分得十分清楚。最近我听到有一对夫妇,他们俩各自都有待遇不错的工作,可是在家里任何用品都是各买各的,房租一人一半,连煮饭也是分别轮流值日,他们自己觉得公平合理,但我怀疑,像这样的夫妻关系,能够维持多久呢?
  
  家庭是一个共同体,如果不谈相敬相让、彼此体恤的伦理关系,只是一味要求合理公平,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婚姻,如果还能不破不散,那真是异数了!
  
  4.凡是建立起互补有无、互相照顾的生命结合体,都算是大家庭
  
  做任何事都要建立相辅相成的默契关系,弥补彼此的不足,便是同甘共苦的家庭结合。
  
  有人问我:「圣严法师,你专门在做照顾别人的事,有谁在照顾您啊?」
  
  我说:「世界上有许多人专门让人照顾,也有许多是专门在照顾人,这就是公平合理!例如我的职业和身分,就是学习着如何做好一个照顾他人而成长自我的人,但愿不要麻烦别人来照顾我;如我非得要人照顾而且有人愿意照顾的话,不论是谁,我都感谢!」
  
  如果世间没有人需要佛法的照顾,我这个和尚不是就没事情可做了?如果大家都拒绝好心人的照顾,一切菩萨岂不是没有修行福德智慧、积聚成佛资粮的因缘了?因此,不论是家庭乃至社会,凡是互补有无、互相照顾,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场合及环境,都算是家庭。最小的家庭是两个人的共同生活体,渐次扩大,一个社会团体,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为了全体人类的共存共荣,互惠互利,都可算是安家的工作。
  
  (二)如何乐业
  
  1.精进不懈,惜福培福
  
  凡是人类的工作、事业,以及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称为业。乐业就是不论成败、贫贱、富贵,都能尽自己的本分,努力的工作。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贫而能刻苦、贱而能上进、富而能节俭、贵而能勤劳,这是敬业乐群的基本定义及原则。能够如此,那就是知福、惜福、培福、植福,而使得人人有福了。
  
  2.以全体众生为安业的对象
  
  不过,乐业的范围,可大可小。最小的事业,是个人的举手投足、一言半言、起心动念;次大的事业,是你个人从事的某项专业或专职的工作;大事业是社会大业、国家大业、人类世界的千秋大业,以及一切众生的生死大业。
  
  作为一个佛教徒,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一切众生的生死大业负责,让一切众生都能解决生死之间的大问题;活着时,要珍惜生命,感激生存,感恩生活,要好好地运用我们有限的这个生命旅程;死亡时,要心存感谢、充满喜悦,要无惧、无忧、无悔、无怨、满怀着悲愿心,迎向光明的前程。
  
  3.乐业必须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
  
  安业是安心工作,有一项安定的职业,并不等于持久固定在做同样的工作,亦不等于既不求升迁,也不准改行。
  
  乐业的业,是指乐于通过身口意三业,来从事任何安定而自利又利他的工作,因此要为一切行为负起责任。
  
  一般人只知道不做损人的事是负责任,佛教徒则更进一步,凡是不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是不负责任;一般人只知道对身体及语言的行为负责,佛教徒则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更要负责,所以常用惭愧心来修忏悔行,因为身体的行为及语言的行为,修善作恶,都是由于意业的起心动念。
  
  因此,乐业先要安业,安业先要检点心理的行为,然后才能够对身、口两种行为尽责负责,乐在其中。
  
  4.在安定和谐中,把握现在的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
  
  佛法讲因果、因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关系一定是存在的,如果种因而见不到果,无法立竿见影,那是因缘尚未成熟,就像今天做了事,不一定今天就得薪水;如果未曾记得今生种了什么因,却有大祸或是大福,那是由于不知在那个过去生中种过恶因及善因。因此,我们要对过往无怨无悔、无骄无馁,落实于现在最重要;立足于安定和谐的现在,把握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才是乐业的基本态度。
  
  5.积极进取中,时时踏稳脚步,步步站稳立场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胜利是大家都希望的,如果明知不可为又不得不为,成功了是意外,失败了则是意料中的事;失败有大小,有明有暗,一败之后,永远站不起来,是大败;屡败屡起,波折升降,是小败。明吃亏是智慧型的小失败,屡次吃亏而不能自知、不知防范,是愚蠢型的大失败。
  
  胜败虽是兵家常事,如果屡战屡败而竟不知怎么败的,那还能够安业乐业吗?所以一定要「识人,识己,识进退」,踏稳脚步,站稳立场,失败了再努力,成功了更努力,便是安业乐业的准则。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如何保护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环境?
下一篇: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二十一世纪安定身心之道
 建立全球伦理 前言
 建立全球伦理 二、化解冲突的智慧
 如何超越人生困境 如何运用生命的低潮
 我为你祝福 从〈大悲咒〉谈如何祈福有福
 建立全球伦理 三、和平的愿景
 禅-内外和平 三、佛教的目的在于内外的和谐
 人间净土「人间净土」是什么?
 人间净土 心净国土净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趋向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二十一世纪安定身心之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