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基础 三、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1
学佛的基础
 
   三、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一)佛教以三宝为中心
  
  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佛教即是因「佛」得名,释迦牟尼佛经过无量世的修持,最后成佛。他将成佛的过程、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道理说出来,就是「法」宝。如果没有佛也就没有法。可是佛只有一人,无法度脱广大的众生。而且佛涅槃后,凡夫不知道佛在那里,所以要学佛法就得跟「僧」学。僧有圣僧及凡夫僧。初地以上的菩萨及初果以上的出家人为圣僧,一般的出家人为凡夫僧,住持佛法,则以凡夫僧为主。圣僧在凡夫群中出现,也当以凡夫身、凡夫相来接触凡夫,化导凡夫。所以佛教史上的人物,凡被称为菩萨、被称为佛、被称为圣僧的,都不是他们本人所说,而是他的弟子所说或是后人所说。像印度的马鸣、龙树、无着、世亲都被后人称为菩萨,他们没有自称圣者、菩萨。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后来有人称他为东土小释迦,但他自己说仍是未得六根清净的凡夫。永明延寿禅师,后来有人称他为阿弥陀佛再来。故将他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当作阿弥陀佛的诞辰。可是永明延寿并未自称是阿弥陀佛。事实上如果有人自称圣人,自称是佛,那就有问题了。
  
  (二)佛教以四圣谛为基本教理
  
  所谓四圣谛,一是苦的事实,二是苦的原因,三是灭苦的方法,四是灭苦以后所得的结果。
  
  人生在世,从生到死,有苦有乐。不过,乐是苦的代价,也是苦的开始,所谓苦尽甘来,所谓良宵苦短,都说明了乐的本身,是用苦换来,乐的情况不能持久,佛法称为坏苦。其他的生老病死等,叫作苦苦。人生的事实,本身就是苦果。苦的种类很多,苦苦一共有八种: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五蕴炽盛是指身心互相交迫而有生死的连续。
  
  苦的原因称为「集」,是因为自己不了解世间一切都是假的而厌苦欣乐,求到了乐,还得求安全,永远不觉安全,那就贪得而无厌了。迷信有钱能使鬼推磨,那就拼命地赚钱。有钱的不肯用,没有钱的拼命追。这都是苦的原因。今生为了厌苦而求乐,所以造作杀、盗、邪淫、妄语种种业。造种种业,在因缘会合时便受种种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苦的原因。下面我们要讲灭苦的方法。
  
  灭苦的基本方法是八正道。我们要离苦应修正道,修正道必须具备正知正见:深信世间一切现象均不离因果的定则;思惟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能相信因果就不会贪便宜或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也相信真正要离苦成佛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能体验到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无常的,就能胜不骄、败不馁,成功是大家的帮忙,众缘所成,而所成就的事,也是常常在变。比如我们现在是烦恼凡夫,将来可能成佛,佛以大慈悲、大智慧,启发一切众生自己本身的善因缘、善福德而去度众生。信因果、明因缘,就是正知正见和正思惟。
  
  有了正知正见之后,要有正确的修行:第一,要有正当的职业,凡是跟杀、盗、淫、妄、酒五事有关的职业,都应该尽量避免。第二,要有正当的生活方式,不沉迷于吃、喝、嫖、赌等靡烂的生活。第三,要有正当的言语行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除此之外还得努力持戒,努力修定,努力求智慧。凡是有损于人的事绝对不做;凡是有利于人的事非做不可,算是菩萨戒的精神。持戒清净,并以禅定的方法,使得身心经常处在平衡的状态,才能使信心坚固,努力读诵经典,听闻佛法,如法修行,便能开发智慧,有了智慧,方能灭苦。
  
  灭苦以后所得的结果,以小乘来讲是解脱生死,从我们这凡夫世界生死之中出离。大乘的解脱,则是仍在凡夫的世界度众生而不为凡夫的烦恼所困扰,这叫作大涅槃。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基础 四、佛教的特色
下一篇:学佛的基础 二、佛教的历史及其现势
 怎样修持解脱道 五、谁该修持解脱道?
 佛教的修行方法 五、修行的方法
 佛教的修行方法 四、修行的层次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五、坐禅须知
 你是佛教徒吗? 七、正信的佛教
 怎样做一个居士 二、三类法门
 怎样做一个居士 四、居士宜修菩萨道
 怎样做一个居士 一、前言
 学佛的基础 四、佛教的特色
 因果与因缘 一、受邀演讲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析藏区天葬的人文地理(新巴.达娃扎西)[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观心铭·初心修悟法要 一 观心铭[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又要离开[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漫说《杂阿含》(卷五)~A 第103经(差摩经)[栏目:界定法师]
 如果有轮回,为什么世界比以前多了那么多人口?多出来的那些是哪里来的?[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四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七、皈依的利益 二、诸戒之本[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养成好习惯[栏目:达真堪布]
 人工与佛学之新僧化[栏目:太虚法师]
 一切有情[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