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家庭沟通 - 化解两代教养的争执
 
{返回 方外看红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4
方外看红尘 圣严法师
 
 
   化解两代教养的争执
  
  问
  
  现代人孩子生得少,祖父母和父母都视若珍宝,但有时两代的教养方式不同,比如祖父母怕小孩吃不饱,一定要喂完小孩碗里的食物;父母却随孩子的意,不想吃就不喂。孙子成了两代的争执点,这该怎么化解?
  
  答
  
  祖父母照顾孙子女,往往比以前照顾儿女时还用心。因为,祖父母大都退休了,更有时间照顾小孩,因此会更用心。如果儿女希望老人家帮忙照顾孙子女,那身为祖父母者,可以先问一下子女的意见:如何照顾小孙子?习惯怎么做?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子女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也可显示尊重子女的教养权。
  
  有些祖父母不放心,怕年轻的父母不会带小孩,事实上,带小孩是可以学习的,而且时代进步,许多传统观念已经不太合适现代的教养,祖父母管得太多,反而形成另一种冲突,造成感情上的摩擦。
  
  如果老人家和后辈意见不同时,能够装聋作哑,天天笑口常开,做个开心爷爷、开心奶奶,反而能成了家中之宝。如果为了孙子与媳妇、儿子争吵,造成家庭不平安,这多么可惜。
  
  我记得有一位老太太,手中牵着才刚学会走路的小孙子,小孙子充满活力,横冲直撞,让老太太疲于奔命。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带不动你,我累死了,要还给你妈妈自己带。」小孩子年纪小,根本不理会老奶奶,依旧活蹦乱跳。我就问老太太:「带小孙子是带来快乐,还是带来劳累?」老太太说:「我年轻时带自己小孩,老了还要带孙子,好累人啊!」
  
  从这件事来看,并不是每位老人家都喜欢带小孩。因此,为人子女者,不要认为老人家理所当然就应该带孙子,即使希望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小孩,仍应该抱持感恩的心,如果看到父母教养小孩的方式不一样,也不要太过度反应。
  
  如果真不能接受老式的教养方式,就把孩子带回家自己带吧。如果仅是一些小的问题,就睁只眼、闭只眼,家庭和谐是无价的。两代大人为第三代起争执,问题不在于小孩,而在大人。就佛法来说,就是「法住法位」:回归到事情的立场来处理,而不要站在个人的主观态度、习惯和认知来解决,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事事要求别人依自己的方法,这就像自己穿了一双好穿的鞋子,就非得要求别人也和你穿一样的鞋子一般,弄得别人不快乐,自己也辛苦。如果拋开自我的偏执,就可免去许多不必要的争执了。
  
  为人子女者,不要认为老人家理所当然就应该带孙子。

{返回 方外看红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家庭沟通 - 行行都能出人头地
下一篇:家庭沟通 - 青少年为何迷恋网路?
 自我成长 - 赚钱的福报
 自我成长 - 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自我成长 - 非结婚不可吗?
 生死大事 - 祈祷,让受苦的人勇敢
 生死大事 - 别带孩子一起寻死
 生死大事 - 莫弃养宠物
 生死大事 - 最好的葬法
 家庭沟通 - 娶外籍配偶无法解决问题
 社会关怀 - 把仇恨留在过去
 自我成长 - 稳重不是无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毗达摩 第四十一讲 业的分类(依作用、成熟顺序分)[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如何忆念弥陀[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唐密经典[栏目:唐密文集]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浅议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圣凯)[栏目:佛教与环保]
 04-040《念佛净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吃饭就是修行(圆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福慧[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玄奘精神 第42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6)[栏目:玄奘精神]
 愚者以闭口为智慧[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