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之意境—中道理性
 
{返回 找回内心的平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18

禅之意境—中道理性

莎翁曾说过一句话,禅意甚浓:‘一个谈过恋爱失败的人,也胜过没谈过恋爱的人幸福。’男女之间在面对感情问题,欲脱离超越情感所带来的种种束缚时,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多半分为两种。

一种称为‘经验的理性’:意即由教育屈想的累积,及挫折产生的经验的理性。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话不能讲,在现实生活中,他被迫用这种方式,来应付他人。虽然此人很有理性,但却是在意识经验累积下所培养出来,这样的理性是无法得究竟解脱的,因为教育中产生观念,觉得做人应该这样做才不会痛苦、才叫有修养,这不过是观念化的人格。

另一种理性称为‘明心见性的中道理性’:这就不管别人如何待他,他都不会去逢迎拍马,只要是对他人有利益的,他一定坦言相告,无益则绝口不提。在这当中流露出来的语言,是非常慈祥温馨与关怀,而这便是禅的意境—中道的理性。

曾经有位台湾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博土学位,他们夫妻生活一直很美满,可是有一天俩入不晓得发生什么争执,他把妻子杀死了。对于这位博士你能说他没有理性吗?他的教育程度如此高,学识如此渊博。

这位博士的行为表现,说明了经验的理性所蕴藏的危机,当这份由外在教育产生的经验保护作用失去时,所显现出来的,便是赤裸裸的无知、嗔恨、贪心。因为教育只能压抑一个人达到某一种人格,并不能斧底抽薪的整个改造我们的思想,转变成自性的东西。

唯有透过中道的理性,才能没有压迫,没有贪嗔痴,没有无明烦恼,没有攻击伤害,才能体现圆满、圆融的心境,将一个人最高的精神层次,‘禅’的中道意境完全展露。


 


{返回 找回内心的平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信的佛教
下一篇:圆满不二
 破我、法二执
 谈助念(二)如何助念
 无明与业力
 觉悟人生
 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不二法门
 修心为上
 往内在寻找自性
 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恬淡,是禅里开出的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I 1282经:此经是天子向佛陀请教一些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栏目:界定法师]
 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在境界里历事炼心[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五百罗汉 142、善调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认识自己 改变自己[栏目:仁焕法师]
 从安般念到涅槃 四食[栏目:法增法师]
 王恩洋先生的唯识学著作[栏目:黄夏年教授]
 能海上师传[栏目:圣者传记]
 绕佛时女居士敲引磬是走在师父前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我国佛教研究之展望[栏目:方广锠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